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培元】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0-03-30 08:00:00
标签:
蒙培元

作者简介:蒙培元,男,生于西历一九三八年生,卒于西历二零二三年,甘肃庄浪人。一九六三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一九六六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著有《理学的演变》《理学范畴系统》《中国心性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心灵超越与境界》《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等。

中国高校应以孔子为友

作者:蒙培元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中国网站发表,原载于2010-03-29 光明日报  



  据我所知,世界上办得最成功的一些大学,都有自己所珍惜的悠久的教育传统,其办学理念中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或者说以人文精神为理念。这说明,中外教育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就是以“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为理念。那么,我们的大学能不能与孔子为友呢?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风气,提出了一套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和建立了具有永久性意义的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就是,学以“求道”。 

  “道”是标示最高真理的智慧,“求道”就是追求真理,寻求智慧。这是孔子教育的根本宗旨,并将其贯穿于一生的教学实践,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8章,以下引文只注篇名)为终生诉求。可见其多么重要。 

  孔子提出了一个为学的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6章)这既是一般的为学纲领,也是他的教育纲领。他本人即以此为学,同时又以此教育学生。 

图片说明: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高校内率先立起了孔子像,这是人大几名毕业生在离校前“拜别”至圣先师孔夫子。


  “志于道”,是学习和教育的总纲领。立志求道,获得人生的最高真理和智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7章)。因此要放在第一位。办学校,办教育,就要以“志道”、“致道”为理念,以此要求办学的人和学习的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神圣之所在。 

  “据于德”,则是“求道”的根本途径。要以人的内在德性为依据,发挥人的固有潜能,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只靠外在的知识教育是做不到的。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德性教育,德性是人生智慧的内在依据。 

  “依于仁”,进一步说明仁是德性的核心,也是德性之全体,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其他德性都包括其中。“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30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方法只能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仁体现了道的核心价值,所谓“志道”、“据德”,就是以仁为核心价值。 

  “游于艺”,是指文化知识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又一说,指“六经”)主要指人文知识,但广而言之,可指一切文化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这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他认为,这些知识是道的载体,通过学习,可“下学而上达”,获得最高真理。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不能游历于道之外,要以道为指导。 

  这四句话,表达了孔子教育理念的全部内容。 

  很清楚,传授知识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工作。但是,他始终以“求道”为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而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务,更不是以掌握知识为手段,去达到别的什么目的。在中国,没有形成“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可能与此有关。这也许是儒家教育的一个缺陷或不足;但是,从整体上说,儒家教育有更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因为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指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即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教育,而人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一个德性的问题。人生智慧应当从这里说起。它是人文主义的,是成己、成人、成物之教。“成己,人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25章)仁与知的统一,就是道的智慧。 

  孔子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在“六艺”之下,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分,又有文、行、忠、信之教。他认为,掌握各种知识很重要,但要有一个“一贯”之道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孔子并没有提出专业化的分类教育,而是有点像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这固然与当时的学科发展有关,但就教育理念而言,孔子似乎没有专门化的教育主张。他对学生子贡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回答:“然。非与?”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3章)孔子的博学多识,是举世公认的,学生也是这么认为。但他并不以此教育学生,更不以此炫耀自己。他生怕学生以他为博学多识而向他学习知识,因此才说出这样的话。这说明,他所追求并要求学生的,是人生智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知识应当由智慧来统帅。智慧是简约的,知识是繁多的,所以才能“贯”。贯就是统帅,其中含有人生价值指导具体知识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一以贯之”的道,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但又有超越性(非绝对超越),用一个字表述,就是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16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好的诠释。仁是人之所以为人者,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存在和价值的统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仁的实质内容是爱,孔子所说的“君子学道则爱人”(《阳货》,3章)说出了道的智慧的精髓。有了以仁为核心的道的智慧,便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心怀天下,有奉献精神,而不是以做官为目的。 

  孔子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13章)过去有人对这句话做出错误的解释,认为是“读书做官论”。这正是从某种实用主义观点出发所做的解释(我上学时也受过这种说法的影响)。实际上,所谓“优”是优裕即有余力的意思,是说做官有余力则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则去做官,学习与做官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不是学习以做官为目的。在孔子看来,做官是积极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做官,也是为了“行道”,而不是为了满足权力欲和物质欲望。现在的教育却值得警惕。有人做了官,还要拿文凭,以作资本,而学习就是为了拿文凭,拿了文凭好做官。其背后的动力是权力和金钱。这与孔子的学与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一生,孜孜不倦,教育学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求道”、“行道”。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明明知道,他所提倡的道,是实行不了的,但是,他的这个理念却不能放弃。“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7章,子路语,能代表孔子思想)既然道不能行,他为什么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因为他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为道是超越历史的,可以行之久远,即具有永久性的社会价值,因此要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这才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伟大之处。 

  孔子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培养君子人格。他认为,君子人格是道的具体体现,君子以“行道”为职责。因此,他处处以君子人格要求学生。他对学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13章)这既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他本人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学生虽然各有特长,将来可能从事不同职业,但是,都要成为君子,将自己的智慧奉献于社会,则是共同的。这里所说的“君子”,显然是指人格而言的,指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不是有显赫的政治地位的人。君子人格不仅具有很高的修养和境界,而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的承担者自许。不仅要成己,而且要成人、成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志于道”的理念。君子人格即使是不做事(做官只是其中之一),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声闻”,能够影响社会、影响他人。 

  要成为君子人格,就要修德、讲学、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去培养。强调学习,强调实践,将知与行结合起来,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3章)修德是做人之事,讲学是知识之事,学问知识不能离开做人,知识是要人去掌握和运用的。因此,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孔子始终将修德置于第一位的原因。这一点,正是现代教育最缺乏的,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只学知识,不知做人,品格低下,缺乏修养,是成不了人才的,是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