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研究在布局,应大众化普及化,前景一片光明
作者: 陈来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月初八日癸巳
耶稣2016年11月7日
编者按:11月5日,第四届全国孟子思想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在会上做专题讲话,就国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作了精彩论述。以下是讲话的录音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第四届全国孟子思想研讨会,主办方希望我借这个机会谈一下关于国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我就利用这个时间谈几点印象。
总体来讲,十八大以来,国学研究、传统文化的研究东风浩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基调就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全社会更加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东风,乘着这个东风,我们这些年,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布局,在领导的重视,在治国理政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跟以前大大不一样了。但是应该指出来的是,这十几年来,“国学”概念的提出一个主要的积极意义即是调动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情,从而在普及、推广、教育这些层面,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今天社会时代的要求,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比较大。换言之,在国学的传播、普及方面,“国学”的概念起的作用比较大。相对来讲,“国学”概念就学术研究来讲,表现的并不突出。当然在研究的自觉性方面,在研究的方法和意识上有所调整,比如国学讲究“四部”经史子集,从前没有“国学”概念的时候,大家没有一个自觉的“四部”的概念,特别是对其中“经学”部分。有了国学的概念后,对于“经学”的研究就有了自觉。总而言之,“国学”概念发生的积极意义,主要不是在学术方面。学术研究虽然处在一个总体的氛围里,赶上了国家社会大众推崇传统文化的气氛,但国学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是一个冷板凳的学科,它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在慢慢的前进
关于“国学”的现状,我举个例子,上周我去湖南参加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我有一个感觉,这些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有很大发展,但是发展的节奏中还存在一些现象。我稍微统计了一下第一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评奖一共三十项,其中思想哲学部分占了十项,大约占三分之一,这一届也是评奖三十多项,但是评奖作品里面关于哲学和思想方面的只有三项,仅占十分之一。这个现象反映了最近七八年以来国学研究的发展变化。现在国学研究的布局存在几个特点。第一,从国学研究的数量来看文献整理部分比较多,第二,很多作品的重点是外延性的扩展,不是内涵式的增长,第三,关于哲学思想,成果的作品比较少。这个状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些接近,他说我们的文艺作品,高原很多高峰很少。这届很多文评奖作品质量很高,但是真正出思想,出观点,能够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起到引领作用的还是很少。
中国学术界在前二十年做了很多工作,但往往会被国外的学术界加以批评,因为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在材料和文献上整理,他们认为我们不能出思想,这也是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警醒,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国学”的研究急需更平衡,不能把更多的精力只放在资料的整理、文献的解释上,还要同时更多地关注思想的发展、思想的引领。
还有一点,“国学”的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引导。如果看近代的国学研究史,国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但是我们往往把早期发展的阶段,作为国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国学概念产生以后,在1910年到1920年代之交这十几年的时候,所谓的国学研究以章太炎先生为代表,主要是突出训诂学、小学这些方法、成果。胡适之先生也强调历史的文献的研究占国学的主导地位。在当时,梁启超曾讲,治国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文献的学问,另一条是德性的学问,就是真正弘扬发扬中国文化,重视道德传承德性培养的传统,他自己在清华讲课,最主要的就是儒家哲学,但是这个传统,那个时间没有被重视。这些年大家忽视了梁启超研究的方向就是重视思想,重视德性,重视修养、重视人格。今天我们国学研究偏重在文献整理、资料整理方面,跟我们的理念上对国学的认识理解有一定的关系,把上个世纪一零年代国学发展的特征当作国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今天的国学研究中应该加以调整。
说到国学前景,我认为国学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以来的系列重要谈话里面,多次谈到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复兴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条件,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应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方面,将国学大众化、普及化,和我们今天实践的需要结合起来,发展出多种形式的文化形式,比如在山东农村出现的儒学讲堂,城市里也有很多传统文化讲学的场所,要鼓励这些对传统文化有组织的规划和发展。
国学的前景非常光明,希望在光明的前景的照耀下,大家一起做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