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淞】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底蕴:回儒的前世今生(中马儒回交流峰会系列演讲)

栏目:儒回(伊)对话
发布时间:2016-08-16 11:22:34
标签:
刘百淞

作者简介:刘伟,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灵宝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博士。从事儒家思想研究,习行儒学优秀传统,著有《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天下归仁: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等。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底蕴:回儒的前世今生(中马儒回交流峰会系列演讲)

原标题:天下何思何虑?——不同的文明 同一个未来

作者:刘百淞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十四日庚午

           耶稣2016年8月16日




【儒家网编者按】2016年8月13日至15日,世界青年文明论坛·中马青年回儒交流峰会在山东曲阜阙里宾舍召开。论坛主题为“不同的文明·同一个未来”。国内儒家知名学者和马来西亚知名学者以儒家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对话展开学术交流。这篇发言稿是刘百淞博士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对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底蕴进行总体概况,指出“回儒”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正常发展的集大成者,回儒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将对伊斯兰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现将发言整理予以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众所周知,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地球村的交往日益频繁,越发便捷。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一千三百多年来,中国民族和伊斯兰世界不断互动,最终形成了一个彪炳青史的学术派别——穆斯林儒家,也就是所谓“回儒”。回儒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集大成者。回儒充满智慧,视野开阔,兼容并蓄,将伊斯兰教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伊斯兰教与儒学结合起来,引导正确的信仰,移风易俗,开启了伊斯兰教在华夏世界的新局面。

 

为什么中华民族内部会出现回儒这个特殊群体?在我看来,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宽容心态密切相关。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推进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消除误解,增进互信,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文明的冲突。在中华民族的视野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民性格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就连信仰、文化和政治传统也不尽相同。

 

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应对多元文明的挑战?是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标准,还是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质?是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屈从别人的颐指气使,还是确立文化自信,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想答案肯定一目了然。

 

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儒家的圣贤坚守人道,正视人情,将全世界视为一个家庭,将中国视为一个人,关爱心灵,造福社会,朝向至善迈进。这些重要观念,早已成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财富,值得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它承载了中国故事,传送了中国声音,表明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宽容原则。面对不同文明的差异,我们应该求同存异,共生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更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当代青年不能为了满足经济诉求而放弃自己的信仰体系、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当代青年应当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发挥人的创造力。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空前发展,世俗化浪潮席卷一切,人们逐渐背离传统的神圣信条,沉迷于物欲,久久不愿自拔。本来,物质世界是人类的仆役,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各种条件。然而世俗化却将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使人们成为物质世界的奴隶。人的价值逐渐暗淡。人的“物化”,在所难免。

 

如何重新找到人的价值?我们应该从古人那里寻求答案。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这一思想被后世充分发挥。周敦颐强调,人应该通过“惩忿窒欲”、“无欲主静”和“立诚”等具体实践,为善去恶,成就圣贤品格。马复初强调信仰的力量,指出:“真光发现之人,一心纯向真宰而无他向焉。至此,则视富贵如浮云,观尘情若傀儡。灾患不能摇其志,世味不能乱其衷。身虽在世,而心已归真。视听言动不离主,起居食息皆为主。行人之所不能行,得人之所不能得,见人之所不能见,知人之所不能知。万事在主而不在己,是全无自用之意也。”(《汉译道行究竟》卷二第五章)

 

无论是“寡欲”、“惩忿窒欲”,还是“一心纯向真宰”,都是为了确立人的价值,成就圣贤事业。只有克制物欲,摆脱“物化”的窘境,才能发现自己的高贵之处,才能为同归大道积累资粮。否则,一切理想诉求终将化为戏言。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对“作证”进行解释,指出:“盖人之身心,乃天地之菁华;人之性灵,乃真光之发显。内照返观,参悟化机,是如何亲切,是如何简便,故我作证一言,唤醒古今。”迷途知返,唤醒他人。这就是先知先觉。这就是圣贤事业。

 

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先知先觉的成分。儒家认定的先知先觉并非宗教学意义上的先知先觉,而是在德性方面先于众人觉悟的人。儒家的先知先觉有着充沛的社会责任心,即所谓“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万章上》)当然,这里使用的“觉”应当解释为“寤”或者“悟”,也就是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儒家尊师重教,“先生”一词在使用过程也有先觉的涵义。贾谊将“先生”一词解释为“先醒”,不过不是从梦中醒来,而是从酒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认为:“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为先生也,为先醒也。”(《新书•先醒》)一切先于众人从蒙昧中清醒的社会成员都可以称为先生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需要一批先醒者,他们自觉成为君子,确立文化自信,改良世道人心,以新绅士的姿态投入到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将对整体社会秩序的良性演变发挥巨大作用。这就是儒生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儒学复兴,初见端倪。儒家对“一阳来复”充满信心,认为“《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既有复兴的意味,又有修养工夫的涵义。这与回儒对“回”字的解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岱舆在《希真正答》中指出:“回回二字,义理深长。粗言之困寄寓浮生,心怀长住;不忘本原,身虽在世,心实回焉。及功成行满,政事完毕,复命归真,名虽注世,身亦回焉,忠贞不二,表里皆回。”人的生命,宝贵而短暂;圣贤的事业,恢宏而艰难。儒家认同和平、发展、进步,反对战争、贫穷、落后。儒家经典文本承载了同舟共济、协调行动的责任精神。儒学复兴,不是一两句口号所能达到。它需要无数仁人志士崇尚道义,身体力行,“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倡导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和谐。

 

回儒的基本理念是用伊斯兰教包容儒学。儒生应当支持并积极促成伊斯兰教育中国化,让回儒精神得到重光!

 

我们的先人提出了“天下何思何虑”的疑问,最终以“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作为有力答复。当代青年应该放开眼量,打开胸怀,用儒家“和而不同”的古老智慧审时度势,尊重差异,形成共识。

 

中国人坚信:在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之上,有一个统摄一切的“一”。它亘古弥新,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代青年应当拥抱这个“一”,坚守这个“一”,回归这个“一”,这样才能真正领略生命的真谛,才能谋求人类的福祉。

 

女士们,先生们!

 

“不同的文明”是人们对最高主宰的不同理解,“同一个未来”是万事万物的最终归宿。我们所要思虑的就是反身而诚、复归于一的不同途径,我们所要达到的将是契合无分、天下大同的理想境地。

 

祝愿大家平安幸福!谢谢!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