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邮报】第268期

栏目:儒家邮报
发布时间:2016-12-10 07:59:41
标签:
儒家邮报

《儒家邮报》由儒家网主持编辑,创办于2006年12月12日,系公益性电子出版物。主要为各界人士提供与当代儒家有关的各类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立场和观点。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儒家邮报第26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67年暨孔子2567年〔耶稣2016年〕11月4日

主编:陈明

执行主编:任重

投稿订阅:rujiayoubao@126.com

全文下载:http://www.rujiazg.com


以天下为己任  为万世开太平


◆推荐


【蒋庆】儒学的最高合法性是“主权在天”而非“主权在民”——“政治儒学”对自由主义学理的回应之二:以白彤东教授为例

【张祥龙】家庭和孝道是否与人性相关?

【何包钢、任锋、谈火生、姚中秋等】中国的协商政治传统——基于儒学的视角


◆演讲访谈


【陈壁生】《孝经》的政治哲学

【访谈】大国崛起,国学教育何为(彭林、柯小刚、曾亦、郭晓东等)

【彭永捷】重新寻找生活应有的秩序


◆评论杂谈


【刘东】走出由“普世”观念带来的困境

【干春松】曲阜是国人的精神首都 重建中华礼仪有三策

【秋风】反思杨改兰惨剧,以文化建设生活共同体

【毛朝晖】儒家价值与民主政治可以兼容:以新加坡为例

【吴震】中国的大学当然应该建立“国学院”“儒学院”

【唐文明】去与留——从熊十力信札民国新儒家的建国理念与政治选择

【孙海燕】现代人应该行拜礼吗?——兼议黄玉顺先生对集体跪拜孔子的批评


◆儒林


【孙齐鲁】从江湖“老枭”到《春秋》解人——我眼中的樟法先生及其志业


◆读书出版


《原道》第30辑出版目录、编后记、“回到康有为”专题导言

《原道》第31辑出版暨目录、编后记、“宗教中国化的多维视域”专题导言

刘伟著《天下归仁: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出版暨目录、序跋

柯小刚著《心术与笔法》目录及张祥龙序、周春健序、李弢序、燕凯序

陈赟著《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出版

吴钩著《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出版暨目录、序言

贝淡宁著作《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中文版出版暨目录、序言

卢雪崑著《常道:回到孔子》出版暨目录、前言

姚中秋著《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出版暨目录、简介

刘强新著《论语新识》自序、例言及跋尾

余东海著《四书要义》出版暨目录、简介

余东海著《春秋精神》出版暨目录、简介

余东海著《大人启蒙读本》出版暨目录、简介


◆行记


【米湾】两浙访古记


◆热点争议


【毛寿龙】儒家与市场秩序可以兼容

【姜奇平】这一次儒家会战胜市场

【王更化】儒家文化和市场经济兼容


◆读经方法之争


【柯小刚】回归生命的学问:给读经孩子的一封信

【空山】小子已斐然,裁之正当时——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梁晨】驳“十三岁前读经不需理解”的语言学依据

【新京报】读经少年:背了十年书,识字却成了问题

【南风窗】退学读经:到底是“小目标”还是残酷实验?

【刘百淞】究竟应该如何读经?儒家开始自查自纠

【段重阳】记忆还是理解?——评读经方法之争

【独家】专访王财贵:读经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盘化西为标准

【贺希荣】王财贵的回答没有直面任何问题——《专访王财贵:读经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盘化西为标准》读后

【方朝晖】青少年读经亟需重新定位和规范

【许石林】用争论的时间去读经吧!

【戴志勇】争议读经:古典教育要与现代相融通

【人民日报】如此读经为何只能造就庸才(张贺)

【环球时报】读经应从民间进入公立教育(齐义虎)

【刘百淞】“读经方法之争”折射出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杨春梅】和十二年前那场读经之争相比,儒家进步了吗?

【林安梧】读经运动需要被提醒,但别带杀伐之气

【上海观察】“出走”的读经少年:不当牺牲品,也不愿被利用为反经典工具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去哪上学”,最终他们带着孩子逃回了体制

【南风窗】“读经村”挣扎史

【丁纪】“读经运动”杂说又一条(兼答人语)

【王苍龙】“本末先后”与“因人而异”——当代读经教育的两个原则和内在张力

【蔡依纹】读经少年“通向圣贤”之困:一种反应试的应试教育

【解放日报】读经界“清华北大”文礼书院究竟有多"神奇"?——对话王财贵


 



附件下载:

25671101儒家邮报第268期.rar(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