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武纬,祖德宗功,许村家风泽万世——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歙县许村家风文化纪实

栏目:高校社团
发布时间:2016-08-30 14:45:01
标签:

 

 

文经武纬,祖德宗功,许村家风泽万世——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歙县许村家风文化纪实

作者:程语嫣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廿八日甲申

           耶稣2016年8月30日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要好儿孙须从尊主敬宗起。”

 

在许村名人——许家泽的故居中,大堂的柱子上有这样一幅对联,这对联是许村家风的精髓,是许村家风最浓缩的体现。

 

许村地处皖南,清溪环绕,山川相傍,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自是人间盛处。诗仙李白曾赞到:“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

 

祖宗功德,好儿孙当敬

 

 


在许村的几天里,我和队友们被世代相传的家风文化所震撼,被更广阔深层的徽州文化所吸引。许村无论老小都能背上几句家规家训,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四美户”、“模范家庭”的小铭牌,当真做到了“十里许村,家风薪火相传。”

 

《许氏家谱》说:“一族之人,生有里居,殁有邱墓。歌于斯,哭于斯;尽敦睦于斯,安体魄于斯。”许村的祠堂文化也是家风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缅怀于斯,追忆于斯,弘扬于斯。

 

在当地小学导游——退休教师陈大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许村乡贤馆、许家泽故居、大慕祠堂、大邦伯祠堂等地。从未见过一个地方能够拥有如此集中的祠堂群和祠堂文化,这些祠堂里记载了许多的许村名人,有“誓死忠君”的许远公,有“举孝惟行”的许伯升三子,有“义行千里”的许克復,有“终身守节”的许胡氏夫人。这一座座祠堂是百年家风的聚集地,矗立其中的乡贤馆则是代代许村贤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凝聚地,流芳百世。

 

文武经纬,求上进当学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走访许烈宏老村长。

 

老村长一家世世代代住在许村,到如今差不多已经30代了。而祖辈里最让他骄傲的是曾祖父许韵清——曾经的六品知府,也是民族资本家,回国后投资了面粉厂,实业兴国的践行者。在国民抗战时期,更是奋勇杀敌,保护村民;还整理了《许氏医效》造福乡里。

 

许爷爷是村里的老党员,当过兵,做过村长,与此同时,他也是古民居保护工程实施的带头人,义务做导游宣传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许村志》的编写和《环里许氏族谱》的纂修,老村长说过一句话:“就算我们自个儿掏钱还是想印出这套书……因为这文化,实在是应该让后人记住。”许爷爷的家中有很多关于家规、家训的传统书籍,例如《女儿经》、《昔时贤文》等。

 

许村家风的独特便在于这样一辈人传给下一辈人,积德行善之事不随个人的生老病死而停止,代代不息。

 

家风延绵,泽被万世

 

 


一昧传承终会落后于时代,不断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才能得其永恒发展。

 

许村家风的良好传承与创新集中体现在以“重文重教”为治学理念的仪耘小学,由两淮盐运大使许家泽创办。他思想开放,经济富裕,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培养的六个儿子全部上学,除三子许本仁留家守业外,其余五子先后出国留学,成为博士,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一门五博士”的美誉流传至今。

 

在《许村志》提到1927年省督学吴亮夫视察仪耘小学后所做的报告里:“一切设备悉系新制,尚有新兴气象。教学方面亦能采取新式教法,实地实验。在徽州万山之中,诚觉难能而可贵矣。”

 

许村老村长许烈宏告诉我们:“仪耘小学的校训为‘学做好人’,这一思想也影响着整个许村。每个许村人都是仪耘小学启蒙向学,走上正途的。”他告诉说,“省教育厅厅长程无化曾书赠“急公好义”匾额一块送给仪耘小学以示奖掖。”

 

我参观这所小学时,颇有感触,“走进一间房,四面皆黑板”大概是我对这所小学旧址的第一印象。陈大明老师说:“几十年前我也就读于这所小学,仪耘小学上课时老师能写能说,学生也可以,课桌是围坐在一起的,方便联系与交流。”实在难得,一所小学的教育模式如此先进。

 

当真是“文经武纬奕世衣冠振万年,祖德宗功前人事业垂千古”。(图/吴美华、程曦)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