被彻底遗忘的“中国父亲节”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08-08 19:32:41
标签:

  

 

 

被彻底遗忘的“中国父亲节”

整理者:谌旭彬

来源:腾讯历史“短史记”专栏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五月初四日丙寅

           耶稣2015年6月19日

 

 

 

   1941年,大后方的一位耕田老农



导语:龚自珍有言:“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如邹炳蔚者,薪尽火传,故能青史不灭,抗战必胜。

 

为纪念“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曾确定8月8日为父亲节

 

近日,各种营销挂靠“父亲节”,颇为热闹。热闹之中,大约鲜有人知,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且颇具历史意义。

 

时为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①

 

上述诸人,均系名流,虽久处沦陷区,但爱国之志仍存。如颜惠庆于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署理国务总理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遭日军所执,次年被迫返回上海,坚持不出任汪伪政府任何的官方职务。②

 

1945年的这次民间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范围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

 

“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伟大贡献;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③

 

该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④相关的推广工作也随后展开。譬如,作为“父亲节”的首倡者之一,1946年8月7日,颜惠庆被邀请去“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谈了不同社会中父亲的地位和责任”。次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报上满载关于‘父亲节’的报道”。⑤

 

    1940年,被日军空袭成一片废墟的重庆一隅

 

“八八父亲节”被遗忘,但抗战期间可敬的“父亲”们仍名垂史册

 

稍后,内战全面爆发,“父亲节”遂成昙花一现,逐渐被遗忘。惟“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虽久经沉埋,仍永垂史册。

 

譬如,浙江青田县六十六岁老人叶瑞三,1942年8月2日,“敌寇进扰叶庄时,……叶瑞三荷土枪一支,大声疾呼:‘村人尽速随我杀敌!’其妻以彼年老,恐有不便,乃夺其枪。彼复持矛而出,沿村大呼曰:‘凡因杀敌伤亡者,愿将其子女抚养至十六岁。’乡人为之感奋。”⑥

 

再如,第六战区游击第一支队大队长李翼峰之父李焕章,“被敌绑去,禁闭于沙市,再三要挟函招其子。焕章厉色拒曰:吾儿参加游击,效忠党国,保乡,乃好男儿应为之事,吾复何求,杀则杀耳。”遂遭杀害。⑦

 

再如,安徽涡阳县人李汉三,其独生子李庆一1942年2月牺牲于前线。国民政府发放抚恤金一万五千二百元,李汉三“以烈士抗战阵亡,乃军人天职”,“全部献充抗战费用”。⑧

 

再如,湖南长沙前清秀才邹炳蔚,因日寇进犯,“常以年老不能杀敌为恨,每与人言:‘如敌人侵入武汉,即择清泉之滨跃入就义,以激励子侄,矢忠报国,免以我老为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为免成为子侄杀敌报国的拖累,“果手书遗嘱,赴水而死”。其遗嘱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况余年老力衰,焉能自全?其所以速自决者,坚汝等报国之志耳。此嘱。”⑨

 

龚自珍有言:“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如邹炳蔚者,薪尽火传,故能青史不灭,抗战必胜。

 

    抗战期间,政府曾多次编订

《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

以保存英烈行迹,传之后世

 

注释:

①(台)邱各容:《儿童文学史料初稿 1945-1989》,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P141。

②据颜惠庆日记,1945年8月6日条下,有记录:“报纸上公布了有关父亲节的节目”。

③支念慈/编著:《纪念节日史略》,新夏图书公司,1947年,P83-84。

④《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民国35年·2),P877。

⑤《颜惠庆日记》第三卷,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P803。

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1943年,P372。

⑦同上,P375。

⑧同上,P368。

⑨陈诚致蒋委员长:《请褒扬义绅邹炳蔚》,1938年12月28日。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