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施琅我也降(好了先生)

栏目: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发布时间:2010-03-28 08:00:00
标签:
 

好了先生2006-4-25发表于世纪中国论坛

我是施琅我也降

  作者:好了先生

  时下央视热播《施琅大将军》,在下因为性急,就找来碟片一气看完,感觉好像又看到一个党员似的民族英雄,其中谎言掩饰而穿戳附会处,可谓历历皆是。最要言之,乃是施琅大将军的来路,给人感觉确是有点大不明。

  故事开始即已是施琅第二次降清的十余年后,在京任内大臣的闲职,借片中他人之口,说是只吃饭不干事的优差,代表了皇上特意的恩宠。而同样借片中他人之口,说出在这十余年中,施琅又曾两次领有平台的战事,不仅都以失败告终,隐约中似乎还因为平台的战事而将自己的长子及家人七十余口陷于敌手。如此一来,施琅平台的动机就与他公而无私的形象完全统一,也就吻合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国家(可惜只是“朕即国家”的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这,诚然巧妙,可惜与史实相去甚远。

  史实中,施琅为二次背明降清的明朝叛臣,后被清朝列入《贰臣传》,这大概已不便于改变了。施琅的第一次降清是追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虽然有些稀里糊涂,但到底是因为主子的政治选择,于他本人虽然没有多大痛痒,也与忠君爱国(清王朝)的大义扯不上边,但落个对主子忠诚的名声倒是说得过去的。后主子的算计落空,施琅自己也感觉不对劲,于是又反水投到郑成功麾下,并成为郑的手足臂膀。央视鸦片剧中对此避而不说,是因为这明显妨碍了通常意义上“民族英雄”的成长。

  施琅的第二次降清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者是因为自己骄狂跋扈而藐视主子所致,一者是因为维护法度的正当性,类似于当今所谓的“第二种忠诚”。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让施琅不仅感觉到痛,而且应该是痛彻骨髓了。

  事情起因于施琅处死一个违规的部下,在当时本应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谁料到会惹下天大的变故呢?施琅忽略的是,他处死的这个部下实际已经不是他的部下,因为这人已经投靠了郑成功,并成为郑的亲随,所以要处死他当然得经过郑的同意,何况郑还是施琅自己的主子。但事实上,施琅不仅没有主动请示,而且在主子得报并急急派人传令勿杀的时候,他却一意孤行,擅自任性地把人杀了。这当然是对主子极其严重的藐视。施琅所恃者何?无非是手里握了军权,说他拥兵自重应该不冤。既是拥兵自重藐视主子,那么郑对施琅施以制裁,也就在法度与情理之中了。就郑成功方面讲,他的过失之一首先是对施琅部下的收留,这无疑要埋下将帅离心的祸根;加之这是对一个违规犯纪的部下,郑的收留逻辑上讲无疑更是对自己认可的法度的一种自我破坏与践踏,而施琅的执意处决也就有了维护法度的正当性,何尝不是当今所谓的第二种忠诚呢。这些,郑氏未必不知道,只是他以主子绝对显赫的身份和不容挑战的权位,袖袍一拂,彷佛把一切都轻轻地化作了乌有的尘埃。但始料不及的是,尘埃并未着地,施琅执意对部下的处决顿时让矛盾空前尖锐起来,第二种忠诚终于让谁都没有退路可走了。

  在这里,郑成功最大的过失也许在于,他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主子的绝对显赫的身份和不容挑战的权位,一怒之下杀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但却没有杀掉施琅。而施琅在郑成功眼皮底下成功地逃脱,实际就营造了这样的局面,该杀的人未杀,不该杀的人却杀了。于是,在施琅那双痛失亲人而熬红的眼睛里,早已经布满血丝,他看到的未来只能是一片血的海洋——历史有限的公义就此转化为绝对的私仇。由此,施琅第二次降清的动机不就昭然若揭吗?哪里是央视那种鸦片剧中道貌岸然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呢?

  显然,施琅的降清,只是突发事件的结果,并非高瞻远瞩的英雄壮举。他不可能像优秀党员那样一早就看到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他站在自己出生的那个时代,所灌注的复仇烈药无法打出十月革命的炮声。然而,当年那些站在汉民族大义上的人们,长期以来就一直叱骂施琅为汉奸,即便到现在也仍有不少人承继并延续着这种做法。这不难理解,也未必就错。因为谁都知道,施琅后来平定台湾,终于消灭了郑氏政权,而郑氏政权毕竟又是一个纯粹的汉民族政权,虽然这个政权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就是这个政权,因为与施琅有着亲人无端被屠杀的不共戴天之仇,难道真的还会有底气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跟他讲所谓的民族大义吗?这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以至极端的集体奴役个体的残忍与苛刻吗?事实上,从施琅的亲人无端倒在那冷森发白的屠刀下的那一刻起,所谓民族大义的门就永远地对他关上了,他不再属于这个民族,所谓汉奸之说,也就无异于一种肆意的诋毁罢了。

  施琅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汉奸,准确地说,他就是一个悲剧英雄,施琅的故事就是一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诚然,公义不能有悖人情。当有限公义与绝对私仇截然对立的时候,在我的眼里,前者不见得就高尚,后者不见得就卑微,每个人只能为自己心中的主效劳,就像战场上那些各为其主的故事一样,彼此见面打个招呼,然后就厮杀吧,谁也别把自己说得多么高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