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姚中秋著《论语大义浅说》出版暨《论语》篇第次序试说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6-10-07 20:56:50
标签:


姚中秋著《论语大义浅说》出版暨《论语》篇第次序试说



 


【基本信息】


著者:姚中秋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01

ISBN:9787505737693

 

【编辑推荐】

 

作者认为孔子之学是士君子养成之学;孔子之后,文明在中国之根本就是学,而非神灵崇拜。所以本书揭示的孔子生命状态是悦的、乐的,而非悲的、苦的,它还原了一个温润如玉的孔子形象。作者常以士君子自期,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致力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所以本书不仅讲述了新式“士君子”如何立足于人世,如何自立自强,还特别讨论了儒家王道治理如何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维新固本之中。

 

多年前,作者在北京创办了弘道书院,积极投身、实践于传统教育,且颇有深刻而切身的教学体会。所以作者在讲述孔子之教学法、教育内容及孔门众弟子之情态时,真切地写出了师生之情,生动地写出了同门之谊,孔门气象,跃然纸上,十分明朗而饱满。

 

本书在阐明《论语》大义时,开创性地以西方“神教”与孔子“文教”作东西方文明之比较,系统而详尽的阐发了中国文明之可大可久。本书既收古今各家之精华,统观四书五经之要旨,精准详细地注疏、翻译,但不作高深繁复的学术考究,而是直指大义,简捷道出,语言优美流畅,行文之中不乏精妙语录,常使读者心生“不舍得读完”之情愫。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论语》前十章为上册,后十篇为下册。上、下两册由浅入深、各有主题:上册记孔子其人,彰显孔子兴学以养成士君子之纲目,孔门活泼丰富之气象。下册记孔子与弟子共同行道,呈现重建秩序之构想、实践、心态,展示孔子去世后众弟子思想之丰富多样,可见“和而不同”的气氛。本书既揭示篇章大旨,收各家之说,又以经解经,但不作高深繁复的学术考究,而是直至大义,简捷道出。

 

【作者简介】

 

姚中秋,笔名秋风,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弘道书院院长、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作者横跨儒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哲学、中外历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现实感。近年来致力于儒家义理的阐述,中国王道治理的研究。出版译著《法国大革命讲稿》《法律与自由》《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等十余种,出版儒学著作《国史纲目》《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华夏治理秩序》等。

 

《论语》篇第次序试说


《论语》成于孔门弟子之手,以为呈现孔子之全体的共同权威。故篇第、章次安排,定非随意。今试将《论语》篇第结构解说如下。


《论语》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上、下两论各有主题:上论十篇以孔子之理念、教人、为人为中心,下论十篇以孔子行道以重建秩序之构想、实践、心态为中心。


首篇《学而》系上论提纲,总括孔子核心理念。以“学”字开头,劈头揭示了孔子之绝大贡献:孔子创立了学,孔子教人以学提升生命。中国文化的全部特征都可从“学”字上得到解释。


接下来三篇《为政》、《八佾》、《里仁》,具体呈现孔子三大核心理念。孔子生于古典社会秩序崩坏之际,志在重建秩序,为政是重建秩序之重要途径,《为政篇》论为政之道。重建秩序以重建礼乐为关键,“八佾”是乐舞之名目,《八佾篇》论重建礼乐之道。当时礼乐正在崩坏,孔子回向人人具有的内在之仁,以为礼乐之本,故有第四篇《里仁》。


重建秩序之主体是人,孔子兴办教育,以养成庶民为君子。公冶长和冉雍是孔子两位弟子,故以其名字命名接下来的两篇,记孔子如何教诲弟子,弟子如何成长,两篇之间亦有由浅入深之次第,孔子教人之法与孔门活泼丰富之气象于此两章可见。


末四篇专记孔子。《述而篇》多为孔子自述,生动地呈现了孔子之人格,尤其是好学之美德。孔子之道、孔子智慧来自于“学”。孔子学什么?学古之圣贤,故《述而篇》之后是《泰伯篇》,记孔子对古圣先贤之评述,展示孔子之学的渊源。因学圣贤,孔子思想达于极高明、极精微处,《子罕篇》有所记述。同时,孔子之学也呈现于孔子身体之文,《乡党篇》记载孔子待人接物之礼仪。


下论以孔子行道以重建秩序的构想、实践、心态为主题。


孔子养成弟子以行道,孔子始终与弟子共同行道。故下论从《先进篇》开始,展示孔门之万千气象。


随后三篇以孔子早期三大弟子为篇目。颜渊最为孔子器重,故为首。颜渊在孔门,“德行”最出色,故《颜渊篇》论政治之根本原理。子路在孔门属“政事”科,《子路篇》论行政原理。原宪亦德行出众,《原宪篇》论政治、行政之伦理。


士君子行道于天下,不能不与掌权者打交道,接下来三篇以孔子行道天下中所遇三位最重要人物为篇目:《卫灵公篇》、《季氏篇》、《阳货篇》,其排列次序由尊而卑,详尽记录了孔子行道之实践。


然而,孔子周流多年,终无重建秩序之机会,故三篇之后继以《微子篇》。微子本为殷商宗室,纣王无道,微子屡谏无效,乃惧祸出走,后来竟成为宋之开国者,延续殷商之祚。“微子”之题彰显孔子之志:他对现实颇为失望,但不会归隐,而以无可无不可心态,之礼于新秩序之构建。


弟子们延续孔子事业,故随后一篇以弟子之名命名:《子张篇》。本篇展示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们思想的多样性,尤其是其和而不同的精神。


经由这些新兴士君子之努力,孔子之道传承不绝。而孔子之道就是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故《论语》最后一篇是《尧曰篇》。该篇首先记录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其次记录孔子立基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提出的为政之道,为万世立法。最后一章是与《论语》首章遥相呼应。


《论语》各篇经文之编排亦有先后次第,于篇内随文说明。


体例


经者,常道也;不读经,则不知道;不知道,则无以成人。人当读经,然五经古奥,非常人所能诵读。《论语》简短明白,人皆可以诵读。诵读《论语》,则可知道而成人矣。


本书之撰作,旨在协助普通读者诵读《论语》,体会《论语》大义。兹订体例如下:


一、每篇前有篇义,说明本篇大旨、结构,及各篇间关系。


二、各篇内之分章,有数处不同于传世各本。


三、每章首列经文。经文皆用正体字,读者以此训练识读正体字,则可进一步自行阅读其他经籍。又,用正体字可避免简体字造成的某些严重混淆。


四、其次,指明本章大旨。


五、其次,注释经文所涉字义、词义、史事、典章等。多依十三经注疏本《论语注疏》与朱子四书集注本。间或参考刘宝楠《论语正义》,以及程树德《论语集解》所收各家之说。为简洁清爽,不复一一注明。


六、其次,疏通大义。同样依乎上述各书,及钱宾四先生《论语新解》,间有别解。各章解说,不作高深繁复之学术考证,而直指大义,简捷道出。有所引用,或为《论语》各章互证,或为十三经,或为《国语》、《史记》、《汉书》,间有汉儒之说,其他概不援入。


七、其次,为探究大义,尝试于篇内划分单元,并寻绎各章之间联系。


本书所说大义,仅为抛砖引玉。读者由此而自行体会思索,则必有所得。自家体贴得来,在我心脑之中,自可贯通身心,提升自家生命。孔子教人,无非自觉地生活而已。


蒲城姚中秋,甲午初夏于京中陋室



【链接】


  【余东海】煌煌大义为君陈——姚中秋著《论语大义浅说》读后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