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族主义与台海问题(韩星)

栏目: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发布时间:2010-03-28 08:00:00
标签:
韩星

作者简介:韩星,男,西历一九六〇年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



由正在热播的《施琅》引起的争论正在网络上展开。本人对这一段历史没有研究,对施琅是否为汉奸?电视剧的描写是否真实不敢妄作评论,这里只就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略作陈言。


这次争论的根源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这几年在民族、民族主义上的认识分歧有关。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无论民间还是官方,无论台前还是幕后,都不乏这方面的言论和行动。这从历史原因说是接着近代以来的救亡运动而发展来的,是对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所受侵略、欺凌的正当反应;从现实原因上,则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强大,国力上升的民族自信心恢复。这是正面说,其实这一思潮是非常复杂的,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倾向,如由历史而来的扬眉吐气而推向极端的民族自大,大汉族主义的复活,以及由现实中华民族复兴而推向极端的民族自我膨胀。

当今民族主义很大的一股倾向是试图恢复明代以前的所谓汉族文化,这是视蒙满人为异族,元清为汉族被征服,因而质疑其合法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融会而成。首先,中华民族的原体汉族就是古代中原地区华夏部族融合周边少数部族的结果。起初是炎黄集团和犬戎之间的融合,接着又与东夷集团融合,形成夏王朝;商代八迁,周武王联合八百诸侯共伐殷纣王,也是大范围的民族融合;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华夏与四周的楚、吴、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这一融合到汉代完成,形成了汉族。

其次,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又与其它少数民族融合。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大夏、前燕、成汉、后秦等16国,并逐步汉化,最后融入汉民族之中。

第三次是五代两宋期间,北方契丹、党项、女真各族在中国北部相继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北方汉族融合起来。同时,南宋政权的南迁,与南方各少数民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融合。

第四次是蒙古人统一中国,吸收汉文化,使一部分蒙古族融入汉族;同时内地汉人迁往蒙古、西北、东北、云南等地,并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另外,蒙藏之间、汉与契丹、女真、维吾尔、藏族的融合很突出。

第五次是满族入主中原,满汉融合,乃至几乎没了民族界线。同时,满、蒙、藏在共同宗教信仰基础上也进行融合。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之际10余万汉人跨海定居台湾,与当地高山等少数民族融合,使台湾成为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一部分。

从以上简单的勾勒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经过不同民族的迁徙、融合,形成了今天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这种格局的形成,各民族在交流中寻求生存,在斗争中走向和谐,在团结中共同发展,在保持各民族丰富多样性前提下结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和现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大不相同,所以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今天我们常说的所谓民族主义,而有的是文化民族主义。

今天我们一般的民族思想是受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在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有单一民族倾向。西方后来更进一步发展种族观念,演变成今天的种族主义,成为世界动荡的根源。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概念是就是在中西文化交汇过程中既继承了历史上多元民族融会的经验,又吸收了西方近代民族含义所界定的。所以,我们处理今天的民族问题就不能简单地回到历史上以所谓的汉族来界定,这样既是狭隘的,又是非历史的。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主要是文化民族主义,这本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而孔子儒家不断进行发挥,后来成为中国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因此,如果说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的民族主义主要是政治、种族意义上的,那么中国传统上就是以文化的高下为标志的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具体理论是夏夷之辨,这是在中华文化高于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境中适用的理论模式,但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同时,西力东侵,中华民族遭受了来自西方的全面侵略,他们的文化也显然高于我们,这就使历史发生了千古奇变,中国人文化自信被轰毁,由此国人发出了“保种、保教、保国”的呼吁,由此激发出来的也就是复杂多样的反应,如种族意识的觉醒,文化路线的选择,国家意识的形成,等等,这些都曾经笼统地以爱国主义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爱国主义也就成了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扑朔迷离的状况。

由国共两党导致的台海分治,大陆成为政治正统,台湾为文化正统,这样政治与文化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又进一步交织起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政治道路而主导了两边在1949 年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政治割裂造成了至今两边全面的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台海两边还是同大于异。这“同”有历史上台湾为中国之一部分而形成的血肉相连,有为同一民族的血脉相通,有为同一文化的心理相容。“异”则主要是由分裂以后各自在不同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社会进步上的距离,如经济上台湾奉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走在了大陆前头,而大陆则是社会主义,曾经很僵化,失去了许多机遇,现在也不断吸收资本主义的东西。政治上台湾是曾经三民主义,后来走向了民主、自由,而大陆是马克思主义,一党专制,多党辅助,没有实行民主、自由。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两边距离在缩小。相应地在文化上,台湾以传统文化为主,也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而大陆则以马列主义、毛思想为主导,在文化上曾经比较单一,对传统文化破坏甚巨,现在越来越复兴传统文化,所以两边在这方面正在日益融为一体。

但是,民进党在台的执政,向台独方向的发展,使台湾出现了离心力,这不但撕裂了台岛民众,在大陆这边也激发了两种观点:主战与主和。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但不排除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武力。由于两岸已经有的全面差异,以及正在日益融合的趋势,和平统一可能有待新时机成熟(在这之前,80年代中期,蒋(经国)邓时代错过了最佳的统一时间),特别是大陆政治民主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政治清明,社会全面进步,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施琅》以历史剧的形式表达主战派的观点,我以为多有不宜:

一、虽然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这仅为西方近代史学观点之一,不能是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们研究历史肯定是为了当代借鉴历史,但简单化的类比、影射,特别是不惜歪曲历史,以表达现代人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宜的。这方面过去的经验教训够多了,此不再赘述。

二、施琅作为历史人物,可以有重新的评价,但应该是在严谨的学术研究基础上,首先由学者经过讨论来进行,而以大众传媒、以文学家的简单理解处理,特别是报有商业动机的操作,就可能画虎不成,弄巧成拙。

三、即使施琅真的象电视剧中描写的那样,以之作为统一台湾的宣传,也可能带来另外的更大的问题。因为当时的统一台湾不能与今之两边统一进行简单的类比:其一,清廷与当时的台湾,除了疆域的分割,更有前朝与后朝、汉族与满族的对立,而今之台海就不能用前朝与后朝类比,更无民族之间的对立,有的主要是政治的分歧。其二,今天的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都比大陆早发展几年,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正可以为大陆现在和将来所借鉴,而台湾非偏安一隅的垂死王朝可以类比。第三,大陆社会政治发展还有变数,自身有许多方面还有待调整,现在武力解决不但在外部引起一些问题,而且可能引起内部的矛盾激化,如某些政治集团和力量的非正常变化,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可能未必是佳音。

四、在全球化的当代,处理类似问题仅以某种主义或传统文化中的某一观念,如以文化民族主义或狭隘的汉族主义均可能走向两极端,应该在传统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上结合现代局势有所创新,以整合多元文化(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广义文化),以综合的思路寻求解决之道,切忌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