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崇斌】“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6-09-08 17:04:58
标签:

“横渠四句” 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作者:杜崇斌

来源:陕西政协《各界导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初七壬辰

         耶稣2016年9月7日

 

 

 

2015年,冬。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雪落无声。杜崇斌在电脑上敲完了《大儒张载》最后一个字后,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随即全身便是一阵激动的颤栗和眩晕:“我仿佛看见了张载从书里走出来,微笑着向我招手……”

 

周至人杜崇斌的家乡毗邻眉县,每次经过眉县他都会留意这里的张载祠,但仅仅是远远地崇仰。那时,大儒张载在他看来就是一尊冷冰冰的神像,“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便是他对这位先哲圣贤的全部认知。因为无意中看到一份粗制滥造的关于张载的小册子,他感慨万千:“这么伟大的一位儒学宗师,已经过了一千年居然还没有关于他的一本文学作品。”那一刻,他顿时血脉贲张:为张载写一部文学作品,填补历史的空白。这一念头涌入他的脑海后,他去了眉县的张载纪念馆,在张载塑像面前虔诚地磕头致礼,在心里默默祈祷:请您保佑我吧!让我写出一部传世之作,传承您的思想,发扬您的学说。

 

2012年的冬天,同样的一个雪夜,杜崇斌写下了《大儒张载》这部26万字长篇历史小说的第一个字,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为往圣立传的漫漫长途。在这场与文字为伍,艰难卓绝的持久战里,他披肝沥胆,坚忍不移,用血与泪将一千多年前的大儒张载用文字生动地呈现出来。

 

关于张载的哲学理论著作汗牛充栋,而除了几百字的《宋史·张载传》和千字左右的《横渠先生行状》外,关于张载的生平资料却寥寥无几,写到两万字的时候,囿于资料匮乏,他感觉“写得死去活来。”;关于张载的文学作品几乎一片空白,没有可作为参照的标准,他只能自己走访调查,搜集资料;写作顺利的时候他从早上八点可以一口气写到晚上十一点多,灵感枯竭的时候他却不得不一次次忍痛删掉之前呕心沥血写出的篇章……

 

 “文字得像诗一样流出来,不能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张载的崇仰,杜崇斌竭力勾画着他心中的圣哲张载。他走访张载祠,拜访张载墓,采访当地学者,寻访张载后人。每周末去陕西省图书馆查阅资料,寒暑从未间断。几年时间下来,陕西省图书馆里关于宋代的史料均被他翻遍……

 

是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克服万难写这本关于张载的书?“是张载在鼓励我,鞭策我,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必须去完成这件事。”杜崇斌说,每每闭上眼睛他都会看到张载的形象:中等身材,清瘦,宽额头,走起路来尽显儒雅之风。

 

一千多年前,青灯古卷下,张载写就了振聋发聩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张载知晓千年之后会有另一位陕西同乡为自己“继绝学”,是否也会为这段跨越千年的神游击节称赞呢?

 

各界导报:您写这本书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有自己怎样的寄托?


杜崇斌:在我看来,张载是陕西自宋朝之后历史上无人能够超越的一个人物。在哲学理论、学术思想上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却寥寥无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用历史小说的叙述形式将张载从哲学理论的象牙塔中“请”出来,走近我们普通老百姓。也算是古为今用,一个传承,一种普及。

 

各界导报:因为相关的资料比较少,写作的难度相对而言是个艰辛的过程。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

 

杜崇斌:因为史料缺乏,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是很大的困难。文学作品要引人入胜就得用情节吸引人,就得把张载生平的各个节点缕清。张载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谜团,也是无法逾越的一个谜团就是:张载21岁延州上书,经范仲淹先生指点迷津后,弃武从文,直到38岁才考中进士。中间这17年他干了什么?难道真的如年谱中所说的只是研究儒释道诸家的学问吗?这17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啊,是青年向中年的过渡期,也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不去考进士做官,为什么?他很聪明,文武兼备,绝不会像蒲松龄那样屡试不第考不上,他只要考,一定能考上,为什么不去考呢?

 

经过我深入研究,我认为,他不去考进士做官,大致有三个理由。一是从他一生来看,他是一个无心仕途、淡泊名利的人,他读书做学问,只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所谓经学致用。二是他要积累学问和智慧,所谓厚积薄发。他要读遍天下的书,遍访名师,寻仙访道,学好儒释道等诸家的学问,然后融百家之长,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也是所有大家的必由之路。三是最实际的原因,就是甘为人梯和奉献精神。他父亲去世时,他只有15岁,他弟弟5岁,老母亲又经常有病,奉母教弟,需要兄长的奉献精神,再加之张载又是一个醇儒,一个大儒,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智孝”他一定要尊崇,所以,他不急着考进士做官,是因为他的责任没有尽到,当他弟弟考中进士、成家立业后,他才考中进士开始做官。


就这样,随着研究的深入,疑点一个个被突破,困难一个个被克服,写作在慢慢向前推进。一个清晰的大儒张载即将展现在读者面前。

 

各界导报:中央电视台此前拍摄的纪录片《关中书院》对您也进行了采访,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发声,对您是否也意味着一种肯定?


杜崇斌:在导演组看来,张载去世一千年了,但是他的学说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依然有传承,他们可能觉得我是一个民间传承的代表人物吧。节目组采访我问道,张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回答,张载是一个“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的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所有受苦受难的同胞都是兄弟,万事万物都是朋友。他极具人文情怀,又平易近人,兼具孟子和墨子的人格精神魅力。

 

各界导报:中国历史上在评定人物的时候有一个标准,也就是《左传》中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您看来,从立言的角度来说,张载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能否堪称一座不朽的丰碑?

 

杜崇斌:张载的“气本论”是他的独创,“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在他看来,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变化的,这是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我觉得中国的自然科学在明清时期走下坡路,就是因为偏离了张载的思想体系。另外他的“横渠四句”四为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种人生信仰和价值使命,是一种道义和担当,人生的终极目标都涵盖于此。

 

各界导报:关于“横渠四句”,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以此来表明心迹,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也很推崇,希望以其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为什么历经一千年之久,张载的思想仍然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杜崇斌:因为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世界华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张载的后裔在看完《大儒张载》这本书之后就激动地表示,要把这本书寄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大力弘扬张载的思想学说。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