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子的读书“三到”法说开去
作者:渔歌子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廿八日甲申
耶稣2016年8月30日
家训,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教子治家的秘法,端正门风、光大门楣的宝典。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传世家族背后,都有一部家训宝典;其家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主要储存在其家训里。
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学习李毓秀的《弟子规56》,理解为什么读书要心、眼、口“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疏译]
读书关键之法,是三点同时做到;
心到眼到口到,确实都非常重要。
[解读]
传统中国非常重视读书,相当崇尚读书人,历代都视读书人为社会珍稀,不要说进士、举人,连乡间的一个秀才都颇受人尊重。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高小毕业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人,颇受民间重视。现在教育大规模普及,大学生遍地,连博士、教授都难以得到一份真诚的羡慕和尊敬。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
遍地读书人,真正能读出点自我见解的并不多,能在读书方法上讲出点道道的更少,因为这确实不是件容易事情。
讲读书之法,从古到今讲得最好最系统的,可能是朱熹。
朱熹是天生的读书种子。五岁入小学,就能读懂《孝经》;六岁上和群儿玩耍,便在沙土上用手指画八卦,反复观察。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幼时向父亲提出的问题:太阳挂在哪里?其父答曰:太阳挂在天上。他接着问:天又挂在哪里?小小年纪,问日问天,这不是神童是什么。所以十九岁上考中进士,也不意外。真正奠定其不朽历史地位的,是其继承二程,复兴儒学,修复书院,广收门徒,成为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传播者;其所撰写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的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在曲阜孔庙,朱熹作为“十二哲”之一配祀圣人,是秦汉以来第一人。
朱子教人循循善诱,留下了大量读书之法。我们今天所学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就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如下: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段话,将读书“三到”之法,讲得清清楚楚:先是用眼“看字”,然后是用口“仔细分明读之”,最后强调用眼看书、用口读书的前提是“用心”——“心到最急”。
这种方法,即使按我们现代语言的音形义学说来理解,也相当到位。
眼到,是目视其形,对应文字之形;
口到,是口诵其声,对应文字之音;
心到,是心思其义,对应文字之义。
心、眼、口三方面皆到,读者才能全方位进入图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世界。
读书,表层读的是字词句章,深层读的是字词句章的音形义。
从文字的音形义,到句子的音形义,到段落的音形义,到篇章的音形义,层层理解分析过滤下去,才算真正的读书。
其实,我们如果将读书的过程进一步解析,就能发现以“三到”之法读书还不能完全到位,要完全到位需要“五到”,即在“三到”外再加耳到和手到,即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目视之,口诵之,耳听之,手录之,心思之。
眼到是看书,通过目视摄入文字或图像的信息,是信息的初次摄入;
口到是诵读,通过口诵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声音,是信息的初次转换和输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其自然效果;
耳到是听读,通过耳听将声音性的信息再摄入;
手到是抄写,通过抄录或默写等形式将大脑中形态性的文字信息再次转换和输出。苏轼年轻时用各种笔体抄写《汉书》,不仅让历史内容烂熟于心,还写成了一手好字;
心到是思想,伴随眼、口、耳、手等诸多感觉器官的感觉,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分析、综合、加工和再创造。
借用跨文化学者钱定平教授的“通感学”理论,读书是一个典型的“通感”过程,是一个多感觉、多层次的信息摄入输出和加工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能够调动的感觉越多,感觉之间打通得越多,越可能深入到别人无法走到的地方,触碰到前所未有的东西,从而有所新发明新发现。倒过来,这样的读书人在众人眼中就显得充满灵性,非常神奇。比如苏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一个问题,应该也是激发出多种感觉和思维,从而使认识达到淋漓尽致的一种状态。这种读书法,显然是更高明的研究性阅读法。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衷鑫恣】君子之党与一党政制
【下一篇】【曹景年】应建立儒籍增强儒者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