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吹剑】冷静的陈明,狂热的大众――对《施琅》电视剧争论的看法

栏目: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发布时间:2010-03-28 08:00:00
标签:
杜吹剑

作者简介:任重,曾用网名“读书吹剑”,笔名杜吹剑,儒家网创办人暨主编。




    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一经播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叫好声与批评声此起彼伏,顿时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就如有“大陆新儒家”之称的陈明所言,“策划这个选题,主要是想唤起国人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其次是想振作决策层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志力和决心”。所以,这不仅关涉到对历史人物施琅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主义问题,也直指现实中的台海关系中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所引发的“中国认同”问题。陈明以儒家身份和民族主义立场肯定施琅,引发种族主义者、道德主义者以及形形色色的对当局不满者的激烈批评,属意料中事。至于由此文化事件所引发的对民族主义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则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网络上对《施》剧及陈明等人的批评,虽然情绪化谩骂大于理性讨论,但其背后的确是有各种理论资源的支撑。极力鼓吹汉族的优越性、正统性、主导性,并不时高调要清算蒙元、满清“遗毒”的“汉族主义”者们,虽然也标榜为民族主义者,但实质上是血统论意义上的种族主义者。这些人对《施》剧批评最起劲,几近于狂热。这些人如陈明所言,“除了寻章摘句,就是破口大骂,哪有半点主义可言?”但是,“他们的表演现实危害性很大很大,可轻视不得!”

    而众多的传统文化及儒学爱好者,大多只从价值信仰和道德评价的角度进行批评,根本不理会陈明所强调的“应该把施郑两家的恩怨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区分开来,把施琅的私德与收复台湾的事业区分开来,把康熙作为国家的代表者与满汉的冲突区分开来”,也不去分辨历史、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此,儒学联合论坛的主持者王达三疾言道:“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先人有功于国家民族,未若空谈心性之腐儒。到得头来,投降卖国的恰恰是空谈心性之腐儒。施琅真真大英雄!”陈明与王达三这一态度,激起了儒学内部的争议,认为陈明、王达三违背了儒学精神,是伪儒、小人儒。不过,我以为恰陈明、王达三代表了儒家的真精神,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并举,以及道德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结合,以情境主义判断具体事项,以中庸之道为指导因革损益和经守权变,反对高调的道德苛求,“法圣人之所以为法”,而不仅仅只是抱残守缺,守死善道。而且,儒家强调天下观念,强调文化意义上的“夷夏之辨”,但绝非不重视民族情感和民族利益,不然,如何理解儒家圣人孔子对管仲的赞许。所以,一个儒者,首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这样的儒者,才可与时偕行,修齐治平。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民族恩怨,在今天看来,是历史悲剧。悲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避免悲剧的再发生。正确的态度就是淡忘历史恩怨,不翻历史旧帐,这也是儒家所强调的仁爱、中和思想以及实用理性精神的体现。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关联到现实政治的问题,绝不能只从单纯的道德、情感、学理的角度来对待。历史是生成变动的,不是凝固静止的。在今天还否认蒙元、满清的非中国性,继续反蒙排满,不仅是对历史文化所赋予的政治合法性的无知否定,也因历史而伤害现实,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给今天的中国带来的正面意义。诚如另一位“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所言:“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中国文化的价值要求来思考问题,不应该具有狭隘的种族主义倾向,这就是《春秋》‘夷夏之辨’的根本含义。”

    因《施》剧引发的这场争论绝非是一个文化事件,而是一个思想事件。这场争论的重要之处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将隐藏的很多问题凸现出来。

    西历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