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若江】江苏无锡华氏:财不足为后世计 德可致后世绵远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6-09-06 20:21:40
标签:

江苏无锡华氏:财不足为后世计 德可致后世绵远

作者: 庄若江(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初六日辛卯

          耶稣2016年9月6日




无锡华氏尊东晋孝子华宝为“孝祖”。北宋时期,华氏后裔徙居汴京,后由华原泉率领族人回归无锡,此后家道昌盛,声望日高,华原泉也由此被尊为无锡华氏始祖。明初,华原泉十世孙华贞固遵照父亲华幼武之命,迁居地处偏僻的无锡东南荡口镇,从此将家族推向了更加繁荣的阶段。华贞固被尊为荡口华氏的“始迁祖”。


华氏在无锡这块土地上绵延一千七百余年,代不乏人,在明清时期共出37名进士,仅荡口华氏就有22名,被誉为明清时期无锡第一望族。


荡口华氏是无锡华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几百年间,荡口华氏以勤勉“力田”为本业,对内以“孝悌”维系亲情伦理,以诗礼涵养内质;对外则秉持忠厚仁德的处世之道,历经几十代而兴盛不颓,名人辈出。明嘉靖间收藏大家、“真赏斋”主人华夏,较早开始铜活字印刷的华燧,与徐寿合作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的数学家华蘅芳,华蘅芳弟弟、同为数学家的华世芳,当代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等都出自荡口华氏。

  

秉承始迁祖华贞固所订立的“忠厚传家,力行德义”之家训,荡口华氏家族代代相继,施行善举,借助创设和兴办义仓、义田、义庄、义学、义栈等多种形式,赡济族人,普惠邻里。荡口华氏创办的华氏义庄是明清时期规模较大、存续时间较长的义庄之一,有“江南第一义庄”之称。荡口华氏还热心办学,清末华鸿模创办了果育学堂,其孙华绎之将果育学堂改名为鸿模高等学校,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力学之父钱伟长、两院院士钱临照、音乐家王莘等都曾在这里就学。几百年来,荡口华氏在壮大家族实力的同时造福桑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树立了良好的家族形象。


 


荡口古镇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由于长江和太湖在此交汇,河道密集,水路畅通,至明末清初荡口镇已逐步发展成为当时锡东地区的一大商埠,有着“小苏州,银荡口”之誉。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这里历史遗存众多,有着大片明清古建筑,计有四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华氏家训《虑得集》


华氏家族的家训主要体现在荡口华氏“始迁祖”华贞固所著的《虑得集》中。“虑得”取“千虑一得”之义。


《虑得集》有四卷,分列家劝、祭礼习目、冠婚仪略、治丧纪要四个方面,又辑华贞固诗文杂著二卷,附录于后,涵盖了勤业、修身、孝悌、清廉、劝学等丰富的内容,作为治家经典,世代相传,为华氏家族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贞固在其《虑得集》中表达了他对传家兴族的见解。一是孝悌忠信,承续孝子之风;二是力农济物,务以忠厚持家;三是忧患思虑,常欲克勤进取;四是积财积德,皆以道义为利;五是知书识礼,谨守耕读传家;六是修谱立祠,是为敦固宗盟。华贞固的治家观点是:“不忧子孙之乏财,唯忧子孙之不德”,“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他谆谆告诫子孙:“慈善之心,忠孝之道,吾家历代循守,伤人之财,害人之事,吾家积祖不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吾徒之所当然者,乃日用常行之道也。”


《虑得集》传世已久,其所书慈善之性、纯良之德、务本济物之道,以及训育子孙拳拳之心、循循善诱之法,历经时世更替,仍旧熠熠生辉。


●视频脚本


江苏无锡华氏:忠厚传家 力行德义

  

收薄田,住陋屋,着粗衣,吃淡粥,低头行...


在江苏无锡东南处的鹅真荡旁,坐落着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小镇--荡口。这里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纵横交错的水系、枕河而建的民居与河畔的桥廊台榭相织相融,形成了一幅河荡连绵、溪流萦绕的水乡幽美画卷。这座如诗如画般的江南小镇,千百年来孕育了许多杰出人才。而这里的望族华氏,更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亮眼星光。


 


鹅真荡

  

华姓,最早源于子姓,是商朝商王成汤的后裔。东汉末年,华氏族人为避祸乱迁至江南。到了北宋时期,几经曲折定居于梅里乡的隆亭(今无锡东亭)一带,后又迁往荡口。此后华氏家族家道昌盛,人才辈出。单单明清两朝,从无锡华氏走出的进士就有三十七位,其中仅荡口一带就多达二十二位。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曾说:“江南数巨族者,必推首华氏。”


华氏第二十九世孙 华燮琦:

  

明代翰林院太史华察,明代大收藏家华夏,近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蘅芳,革命夫妻华明之和沈安娜,当代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荡口人。


无锡荡口一带的华氏家族至今绵延了二十余代,之所以人才济济,长兴不衰,与其家族的传世家劝--《虑得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虑得集》,顾名思义有着“千虑一得”之意,是荡口华氏先祖华贞固为了引导后世、传承家风所制定的家规家劝。书中内容包含四个部分:一为家劝,二为祭礼习目,三为冠婚仪略,四为治丧纪要。六百多年来,《虑得集》秉孝义之风,以“忠厚传家,力行德义”的核心思想指导着华氏后人如何做人、持家、修身、处世。

 

华氏第三十世孙 华龙德:


在清朝乾隆年间,《虑得集》选编入了《四库全书》,这本书集中体现了他(华贞固)的家教思想:教育后人如何做人,如何持家,如何尽孝,如何行善,如何睦邻。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美德,孝义精神在华氏家族中尤为昭彰,代代相传。


华贞固的祖母陈氏,早年丧夫,然而她坚持侍奉公婆多年,含辛茹苦将儿子华幼武(华贞固父亲)抚养成人。由于过于操劳,陈氏患上了消渴症(糖尿病)。到了晚年,病情日益加重,逐渐双目失明,行走不便。华幼武日日陪伴母亲,侍奉汤药。为了更好的奉养母亲,照顾其日常起居,元至正二年(1342年),华幼武筹划建造了“专事奉母之所”--春草轩。华氏一族孝老爱亲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成就了许多佳话。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华贞固遵从父命,举家从隆亭迁至荡口。在荡口,华贞固购置了一块空地,搭建起两间简陋的茅屋安顿家人,并选中了鹅湖西岸至鸿山、嵩山之间的大片湖沼荒滩,在此垦荒屯田。

  

华贞固率领子孙默默劳作,筑堤垦田,修路架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荒僻的湿地逐渐变成了良田。据《虑得集》记载,“洪武七年,收颇丰,生计粗立”,可见这时华氏的屯田已经初具规模,收获较为丰足,这些粮食不仅能够保证族人们的供给,还能救济镇上的贫苦百姓。

  

华氏第三十世孙 华泉根:

  

荡口始迁祖华贞固老人家,他到荡口来创业的时候住的草房,后来虽然富裕了,他想到的还是祖父祖母,继续为老人家建造了春草轩,为家族建立了家谱,建立了祠堂。他的一生是清淡、简朴、节约的。

  

华贞固还博学通经,善于总结人生,他的一生著作良多。短文《遗怀自释》,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精悍地呈现了华氏家族的行为价值观:

  

收薄田,住陋屋。着粗衣,吃淡粥。低头行,蜷足宿。


勿贪财,休纵欲。善固穷,能忍辱,屈如伸,是为福。

  

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陈振康副教授:


(华氏)家训里面讲:“财不足以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就是说,华氏的发展,要靠德而不是财。再三地告诫子孙,要以德为先。所以华氏的后代,有做大官的,也有发财致富的,但他们都以德为先。


华氏第五十二世孙 华金生:


作为祖宗对子孙说的话呢,基本上是以一种“训示”的角度来讲的,而我们华氏是“劝”,我们的《虑得集》叫家劝,我感觉到,“劝”与“训”之间除了敬畏,还有一种平易,觉得和祖宗之间更加亲近了。 


“慈善之心忠孝之道吾家历代循守,伤人之财害人之事吾家积祖不为”;“勿贪可无悔,守分可无忧;坚制可无怨,克励可无求”。

 

孝悌忠义、忠厚持家、克勤进取、道义为利、知书识礼、敦睦宗族……这些华氏家劝中的精髓不仅为华氏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也为华氏族人指明了前行之道。

 

华氏第五十二世孙 华金生:


我们祠堂里面有规矩,每次祭祀,都要学习,要选读《虑得集》。小孩子在古代读私塾的时候,只要识字了,就要看《虑得集》。每年春秋两季祠堂里都要讲课,讲解《虑得集》,要求子孙去听。


荡口华氏家族六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着一件世代相承的家族大事--兴建义庄。明弘治年间,华贞固的曾孙华守吉曾经创办了无锡历史上的第一所义庄。到了清代,华氏家族的老义庄、新义庄、春义庄、襄义庄、永喜义庄先后在荡口北仓河沿岸落成。这些义庄本着“崇善孝义”的廉义精神,在当地济贫扶困、赡老扶幼。如同华氏治家有家规一样,这些义庄也都有着严格的庄义庄规。


 


华氏义庄


以华氏老义庄为例,这所义庄定有十款条约、八条细则以及续申规条。其中明确规定义庄设立董事一人、司事二人,由司事协助董事共同掌管义庄的田租、银钱、账册等一切事务。董事与司事每三年换届调整一次,必须由族内品行端正、经验丰富的人担当,如有能力不足或侵吞、挪用、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可以立即更换。

  

江南大学教授 庄若江:

 

你现在去看华氏义庄,墙上挂的那些东西,(内容)非常的严格,非常完整,总的经费用了多少,用于什么,都是非常明确的,都有详细规定。比如说我看它用于教育的就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它不仅助贫,还资助家族里面贫困的学生读书。


无论是华氏家劝《虑得集》中“忠厚传家,力行德义”的核心思想,还是华氏义庄“重廉洁、利为公”的廉义精神,在华氏历代族人的身上都有着显著的体现。

  

明代翰林院太史华察,是荡口华氏始祖华贞固的第七代孙。他自小聪明,性情沉着,善于思考。为官期间,华察力行华氏家劝,他秉公叙用天下名士,拒绝与奸相严嵩为伍。在家乡荡口,华察捐田济民,还为地方修造了桥梁25座。华察一生奉行“五不欺”的原则:“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一种叫做“铜活字印刷”的印刷术在江南一带盛行。这种印刷术改进了传统木活字与锡活字印刷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与实用度。“铜活字印刷”的诞生象征着中国印刷术逐渐趋于成熟。而发明这项技术的,也是荡口华氏家族的一位刻印大家--华燧。华燧一生淡漠名利,致力于藏书、刻印,他将自家的印书作坊命名为“会通馆”,因此华燧也常被人称为“会通君”。


到了近代,华氏家族更是人才荟萃。最典型的无疑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华蘅芳,他与胞弟华世芳先后走上了专攻算学的道路,荡口的“二华”也因此成为清末中国数学史上耀眼的双星。1865年,华蘅芳与徐寿合作设计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蒸汽轮船--黄鹄号,揭开了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荡口华氏人才辈出,除了华察、华燧与华衡芳兄弟,明代大收藏家华夏,多才多艺的琵琶艺术家华秋苹,近代教育家华鸿模,实业家华绎之和漫画大师华君武等多个领域的翘楚,都出自于荡口华氏。

  

荡口古镇管委会主任 李立:


华氏义庄赡族济困,做了很多善事、很多公益事业,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华氏一族兴义田、办义学,则促使我们这里名人辈出。所以荡口古镇的文化,充分体现在华氏家族尚德、崇教、孝义这些方面。

  

国以家为基,家以德为本。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以“忠厚传家,力行德义”为核心的华氏家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氏后人,使一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小镇成为了孝义之邦、名人摇篮。已经有着六百多年传承史的《虑得集》,也将在未来的岁月长河里不断绽放光芒。


●(短视频一)


义庄善行甲一方


义庄,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宗族慈善机构,起源于北宋范仲淹所创立的范氏义庄,主要功能是赡养族内贫苦之人。无锡地区的义庄,最早始于华氏。明弘治年间,为了更好地践行华氏祖训,华贞固的曾孙华守吉捐出良田五百亩,创办了无锡历史上的第一所义庄。这所义庄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开启了荡口一带义庄文化的先河。

  

到了清代,江南一带义庄文化发展迅速,华贞固的十二世孙华进思决意再建义庄,他独资捐出良田一千三百亩,建立了“华氏义庄”,俗称“老义庄”。到了清末,“老义庄”的义田总数最多时达到了七千多亩,“华氏老义庄”也因此成为了当地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义庄。

  

除了“老义庄”,华氏后裔的多个分支先后在荡口创办了永喜义庄、春义庄、新义庄和襄义庄。如同华氏治家有家规一样,这些义庄也都有着严格的庄义庄规。


以华氏老义庄为例,这所义庄定有十款条约、八条细则以及续申规条。其中明确规定义庄设立董事一人、司事二人,由司事协助董事共同掌管义庄的田租、银钱、账册等一切事务。董事与司事每三年换届调整一次,必须由族内品行端正、经验丰富的人担当,如有能力不足或侵吞、挪用、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可以立即更换。


华氏家族的义庄尊孝道、重廉洁、严纪律、讲诚信。除了济贫扶困、救助鳏寡孤独外,义庄还利用集体公产聘师设馆,兴办义学,对当地学子进行免费或半免费的教育。对于才智过人的学子,义庄还会设立额外的奖励津贴。


光绪初年,华氏族人华芬远创设“怀芬书屋”,为华氏子弟提供教育场所。后来,其子华耕乐又将书屋规模扩大,将“怀芬书屋”更名为“耕余书屋”,兼收镇上的外族子女免费入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华耕乐之子华鸿模将自己的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在“耕余书屋”的旧址上创办了荡口第一座新式学堂--华氏私立果育两等学堂。这所学校虽小,却云集了众多名师,国学名儒顾子重、音乐家刘天华等人都曾在这所学校任教。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等,都曾在这所学校读书。


  


怀芬书屋


荡口华氏家族世代践行“忠厚传家、力行德义”的家规家劝,热心公益。明朝以来,荡口华氏共建立了12个义庄,拥有义田13751.6亩,其数量及规模都达到了江南之最。

  

荡口古镇管委会主任 李立:

  

荡口古镇保留了我们江南地区最完整的义庄遗址,这些义庄包含有许多传统的文化,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修复、保护荡口古镇的意义也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无锡华氏家训摘编】


勤业篇


我愿汝等继承上世一气所生慈善之性、纯良之德、务农济物之道,修之于躬。复用劝告于子子孙孙,俾人人相守、世世相传,笃信而力行之。则根本坚固,枝叶自然长茂,而可守其嗣祀矣,勉之,勉之!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我希望你们继承上代一直保持的慈善本性、纯朴优良的品德和从事农业劳动济助他人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对自身修养的根本。再要用它来劝戒、告知给自己的子子孙孙,使他们每个人都一起守护(这些理念),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并能实实在在地信守、努力地实行它。这样,就能像树一样,根子扎得牢固(使家道扎实牢固),枝叶自然而然地就能生长茂盛(子孙就会兴旺),也就可以固守宗嗣、祭祀先祖了,努力啊,努力!


惟愿子孙勤耕、纳赋、守分、养亲,力行德义,以尽庶人之道耳。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只希望子孙能够勤奋耕作、缴纳田赋、恪守本分,赡养亲人,努力实施德行义举,来尽到一个普通人的责任。


修身篇

 

此吾所以不忧子孙之乏财,惟忧子孙之不德尔。噫!设或不贤,虽赀货充积,亦弗能有适,足为累身之具;使其果贤,则能景行前哲,以义为利,衣食自当裕然,岂可不以积德为重哉?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这就是我不担忧子孙缺乏财产,只担心子孙没有德操的原因。哎!假若有人(子孙)不贤德,即使财物堆满,也不能有安逸的生活,却足以成为拖累自身的工具;倘使他果真是贤德的,就能景仰、实行前代哲人(贤者)所作,把道义作为利益,衣食自然会很充裕,难道可以不把积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吗?


见贤则思齐,见善则企及。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看到贤德的人,就要想同他一样(看齐);看到善人善事,就要勉力做到(它)。


日自省,为持心、修身、改过、迁善之始也。


--摘自《虑得集·卷四》


【译文】

  

每日自我反省,是端正心态、修养自身、改正错误、走向完善的开始。


行事篇


凡遇事务,必要明白参问,具陈情实,精思、详虑、熟议可否,择善而行。勿执己见,勿恃己能,勿遂己欲。


  --摘自《虑得集·家劝二》

  

【译文】

  

凡是遇到事务,一定要问清楚、弄明白事情的实际情况,精心思考,慎重考虑,仔细计议,选择最好的方法实行。不要固执自己的意见,不要逞自己的个人能力,也不要为实现自己的私欲(而办事)。

 

凡闻闲言是非,先究何所从来,即时明白面问,不得藏疑,恐成积怨。大抵间言不入于耳,便无彼我之私,而亲谊自厚。苟能责己恕人,不介胸中,尤为盛德也。


  --摘自《虑得集·家劝二》


【译文】

  

凡是听到播弄是非的传言,首先要探究它是从哪里来的;立即当面询问清楚,不能隐藏疑虑,(否则)唯恐累积成怨隙。大体上只要不听闲言碎语,就不会产生矛盾,而感情自然笃厚。假如能够多责备自己,宽恕别人,心中不存芥蒂,这尤其是一种美德了。


  


华氏义庄大门


孝悌篇

  

为兄为弟,为子为孙,宜思孝悌忠信,力行礼仪以和顺之,则福祉备膺矣。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作为兄弟、作为子孙,应该经常想到孝、悌、忠、信,努力践行礼仪,使家庭和顺,那么福泽就会完备了。

  

慈善之心,忠孝之道,吾家历代循守,伤人之财,害人之事,吾家积祖不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是吾徒之所当然者,乃日用常行之道也。


  --摘自《虑得集·家劝一》


【译文】


慈善的心肠,忠诚、孝敬的品德,我们华氏历代都遵循信守;使别人的财产受到损失,伤害别人的事,我们家世代都没有做过。日常生活中处世恭谨,做事敬业,与人相处诚信,这是我们这些人应当这样做的,这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劝学篇

  

孝弟、忠信、礼仪、道德,贤人君子之所以体用者,在乎经书之中,不可不读,不可不习。若能习与性成,则贤人君子之所同归,使后世称为良善之家,子孙不亦美乎,不亦美乎?


  --摘自《虑得集·家劝三》


【译文】


孝养父母、弟兄和睦、忠义诚信、知礼识仪、明道进德,这是贤人、君子身体力行的,(这些内容)都在经书里有,不可以不读,不可以不仿效。倘若能够习惯成自然,形成性格,就能成为兼具才德的人,让后世人称为良善之家,(那时)对子孙不是很好吗,不是很好吗?


广学问,博学不厌,下问不耻,孜孜奉国,忧公如家,卿大夫之道也。


  ——摘自《虑得集·附录上》


【译文】

  

广泛学习知识,学识渊博而不满足,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不以为耻辱,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出力,把公众的事情当家事一样忧心,这是卿大夫的胸怀。

  

笃学修身,孝悌忠信。格物致知,穷理尽性。仁熟义精,为贤希圣。


  —摘自《虑得集·附录上》


【译文】


踏实学习,刻苦修身,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忠于国家,诚信待人,穷究事理,获得知识,彻底理解,寻根究底。参透仁义的精粹,要努力以圣贤为榜样。


【专家观点】


庄若江:家族兴盛得益于家训教化


荡口,一个荡漾着粼粼水色的古镇,无锡华氏家族的祖居地。3200多年前的商朝晚期,泰伯奔吴,定居梅里,筑城勾吴,位于梅里之侧的荡口也成为吴文化的发祥地。《泰伯梅里志》载,荡口在明代之前默默无闻,至明初华氏家族定居于此,“其名始显,四百年来,高门巨阀,栉比鳞次,皆华姓也。”明代高攀龙曾说:“吾邑惟华氏族最大,他族不得望矣。”


  


荡口古镇

  

据《华氏宗谱》,华宝、华原泉、华贞固被荡口华氏尊为“三祖”。东晋末年的华宝是华氏家族的“孝祖”,因恪守与父亲华豪“归来行加冠之礼”的约定,终身不冠不婚,其孝心感动世人。华原泉乃无锡华氏始迁祖,是华宝过继胞弟之子华悫的后代。华悫一支世代居无锡,宋代时因官职而迁居东京汴梁,后辗转回归无锡,定居东亭,被尊为无锡华氏始迁祖。

  

华原泉的十世孙华贞固则被尊为荡口华氏“始祖”。明初,华贞固奉父命举家迁居荡口,垦荒兴家,历经数十年,开垦湖滩荒地千余亩,创下不俗家业。华贞固也是家族文化的创建者,他嗜书博学,笔耕不辍,修撰宗谱,辑录先贤警句佳篇,编为《虑得集》(即华氏家训),训导后辈传承弘扬家族精神。《虑得集》不仅秉持“以农为本”思想,还强调亲慈子爱,孝德治家,义善天下,成为家族长期奉行的训诫。书中内容凝结了华贞固一生的感悟,表达了他对家族基业稳固和后世发展的深思远虑,正合书名“千虑一得”。他还为族内堪称楷模的先祖作传,记载其嘉言懿行作为族人奉行孝德之礼的依据。


家训育人作用可谓巨大,华氏子弟在明清数百年间,共出了22位进士,两位榜眼,“位列群族之首”,成为闻名江南的科举世家。华氏还出了许多文化科技名人,刻书印刷业的先驱华燧;收藏家、书画家华夏;数学家、科学家华衡芳、华世芳;音乐家、金石家兼名医华秋苹;实业家华鸿模、华绎之;绣艺大师华璂;漫画家华君武……如此庞大的人才群体不能不让人思考一个家族的兴盛与家训家学之间的渊薮关系。

  

华氏书香悠久,耕读传家,代有才人。几百年来,华氏家族深受吴地崇文重教之风浸染,无论何时,都竭尽所能创造优良读书环境,教养子弟,节衣缩食,设立家塾,家中常年书香盈门。华幼武《黄杨集》、华贞固《虑得集》、华察《皇华集》、华叔阳《华礼部集》等著作都被收入《四库全书》。这些著作不仅为华氏自身家族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并借助《四库全书》的影响力流芳广布。


家训的另一核心要义是“忠厚传家,力行德义”。华贞固在《虑得集》中表达了他对家族精神财富的见解:“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生于忧患”方能“死于安乐”,若无良好道德操守,物质财富反而可能累及后世子弟,使他们走上骄奢淫逸之邪路。即使不遇灾荒祸患,丰厚家产也会被败家子散光。所以,华贞固说自己“不忧子孙之乏财,惟忧子孙之不德”,“以义为利,衣食自当裕然”,“力行德义”,方能保家业世代绵延兴盛。


正是在这样的家族文化引导下,华氏世代力行德义,广行善举,建桥筑堤,减免佃租;灾荒之年,出粟赈民,赡济族人。荡口华氏建有多座义庄,数量规模堪称“江南第一”。义庄不仅扶危济困,还大力兴办义学。华氏先后创办了学海书院和怀芬书屋,办学资费皆由义田供给,学校邀请“品行端方之师”执教,并向贫寒子弟发放助学金,参加会试者还予以旅费补助。

  

华氏家训,代代相继,孝德齐家,义善天下,不仅树立了良好的家族形象,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家训的力量,由此可见!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