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读经:到底是“小目标”还是残酷实验?
作者:何蕴琪(《南风窗》记者)
来源:“南风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廿九日乙酉
耶稣2016年8月31日
问题不在于读经,而在于把单纯的读经等同于阿拉丁神灯,只要摸一摸,点石成金的奇迹就可以发生。到最后,还是输在拔苗助长四个字上。
几天前,一篇关于济南少年郑惟生九年辗转八省在十个读经学堂求学、最终试图返回传统学院的调查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我听到了朋友们对国学热、读经热反思的声音。
郑惟生展示他“包本”背诵的经典书籍。
有朋友说,“无法理解不能独立思考的父母”,也有朋友刚刚送女儿参加完一个弟子规暑期班,说效果很好。方兴未艾的“读经运动”在中国不过短短十年时间,到底它是中国家长们在被誉为填鸭式学院主流教育以外的纯真小目标,还是如上文中对一位读经届人士评论的引述、“一场残酷的实验”?到底怎样衡量目标?
小目标到底是1亿本经书(如果有的话),还是1亿个英语单词,还是语言感受力?看过文章,我对郑惟生的故事有一点疑惑,报道说他背诵了许多许多儒家经典和佛经,却一直到19岁才开始吭哧吭哧学习小学英文,备战英文自考,然而这是否能代表他童年至青少年教育的失败?假如他的学习能力足够强,如同他学习儒家经典和佛经的能力一样强,两年学习一门外语并非困难。那么以晚学英语来评判读经学堂教育的失败,是否合适?我无法确定。
文中又有另一个例子,“20岁的江苏姑娘李淑珉在大学旁听时,被突然的震撼所包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在中国千千万万不送读经学堂、在正统学堂学习的孩子里面,有多少是20岁或者30岁或者40岁才平生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美(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感受过)?那么这个是否能算作读经学堂教育的失败案例?我同样无法确定。
哪里出了问题
但是有一点,让我确实看到出了问题的,就是郑惟生的母亲李璇谈及九年前送儿子去读经学堂的原因——“他从小爱看书,但作文成绩老是上不去。在李璇眼里,儿子上学是在受罪,受罪的根源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这个看法是不是很熟悉?可能不止一个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喜欢昆虫和动物,但是自然课成绩就是上不去,你喜欢看书,但是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你喜欢看美剧,但是英文考试还是不咋地。不需要分析得太深入,有过读书体验或者送小孩上学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中国教育从来没有消失过的问题,有多少兴趣天赋,都可以给扼杀掉——因为大部分考试都不需要你有太多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好了,那问题在于家长对这种教育的反思吗?不。李璇最后选择让郑惟生走上读经学堂的是因为她被台湾一个学者王财贵的演讲感召了:“演讲中,王财贵描述了李璇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景——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只要通过简单的读经,就能将孩子塑造成天才,甚至圣贤。”
看来问题不在于读经,而在于把单纯的读经等同于阿拉丁神灯,只要摸一摸,点石成金的奇迹就可以发生。到最后,还是输在拔苗助长四个字上。
文礼书院门前,王财贵的巨幅广告牌立在丁字路口。
经典有错吗?需要反思的不是经典,而是人。经典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被认为是在某个社群(这个例子中是中国)里面仍然保留有巨大价值的文本,它必然蕴含了很多现代文本所没有的却很重要的信息,对社群文化的深刻和根源性的理解。就好比说弟子规为什么时至今日仍备受推崇,因为它重拾了人们失去的基本而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中国古典经典的文化精华需要延续,这并不是有多大分歧的事。然而读经学堂和读经是两个概念,前者不是暑寒假送孩子去学个弟子规这么简单。它大部分是一种封闭式的、在深山老林里面的教学环境,很多具有宗教背景,老师素质也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背了20万字以后,郑惟生忽然感到,“我不是怕困难和枯燥,是怀疑这么做没有意义。”
事实上,一个经历了如此动荡经历的19岁孩子,能完成这样的独立思考和相当不容易的决定,我觉得在郑惟生身上,看到的是很好的素质和并不那么失败的教育。很多从正统教育中走出来迈进大学校门的19岁孩子,连独立思考都未必有过,更何况让他们决定自己要选择哪一种教育模式。
人是最重要的
人是最重要的
是西方,还是经典,是正统填鸭,还是另类在家教育,是深山里的另类读经学堂,还是先锋家长们集结的各种私塾,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有没有以爱去看待每个孩子的老师,和有没有看到每个孩子独特性并去尊重和引导他的家长。读经兴起的另一个正面意义是,人们意识到目前的教育现状,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个朋友的一番话很有意思,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虎妈,扬言要送儿子读清华北大,圆自己少女时的梦想。听起来很不政治正确对不?但是再听下去,你觉得她有道理。她说:“正统教育有它的优势,你以为孩子走进社会是个真空缸吗?社会是怎样的,主流教育就是怎样的,必须去适应它。你觉得它不好,其实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家长有没有、愿不愿意花心思、花时间了解孩子、和他沟通?比如我送了儿子去补习了三个月,果断自己在家陪他备考两个月。很多时候送孩子去这些那些地方,是家长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在孩子身上花足够时间心力而导致的焦虑。那些地方收得越贵,家长就越觉得自己的责任稳稳妥妥交出去了。”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那些真正爱孩子、愿意花时间培育幼苗的,才是教育真正的希望吧。
郑惟生的朋友圈,他已经对读经教育产生困惑。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张红萍】儒家能安顿现代女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