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生先忧后乐 千载廉俭家风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08-14 20:52:31
标签:

  

 

 

范仲淹:一生先忧后乐 千载廉俭家风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十二月十七日丁未

           耶稣2016年1月26日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谥号“文正”,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等职,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主持的庆历新政,后来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间;他逐步推进教育变革,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实用人才,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流光溢彩的精神财富。

 

四川德阳范家大院

 

范家大院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境内,为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范仲淹后裔居住地,是德阳市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为宏大的清代民居。清朝雍正年间,范仲淹的第20代孙范养源在“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携家人入川,后经辗转,从川东至川西,艰苦创业后在罗江县御营镇买下田产,落户响石板,后由其孙修建范家大院,族人在此繁衍生息。

 

范家大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占地约3500平方米,共有房122间,天井12个,巷子10道,为石木结构,功能齐全,古色古香。大院左右侧为民居,院前为农田,视野宽阔,前800米左右有自北向南的黄水河。大院选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集中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每年春分时节,移居外地的范氏后裔均来到这里祭祀祖先、交流亲情,谨记祖先“先忧后乐”的谆谆教诲,将范氏家规家风传承和发扬下去。

 

范氏家规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至今为世人所传诵,为后世无数立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和效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诠释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积极进取的思想精髓。

 

范仲淹治家甚严,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并且专门写《诫诸子书》教育自家子弟。后代依其训导整理形成了《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教导儿孙后代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教导族人要和睦共处、相扶相助。

 

罗江县范氏族人谨遵祖训,不断完善,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和“谦恭自律”的仁人志士节操融化到族人的日常规范中,并由此制定了《范氏家规》十三条、《新定族规》十条和《范氏传统家风》八条,其内容涉及子孙教育、婚丧嫁娶、礼义廉耻、产业管理、行善布施、奖惩考核等方方面面,要求“凡我范氏族人,以上美德务必代代相传,以保持并发扬我范氏源远流长的优良作风”。

 

范氏家规家风特色有四:一是厚人伦,崇尚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勤劳俭朴的持家原则;二是明奖惩,凡对家族有贡献者均以奖励,反之则进行处罚;三是讲公正,对佃户的管理均公正无私,不乱克扣,严禁中饱私囊;四是惠四邻,对于困难的族人、乡亲均应“筹款尽善”。

 

●视频脚本

 

范仲淹:胸怀天下 先忧后乐

 

翻开历史的篇章,漫漫岁月,记载了多少圣贤大德的精彩和智慧;苍茫大地,书写了多少能人志士的雄韬武略。穿越千年时空,我们仿佛听见了“先忧后乐”的呐喊;掀开岁月的雾幔,我们仿佛看见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容而优美的身影。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评价是:“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

 

毛泽东同志也曾这样评价范仲淹:“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是的,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范仲淹的文韬武略呢?是什么哺育了范仲淹高尚的精神品格呢?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因贫无依,改嫁进士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因继父为人耿直,不趋炎附势,一生不但没做多大的官,而且还被调来调去,范仲淹母子也就相随游居,颠沛流离。

 

后来,范仲淹来到山东章丘的醴泉寺求学。“断齑画粥”的典故就记录了当时的情形:范仲淹读书心切,他把醴泉寺丰富的藏书借了出来,然后把自己关在山洞里,足不出户,潜心阅读,常常看书通宵达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上凝成冻后,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就这样坚持三年,终于读完了寺院所有的书。范仲淹曾在《齑赋》中如此描述当时的艰苦生活:“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宋史》中有这样的记录:“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因规模宏大、藏书千卷,并有真宗皇帝亲赐“应天书院”匾额而名满天下,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南北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道、墨、儒三家文化故里不约而同聚合于此。

 

丰厚的文化积淀自然吸引范仲淹到此求学。五年书窗生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担当”精神在这里萌芽。这里是范仲淹思想起源的根本,也是他思想走向成熟的阶段。他正是从这里开始踏上了实现人生抱负的道路。

 

四川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副主任 张红扬:

 

范仲淹青年时期即已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他在应天府书院勤学苦读时,甘于清苦,有着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对于未来充满自信与向往。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现安徽广德县一带)的司理参军,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现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官从八品。随后,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范仲淹满怀文韬武略和治国为民的万丈豪情进入北宋朝廷,直谏朝廷的腐败和弊端,并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和当时的权贵集团就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尽管他屡屡受挫但不改初衷。这些正是体现范仲淹作为政治家敢于担当、敢于直言的为官之责。

 

北宋时期的开封是一个繁荣而复杂的地方,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权贵集团把范仲淹排挤到开封府任职,目的是让范仲淹诸事缠身,无法顾及朝中之事。然而,范仲淹不仅把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向皇帝递交百官图,揭发吕夷简等人把控官场的事实。

 

开封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李良学:

 

范仲淹在开封府虽然只有六个月,但他把开封府治理得一派清舒,受到满朝文武官员和百姓的赞扬。当时的高官士族不敢胡作非为、违法乱纪,泼皮无赖也被治理得服服帖帖,不敢兴风作浪。

 

1043年,宋王朝因为内政腐败,加上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要范仲淹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经过深思熟虑,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改革。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袁定基:

 

庆历新政包含很多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很有针对性的,体现了范仲淹本人的政治理想,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远见的卓识。

范仲淹不仅提出了治理方略,而且制定了实施计划,他将朝中官员进行严格审查后分派到各路担任监司,让新政在各地的推行能够上下贯通,并能及时监督管理。但由于新政触及到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的利益,因此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这些既得利益者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到陕西防守边境。

 

庆历新政的失败让范仲淹改革政治的理想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遭遇而感到懊恼。在边关,范仲淹整肃军队,体恤百姓,并利用战略策略让一直侵扰北宋疆土的西夏安静下来,与大宋和睦相处。这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实写照,其“利泽民生”的思想正是他“忧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范公精神它的核心内涵就是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完美结合,无私地为百姓服务。范公精神我觉得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1046年,范仲淹应老朋友滕子京的邀请,写下了《岳阳楼记》,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成了千古绝唱,这是一个政治家对治国实践和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这也是一个政治家超越时空的浩然正气。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袁定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前面一句讲的是做人,后面一句讲的是为官之道。有了这两个部分那么就把自己应该是怎样一个人,怎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讲清楚了。

 

1021年,范仲淹调到泰州,任一个管理盐仓的小官。当他看到盐堤年久失修,冲毁盐场,淹没良田,老百姓流离失所时,范仲淹一再建议修复海堤。最后他被任命为兴化县令,带领数万民工日夜劳作在筑堤工地,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海堤建成。老百姓为了感谢范仲淹,将此堤命名为“范堤”,至今还在惠及这一方百姓。

 

范氏义庄是范仲淹在皇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0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在其原籍苏州吴县捐助田地设立的。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范氏义庄订立非常详细的章程,规范了所有的帮扶细则。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范纯礼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的管理日益完善。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袁定基:

 

范仲淹开创的这个范氏义庄呢,它在中国慈善史上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典范。范仲淹开创了这个义庄以后,它一直延续了八百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在江苏省苏州市有一所著名的景范中学,顾名思义,校名就是为了表达对范仲淹的敬仰之情。景范中学的校址就是在范仲淹兴建范氏义庄的旧址上建起来的。

 

苏州市景范中学教师 苏丽丽:

 

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想把范仲淹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浸润到我们学校的各个角落,让我们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都能替我们把范仲淹的这种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河南伊川县有一个小村落,是范氏后人因为守墓而形成的自然村,他们世世代代守候在这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范仲淹的敬意。

 

范玉芬,今年41岁,是范仲淹的第30代孙,20年前她开始接替父母,每天都来这里打扫卫生,风雨无阻,后来儿子徐帅豪也每天早上随她一起前来打扫。

 

范玉芬儿子 徐帅豪:

 

我每天跟着妈妈到这里打扫卫生,妈妈在擦灰,我就帮她把地上的灰尘扫扫,过了不久时间,我就会背这里头的《苏幕遮》,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首词。

 

已经60岁的范诚实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注视着远方。深邃的眼睛里充满了作为范氏后人的光荣和骄傲。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去追求那些平民的生活,去追求那些淡泊的生活,这个是范家的本色。范仲淹非常地敬仰这种精神,他觉得这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家风的内涵。他曾说“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子子孙孙应该继承老祖宗的那种家传,淡泊明志,保持清淡的生活。

 

无论东南西北,范仲淹的精神以不同的方式留存于世;

 

无论男女长幼,范仲淹的人格魅力已如涓涓细流,沁人心田,滋养着万千世界;

 

浩浩乾坤,天地之间,激荡着范仲淹的浩然正气。它穿越千年,依然荡人心魄;他坚定忠诚,实现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四川德阳范家大院:廉俭绍家风

 

今年80岁的廖婆婆嫁进这座大院已经六十多年了,对于来大院里寻根的人早已经见惯不惊了。今天来这里的大爷叫范荣明,他带着就要高中毕业的孙女范香凝。

 

范仲淹第二十九代孙 范荣明:

 

我们的范氏传统家风,第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第二个为人忠诚耿直,谦逊谨慎……今天带你来主要是看下我们范家大院,看下我们范氏的传统家风家规。今后你不管走到哪里,不要忘记你是范家的后代。

 

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范氏家族里谁家有孩子长大了,谁家有人要外出开创事业,他们的长辈都会把他们带到这里来,很庄重地给他们讲家族的规矩。

 

尽管这些道理他们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但这样的仪式感还是让他们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意义。这里,就是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的范家大院。

 

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范仲淹的第20代孙范养源携家人从广东来到这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道中兴,买下田产,修建了这座大院。范家从此在这里开枝散叶,如今,散落在罗江的范氏后裔已有两万多人。

 

家风,是一个家族灵魂的延续。每年的春分时节,范氏家族的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范家大院,重温“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传承“廉俭一生”的范氏家风。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官几十年,几度沉浮,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被称为“大忠伟节,前不愧古人,后可师来者”。

 

身为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卓越的文韬武略,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建立功勋造福百姓。坚持做人、做官、做事上不欺骗君主,下不欺骗百姓,中不欺骗自己的良心。在他看来,既然享受俸禄,由民供养,自当勤勤恳恳、清清白白地为国分忧、为民办事。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毛丽娅:

 

范仲淹在察看灾情的过程中发现灾民吃乌昧草充饥,乌昧草尝起来又苦又涩,实在难以下咽。范仲淹便把这种草带回京城,觐呈给仁宗皇帝,请皇帝在六宫、贵戚和大臣中传看,让他们能够尝一尝,以便体谅民间百姓的疾苦,戒奢侈之心。

 

他的清廉操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范仲淹亲自定下《家训百字铭》,不仅要求族人“孝道当竭力,勤读圣贤书,礼仪勿疏狂,谦恭尚廉洁”,而且自己率先垂范。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范仲淹教育子女一定要好好学习,哪怕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要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百姓的忧乐为忧乐;还要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社会,救助那些天下的贫困人。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把毕生的积蓄都献给了故乡,开义庄办义学,救济范氏家族的那些贫苦人民和周边的老百姓。

 

今天是范增生的96岁生日,范增生是范仲淹的第28代孙,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全家始终恪守着“清廉节俭”的范氏家风,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

 

罗江县原文体局局长 赖安海:

 

这么多年来,我在罗江这个地方工作接触了很多范氏的族人,不管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他们都继承了这个家风,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千百年来,以“廉俭”为核心的范氏家风一脉相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耀眼明珠。范家大院石柱上镌刻的“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楹联,映射的正是范氏家风中“以俭养廉,以俭助廉”的思想精髓。

 

在罗江县,范氏家风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传承,而且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范氏后人还不断完善,先后制定了《范氏家规》十三条,《新定家规》十条。让一代一代身体力行。

 

如今的范家大院,已经成为范氏后人的精神家园,他们遵从祖训,默默地将“廉俭”的操守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到有一种力量在召唤他们,让他们常回来看一看,回来喝一口老井里甘甜的家乡水,记住范氏血脉的源远流长。

 

【孩童诵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后世仁人志士理想人格的精神典范,今天的范家大院,也早已超越了范家的院落,成为无数有识之士的精神家园。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范公精神是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完美结合,它犹如一盏明灯,穿越千年照亮着我们后人的心房。

 

罗江老虎山下的这个大院,就像一口井,一口深藏着中华优秀文明源泉的井,从渺远的历史流到了今天,仍然是那么鲜活地滋养着这一方土地。

 

●范氏家规

 

志高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摘自《岳阳楼记》

 

【译文】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甘于奉献。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译文】

 

要多读圣贤书,尊敬老师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

 

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①,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摘自范仲淹《诫诸子书》

 

【注释】

 

①大节:高尚的节操。

 

【译文】

 

平时要多读有益的书,清心寡欲,洁身自好,以此树立良好的品德,不要玷污自己的名声。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节操,不要随便讨论别人的是非曲直,虽博得一时小名,却招致日后更多的烦恼和懊悔。

 

厚人伦

 

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①和气致祥②,永远吾族家人炽昌③般。

 

——范仲淹亲定《六十一字族规》

 

【注释】

 

①庶几:希望;但愿。《诗·小雅·车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②和气致祥:对人谦和可以带来吉祥。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此处指关系和睦融洽。

 

③炽昌:也作昌炽,指兴旺昌盛。

 

【译文】

 

家族中的所有人,不论关系亲疏远近,都应当念在大家拥有同一祖先、同一血脉传承的份上,和睦相处,不允许相互之间残害、嫉妒、争执、抢夺。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族中所有人都有义务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希望族人和睦融洽,使我范氏家族永远昌盛!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①;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②。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注释】

 

①丹诚:赤诚之心。

 

②过境:超过界限。

 

【译文】

 

在家要善事父母,为国要忠诚勇敢。兄弟之间要互相帮助,仁慈悲悯不要伤及他人自尊。

 

睦四邻

 

礼义勿疏狂①,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②。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注释】

 

①疏狂:疏忽狂妄。

 

②孤寡贫:孤指幼年丧父,寡指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贫指贫困的人,这里皆指当时的弱势群体。

 

【译文】

 

做事要礼义为先,不能恃才傲物,要处处谦逊,与邻居搞好关系。要尊老爱幼,怜孤恤寡,帮助穷人。

 

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①急难②,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共同相度诣③,即于义田④米内量行⑤济助⑥。

 

——摘自范仲淹《义庄规矩》

 

【注释】

 

①非次:超乎常态的。

 

②急难:紧急有难。

 

③相度诣:亲临核实。

 

④义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

 

⑤量行:量力而行,这里指尽最大努力。

 

⑥济助:救济帮助。

 

【译文】

 

乡亲和姻戚等外姓人中如果有人身处窘境,遇到极大困难,或是遭遇饥荒,不能果腹度日,家族内各支派人应共同前往核实,根据实际需要,从义田所产的米中拨出一部分来进行救助。

 

俭养德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①恩。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注释】

 

①五谷:指稻、黍、稷、麦、豆,这里泛指所有的粮食。

 

【译文】

 

要谦虚恭敬,廉洁自律,戒骄戒躁。写过字的纸不要随便乱扔,要对养育我们的五谷粮食怀有感恩之心。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译文】

 

只有节俭可以帮助一个人廉洁清明,只有宽恕可以培养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德。

 

清白吏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①,惟能忍穷②,故得免祸。

 

——摘自范仲淹《诫诸子书》

 

【注释】

 

①风波:比喻乱子、纠纷,指官场上的坎坷与险恶。

 

②穷:《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指寻根究原。沈括《梦溪笔谈》:“恐事穷且得罪”,指揭穿、揭发。

 

【译文】

 

在京城少与别人交往应酬,凡是遇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要多想想是否有不利的地方。我经历过很多波折,由于我能够忍穷乐道,才得以消除隐患,祸不及身。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①和睦多礼,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当看老叔②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摘自范仲淹《诫诸子书》

 

【注释】

 

①同官: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即同僚。

 

②老叔:叔叔对侄子辈的自称,指范仲淹。

 

【译文】

 

你们做官后要处处小心,不能对人家傲慢轻侮,与同僚要和睦相处。不要让乡亲来你的治下做生意,自己做官也要清心寡欲,不要想着为自己谋取私利。你们看看叔叔我一向是怎么做的?有过为自己谋私利的事情吗?我们自家要培养良好的家风,家族中所有人都要做好事,为祖宗增光添彩。

 

守规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译文】

 

做事要顺从自然法则,对生灵万物要有博爱之心。

 

利贞①能载物,柔顺以承天②。

 

——摘自范家大院享堂楹联

 

【注释】

 

①利贞:和谐贞正。《易·乾》:“元亨利贞。”

 

②承天:承奉天道。《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译文】

 

和谐贞正可以容养万物,柔韧顺从来承奉天道,此幅楹联意在告诫范氏后人要遵守规矩。

 

●采访手记

 

寻找家风传承的“力量”

作者:王云杰

 

前些日,罗江的同事给我提起了范仲淹后裔修建的范家大院,我很诧异于范仲淹后裔何故迁移于此,又何以成为兴旺家族,同事答曰“范氏家规”。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我对范家大院最直观的感受,大院背靠山,前临河。院正面牌坊耸立,院周围竹林环绕,荷塘里蛙声起伏。整座大院无恢宏石材筑建却不失庄严肃穆,无华丽砖瓦装饰而不失时代风采,规整沉稳的气息让你不禁肃然起敬。

 

穿梭于大院内,各种石刻楹联呈现于眼前,范氏家规以这样的形式融入建筑之中,赋予了大院文化精髓。“还崇廉俭绍家风”、“柔顺以承天”、“香生桂苑秀挺兰阶”、“闻听石响有清音”言辞质朴,却涵盖了范氏族人的家族信仰、人生信条、修身养德、待人处事之道。楹联铭刻于墙上,赋予了大院生机和灵魂,时刻敦促着范氏后人在岁月的长河中秉持“先忧后乐、廉俭传家”的准则,从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翻开范氏老族谱,范仲淹亲订族规,范文正公家训百家铭等祖训在发黄的书页中依然清晰可见。打开范氏新族谱,富有时代感的“十要十不要”、“新订族规”等新家规在范氏后人生活中不断规整完善,不断延续丰富,体现出了传承与创新的伟大力量。

 

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再一次搜寻大院里的每一个角落,石板上的青苔,窗台上的蛛网,门框上隐约可见的镶金,它们就像时间的放映机,诉说演绎着范氏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故事。远看有范氏两姐妹抗日救国的感人事迹,有范英士迁坟回乡的真切誓言;近看有创业成功的90后范家小伙儿,有刚刚考上名校的范家少年。“廉俭持家、遵规守矩、功崇惟志、静以养德”,正是传统家规的牵引,才让范氏后人们沿着先人的足迹不断拼搏进取、努力奋斗、完善自我。90后范家小伙儿这样说道,“我的父辈一直教导我们,作为范氏家族的后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更高、更严的标准,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忆过往,《岳阳楼记》千古绝唱,流芳千古;看今朝,“范氏家规”推陈出新,“范氏家风”代代相传。我想,这就是我一直找寻的“力量”,它是不竭的动力,它是永久的精神,它凝结着“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和“谦恭自律”的志士节操。家规促家风,家风带民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记录下了永恒的“传承”,遵法、崇廉、明德之风将引导这片土地的人们世代繁衍。(王云杰)

 

●专家观点

 

范仲淹给领导干部家风提供了镜鉴

作者:关山远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说,贫寒出身的干部容易变贪官。理由是他们小时候吃苦、缺钱,深知物质匮乏之痛,一旦有权,就会敛财,即使知道有风险,也会为了钱不顾一切。

 

这种观点已遭批驳。事实上,从范仲淹的经历来看,一个人,是清官良吏,还是贪官污吏,不是出身的问题,而是“三观”的问题。

 

范仲淹出身极其贫困,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他知道身世后,离开母亲出去苦读,苦到什么程度?他在冬天煮一锅粥,冻住之后,划成四块,每餐吃两块。《宋史·范仲淹列传》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可谓吃了苦中苦,最终也成了人上人。

 

没有人否认,范仲淹是个流芳千古的好官,无论得势还是失意,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后人论宋朝人物,甚至“以范仲淹为第一”。范仲淹是做人做事做官的范本:比如他创新的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比如他坚持说真话的勇气,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还特地作文《灵乌赋》力劝他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他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又如他擅长发现、培养、推荐人才,一代名将狄青、一代名相富弼、一代大儒张载等杰出人物,均受过他的知遇之恩。

 

范仲淹出身穷苦,当了大官,却从未理直气壮地要给自己、给家人什么补偿,他对物质的要求很低,要求家人也这样,一心只为国家、百姓着想。他对“小我”与“大我”、“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奉献”的处理,为后世景仰。史载,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宋史·范仲淹列传》上是这么说的:“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这段话发人深思。同样是苦出身,物质不再匮乏之后,有人选择花天酒地,美其名曰享受人生,给自己补偿,不让孩子再吃自己当年的苦;也有人像范仲淹一样,苦难的过去,成为今天俭朴的理由,而自己的一切奋斗,是让更多人而不只是自己的家人,能够生活得好一些,诚如欧阳修所言:范仲淹“每以天下为己任”。也只有像他这样无私的人,去世的时候,才会让大家都感到悲伤,甚至“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

 

范仲淹是个言行如一的人,他留下了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事实上也是这么践行的,不仅自己这样,后人也这样。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范纯仁后来做到了宰相,《宋史》评价说:“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范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从布衣到宰相,廉洁勤俭、关注民生始终如一,继承了父亲的品质。曾有亲友来请教为人之道,范纯仁说:“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意思是只有俭朴才能铸成廉洁之风,只有宽恕可以成就好的德性。亲友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便将这两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范仲淹有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四个儿子皆德才兼备,当了朝廷重臣,口碑极好,除纯祐因病早逝外,其他三个儿子均高寿以终,范仲淹曾评价说:纯仁得其志,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积金于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范仲淹至晚年“田园未立”,没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留下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又怎么是金钱能够衡量?

 

古语云“富不过三代”,范氏家族却创造了中国的一个家族传承奇迹,近千年而不衰,人才辈出,家风纯良,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洪福大德的人家并不多。

 

有一个故事说,范仲淹回到苏州后,买了一块地皮,准备自己盖房屋。盖房之前,请风水先生看了。风水先生看后高兴地说,这块地风水很好,在这块地皮上盖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会出大官。范仲淹听后表示:如果真是这样,好处不能让范家一家独得。于是,他把这块地皮捐出来,造了一座学堂。

 

范仲淹临终时,《遗表》一个字也没提私事,空着手来,空看手去,但他依然活着,范氏后人承继先贤泽被后世,是他不朽的生命!(关山远)

 

 

忧患担当利泽民生 惟德是依

作者:范国强

 

先忧后乐,激发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范仲淹的忧乐观萌发于孤寒苦学的青少年时代,践行于坎坷波折的宦海生涯,结晶于民风淳朴的厚土邓州。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重修百花洲,创办花洲书院,亲自讲学执教。忽然接到滕子京的来信,感概万千、展纸走笔,一气呵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成为千百年来世人传颂的佳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鼓舞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情系百姓,树立利泽民生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利泽民生,是范仲淹忧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明道二年,江淮一带遭遇大旱,颗粒无收,范仲淹冒着触犯圣威的危险,当面质问仁宗皇帝,后领命奔赴灾区,开仓济民,组织百姓生产自救。敢于担当,则是范仲淹人格魅力的关键所在,范仲淹知杭州期间,杭州连遭旱灾,百姓生活无着落,他组织群众修建官房,用官府和富豪们多余的钱粮加惠受灾百姓,使杭州平稳安全渡过灾荒。

 

不谋私利,坚持清廉从政的为官之道。当官就要清廉从政,不单是自己不贪,还要处事公平。范仲淹知越州时,发现州衙旁有口废井,清理后泉水清澈甘甜,他便把井命名为“清白泉”,在井旁建“清白亭”,把自己的住处取名“清白堂”,还写了一篇《清白堂记》昭示后人。他办学校、置义田,帮助部属亲友、抚恤孤寡贫困,却从来不置办家产,可谓清廉从政的典范。

 

诚信不欺,坚守惟德是依的做人底线。做人要光明磊落,以诚待人,以心待人。范仲淹一生荐人无数,但胸怀坦白,正大光明,从不夹杂个人恩怨而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在为人处事上,一生忠恕,为人笃厚,极重人情。范仲淹秉承儒家重要思想,深得慎独真悟,修身功夫很深。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只有像慎独的人一样“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心中装有“诚信”,行动上便能做到“不欺”。这就如春秋时宫子奇在谏虞公时所述:“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任何人做的任何事情,无论人们看得到看不到,只要不符合规律道义,即使皇天鬼神也不会庇佑。(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崇尚孝道不忘根本

作者:张红扬

 

孝为仁之本。范仲淹称得上是崇尚孝道的楷模,他认为:“唯王孝于其亲,可以训天下之为人子者;忠于其君,可以训天下之为人臣者。唯忠孝之至诚,与天地而不泯。”早年,范仲淹在山东淄州秋口读书的时候,经常从秋口步行百里回长山看望母亲,人们对他的孝心赞不绝口。

 

范仲淹在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求学时曾与母亲约定,十年为期,考中进士之后,定来接母亲奉养。由于范仲淹勤学苦读,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没上任,便立即回家拜望母亲,然后接上母亲去任所奉养,后又上疏皇帝请求为母亲加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对母亲的感情之深和孝心之诚。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致使他的生活境遇更加特殊,但他既宗于范家,又爱于朱家,笃于情,又笃于义。在他地位显贵后,利用皇帝每三年给臣子加恩的机会,请求皇上将其养父封太常博士,以弥补自己未尽赡养之过,尽其孝顺之心。因为把“孝”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才使范仲淹拥有“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的忧国忧民胸怀,为老百姓的利益兢兢业业,终其一生。(四川廉洁文化社科联普及基地副主任 张红扬)

 

 

忍穷唯俭清廉治家

作者:袁定基

 

范仲淹为官38年,几度沉浮,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被称为“大忠伟节,前不愧古人,后可师来者”。他认为:如果一个官吏能做到“忍穷”,可免一人一家之祸;如果所有官吏都能“忍穷”,则可以免除一国之祸。范仲淹无论是位高权重之时还是权轻言微的时候,他都严以律已、勤俭节约、自甘清贫,并把廉俭思想融进了治家育人的始终。

 

范仲淹治家甚严,亲自定下《六十一字族规》: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吾族家人炽昌般。

 

范仲淹家风家规的核心是两个字:清俭,清就是清清白白做人,他在给他侄儿的一封信中说到:要与同事和睦相处,有事与同僚商量;不要让同乡到自己管辖的地方经商,不要营私利,清清白白做官。俭用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的话来说,就是“唯俭可以助廉”。

 

从罗江的范家大院和成都的范家祠堂保存的楹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廉俭”在范氏家规家风中的分量。成都范家祠堂正厅,正中是幅对联:“晋国大夫第,宋朝宰相家”,横批“文正家风”,而罗江范家大院的石门柱上,则镌刻着一幅“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的楹联,告诫范氏后人秉承先人廉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袁定基)

 

 

家风代代传惠泽永不息

作者:赖安海

 

范氏家规家风有四个特点:一是厚人伦,二是明奖惩,三是讲公正,四是惠四邻。家风明确规定:凡我范氏族人,以上美德务必代代相传,以保持并发扬我范氏源远流长的优良家风。

 

范仲淹的家风在罗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传承,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范氏后人不断完善制定了《范氏家规》十三条、《新定族规》十条和《范氏传统家风》八条,内容涉及子孙教育、婚丧嫁娶、礼义廉耻、产业管理、行善布施、奖惩考核等方面。范氏后人世世代代身体力行,多年来,范氏家族中鲜闻违法乱纪之事。

 

在这样优良的家风熏陶下,范氏后人诗礼传家,人才辈出,罗江这一脉中就有与陈毅元帅成为莫逆之交的民主革命先锋范英士,以及最早参演《黄河大合唱》的范氏两姐妹。

 

范氏家风不仅在家族中传承,而且影响了这一方土地。罗江县全县127个村,每个村在十年前就成立了公民道德协会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两年前又在四川省成立了第一个邻里乡亲互助会,这和范仲淹早年创办“范氏义庄”的宗旨和范氏家族要求“惠四邻”的家风一脉相承。(罗江县旅游局原局长 赖安海)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