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作者:吴安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会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月初十一日丙申
耶稣2016年11月10日
目前,学校开展国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认识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厘清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如何合理理解国学和国学教育、如何认识国学教育的本质、国学教育的价值何在、国学教育和现代教育如何衔接等。上述若干认识问题,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国学教育的实践,亟待研究和澄清。
什么是国学与国学教育
究竟什么是国学与国学教育呢?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既包括以经典形态呈现的知识及其体系,也包括蕴涵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四库全书》来分,国学可分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部、子部为重,尤其倾向于经部。章太炎将国学分为五类: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楼宇烈先生认为,从广义上理解,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学术都可以称之为国学。从狭义上理解,国学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道或思想理论的层次,主要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还包括小学的内容,指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训诂学;另一个是术或艺的层次,主要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因此,笼统地讲,国学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侧重点可以放在传统文化中的学术思想、道理,但是学术思想也不能是空洞的,必须落实到现实生活中间,和生活密切结合。国学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受到重视,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顶层设计。中华文化的特质是善质文化,核心精神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国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做人的教育。
国学教育的本质是导人向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善质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儒、释、道三家皆以教人向善为教育宗旨。孟子提出,人性有四种善端,即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等。这些人性中的良知良能在后天的教育引导下,逐步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国学教育扎根于深厚的善质文化背景,根本目的在于导人向善,发挥人性中的善德光辉。因此,国学教育可谓是关怀人性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而这恰恰是现代教育迷失之处。人们对现代教育最大的诟病是,只教知识和技能,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忽略了对人的善德培养。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关于做人的价值观教育成为知识教学的附庸。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这样的局面和现状,并非校长、教师、学生所愿,而且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导向从根本上出了问题,对人的发展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缺憾,动摇了社会稳定发展的伦理根基。合理认识国学教育的本质,对于引导现代教育走出迷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学教育价值何在
国学教育的价值何在呢?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体发展价值,二是社会发展价值。
国学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体现为:首先,个体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理解和认同仁义礼智信等人类共通的价值观,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中华文化是一种关于做人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突出特点。儒学关于人生、关于做人的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思想基础。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把握这一点。《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蒙学经典和《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都是讲述做人的道理和规范。孩子在诵读这些经典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国学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其次,个体通过对仁义礼智信的认同和践行,从深层上升华为人的信仰,成为支撑人终生的深沉的、内在的人格力量,使人超越了世俗的观念和物质的诱惑,成为一个有道德涵养的纯粹的、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国学教育以培养道德人格和道德信念为主旨。再其次,国学教育更重视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可见,国学教育可以使人胸怀宽广,成就人的大格局、大视野,培育人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前仆后继、舍身求义,正是国学教育的巨大摄受力和影响力所致。
除上述个体发展价值外,国学教育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更加重要。
首先,国学复兴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正如汤一介先生生前所言:“民族崛起从文化复兴开始”。而文化复兴一定要从教育抓起。从21世纪初开始,国学逐渐热起来,国学研究得到了比较普遍的重视。不仅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在社会上,例如一些社区、街道,也有国学热的状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问题。出现这些状况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要找到民族精神的支柱,必须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否则就很难实现民族复兴。
其次,国学教育通过培养大批认同中国文化、具有国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国学人才是文化复兴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断裂的直接后果是国学人才匮乏。当前,我们要实现文化复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培养热爱国学、弘扬国学、立志献身国学的人才,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大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师资,这是当务之急。
如何顺利开展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开展得顺利与否,关键在于能否与现代教育有效地衔接好,能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一是对国学教育内容要树立合理态度,要择善明用。坚持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原则。由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度持全盘否定态度,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被割断,造成许多人严重缺乏国学素养,在选择哪些传统文化内容进课堂时产生了困惑。可选择那些适应时代,对今天社会仍然具有积极作用的国学内容进课堂;也可选择当下教育缺少的,而传统文化中具有的内容进课堂。要对其发扬光大,进行创造性转换。创造性转换是探索性的,而非一蹴而就的,允许失败后继续探索。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用现代语言去描述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当然,在实现现代语言转化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标识意义的经典语言加以保护,注意维护其神圣性和经典性。如《三字经》《百家姓》《韵律启蒙》等蒙学教材读诵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吟诵或歌唱,一般而言,不做破坏韵律性的改写。
三是对传统道德进行甄别、扬弃。儒家传统道德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又有反映等级差别、别尊卑、明贵贱以及愚忠、愚孝等方面的封建道德;既要弘扬传统美德,又要摒弃封建道德。所以,当代国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仁”“爱”“善”“中和”这些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的价值与现代道德相衔接,落实到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中,与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好,这是一个既严肃又重要的话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如何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人应责无旁贷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开启国学教育风气,树立文化教育大国之风范。这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伟业。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