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读经学堂学生心得摘录(哲萱)

栏目:经典诵读
发布时间:2010-04-04 08:00:00
标签:

 

    哲萱按:全日制读经学堂,即招收3-15岁(如有志于读书,可扩及十五岁以上青年)之学员,每日读经4-8小时(只管熟读,不求甚解),谓之老实大量读经。亦有人称之为现代私塾,以其取代体制内教育。多年来,此事争论不断,兹发表读经学堂有一两年到五六年读经经历之学生心得摘录,以增进了解。
 
 
    “读经”让曾经的一个体制学校中的坏学生找到了真正做一个学生的感觉,并且我还要努力做一个好学生,是读经让我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亮。
 
现在的我错误还是会犯,但是每次犯了错都会有长进,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的往事虽然还记忆犹新,但我已不再留恋,不再向往,并且要试着去忘记。犯过的错误也仍然记得,每次都会有的新的长进和收获,真爱在这里,还有那朴实而珍贵的师生情。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爱让我有了今天。
 
    如果我不读经,像以前那样发展,继续混下去,那将来只有一个地方会成为我长时间的归宿——监狱。曾经那么漫长的时间,两年,在暗无天日中度过,只是喜欢那种无谓的快乐,与短暂的幸福,不,不只是两年,按我现在的思想与观念来说应该是整整十五年,生活在一个空虚的世界中,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来指引我。后来通过读经的深入我也渐渐的回归理性,渐渐明理,学会了冷静的面对事情。
    以前的我的那种行为,是不理智的,那烦躁的性格,那种不要吃亏,争强好胜的小心眼,是读经改变了我,让我渐渐的改掉这些缺点,完善自我,收敛自己的性格行为。
 
——王怡霄(十五岁)
 
 
 
一个人是在追求真理,追求人性的圆满的过程中奋斗着,我们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遗言,渐渐抹去心灵的污垢,返璞归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过经典后,才真正的感觉出学习中的快乐,愉悦,尽管现实不再那么安逸,没有零食,没有电视,电脑,没有花花绿绿的世界,但那终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中求乐,苦中求乐。生活中苦难的出现正是磨练我们的意志,激励我们前进的好机会。
 
简单的环境,简单的作息,简单的学习,还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德谦,似乎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让我们的心欲一收再收,起初对学校古板苛刻的规矩甚是不理解,怨声四起,很是不满意,而现在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学能够坦然的遵守每一条校规,我们懂得所有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我们的学习更快的长进。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多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收起一颗浮于世俗的心,能够安心的潜入到学习中,是一件何等福气的事情,生命诚可贵,虽然年龄已经不再是黄金阶段,但父母给我提供优厚的条件,做一名无忧无虑的学生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当下最幸福的生活。
 
—— 傅小益(十九岁)
 
 
 
在德谦可以说是踩着自己的检讨和保证,伤着家长的心过来的。期间也有厌学,想逃掉的时候,但随着经典的熏陶和内化,楞是走到了现在,原来是人家玩时,我玩,人家读时,我再玩一会儿。现在则是可以自主的学习,以前的自己总是被感情所驾驶,现在则是一步步趋近理性,也在追求理性和客观的人生态度。一个被感情驾驶的人难成大事,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也只是一时情绪激荡而表现出的不合理性。那样也很容易伤人伤己。以前总喜欢也习惯了经常“嗷”几嗓。现在已在慢慢改变中,因为我知道“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以前总是对未来感到迷茫,现在已为自己立志,已有了达济天下的担当!
 
——张馨月(十七岁) 
 
 
 
在将近两年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会干了很多活,背了经典,也尽己所能的改善自己!
 
读书时常常读着读着就突然感知到一些意思!有的呢似乎理解了,但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现在试想,如果就这样把经典背完,到解经的时候应该就既能理解也能表达了吧!再想想如果现在还去上所谓的“义务学校”一直到大学,可能连找个工作都麻烦!这样算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23或24岁,用这20年来读经典,就光读经典,进社会的话一定了不得!比起来好象上学等于浪费时间!而且那些什么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都是用分数来评你是否认真学习!但再认真的学生,不一定代表他聪明或能答题!所以这样判断是错误的。
 
而再想想我们,与世隔绝,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安静又无外界干扰的好地方学习,读经典,生活,玩耍,真应该去珍惜呀!
 
经典会给人智慧!曾经把读书当成功课任务!而现在已情不自禁,乐在其中!
 
  读经典为的是培养人才,是为了让读经的我们成器,成为国家栋梁!虽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和所谓的“栋梁”,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位安其本份的君子!我知道每一个智慧之人都会去经历一条生命学问之路,而这就是我们将来所要经历的!这也许是从没读经典到读经后的体悟吧!
 
——宋泽馨(十一周岁) 
 
 
 
我开始慢慢正视过去,正视自己。曾经的我自卑着,厌恶着自己,懦弱着,逃避着过去,现在的我一点点改变着自己,可以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再浮躁,不再骄傲,我知道骄傲只是我伪装自卑的面具,我慢慢摘下了那沉重的面具,内心中曾经并不光彩的一面渐渐淡化消失了,我开始是真正的自己了,内心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我终于直视自己的过去,不再自暴自弃,一切开始回复正常。虽然在这过程中,也曾有走过错的时候,但我只认定了好好读经这个方向,只是一心读经,虽然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看出读经发挥多大的作用,但确实是经典的力量帮了我很多很多。如果当初不来读经,改变自己的这条路,对我而言,可能还要经历更多苦难,浪费更多时间。经典让我的内心逐渐归于平静,心情不再有很大的波动,看开了很多,也明白了好多,曾经杂乱的思想逐渐简单单纯,心思少了很多,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毅力恒心。
 
——高正斐(十七岁)
 
 
 
读经前的我和读经后的我相比,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脱时是痛,换完是乐。
 
  写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优美的词汇,只是把我的心声道出,让更多家长了解读经孩子的真实情况,并更有信心的做出决定,不要害怕孩子吃苦,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了成就,回想儿时所受的苦,已了无痕迹,而所读的经典,却是源泉滚滚,影响一生。
 
——王鹤儒(十六岁)
 
 
 
记得去年秋天,秋风扫过几片落叶,我才刚刚开始接触经典,接触这种教育,刚开始我也不相信这种教育,甚至很想笑,因为瞧不起这种教育,记得老子曾说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在去年我也属于后者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慢慢长大,接触经典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的进步当然也越来越大,我知道我非生而知之者,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学习,成为学而知之者,勉强而行之者。我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所以还是那句话,努力过,耕耘过,就一定会有收获。
 
  只要路子走对了,才有可能到达终点。记得一句话:只有到终点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现在那些路子还没有走对的人,他们现在该怎么办?这样想一想,我就觉得自己幸运多了,最起码我接触过经典,至于圣贤,虽然成圣成贤是不太可能的,但自己也会成为君子,无忧无虑生活在世间,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化下一代的人,这就是自己的志向。为了这个目标,也为此而努力,也为了下一代的人们。
 
——肖成龙(十五岁)
 
 
 
我决定——去体验一下!于是初一下半年,我来到莱州德谦学堂,刚来王老师就把我安排到大班,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繁体字,所以,就先和王老师一起读《学庸论语》,现在才感觉到那段时间是那么的快,那么的令人回忆。在经典学堂读完一年后,回到家,家人都说我变了,变得更懂礼貌了,而且还变了好多好多。我自己也知道努力和长进了,老师们也说我变了。当时一听,自然是很兴奋了,因为每个人都追求长进,人都是在长进中起来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就志于学,我比他小二岁,也就比他多出两年志于学,孔子可以做到,相信我也可以做到!就这样,我度过了读经学习生涯的第一年。
 
  转眼间,寒假已过去,今年和往年不一样的是,我的知识又高了一层,见识又远了一些……一开学,我给好朋友写了一封发自内心的信,希望让她也能来读经,接触读经教育。但我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她最后还是没能来,真的很可惜!可能我比她有福分吧......
 
——王静仪(十三周岁)
 
 
 
    ...这痛苦的一切一直持续到十六岁,直到2008年7月10日那个让我一生铭刻在心的日子。初二暑假,我参加了德谦学堂在莱州举办的为期四十天的经典暑期班,从未远离过父母的我一开始只有回家这一个念头,从未打算留下,很快,不到一个月,我以回家为动力,把一本庄子背了下来,但当这四十天接近尾声时,我却开始犹豫,想留下来...8月25日,我正式加入德谦学堂,这是我一生当中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他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就像黑夜里雾气弥漫的大海上的灯塔,为过往的船只指引着光明的方向,在这里我结识了自学大班,遇到了王老师与吴老师,我的生命价值有了质的飞跃,读书的气氛感染着我,我每天过的很充实,快乐,总感觉时间飞速,不够利用,终于找到了精神家园。
 
——邢鸿宇(十六岁)
 
 
 
放眼看我已度过的十六个春秋,这十六年来不知经过了多少酸甜苦辣,给家里带来了多少的麻烦和泪水?但最终还是让我找到了归宿,就是读经。虽然从一个中学生到成为一名读经人,这期间的变化也是很多,起起伏伏很不稳定。但是依靠经典的力量,这些问题都将不解而解。
 
  在读经有一段时间后,感觉到思考问题和做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思想也变化了很多,在没有读经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则是为能上一所好的大学,上了大学则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工作,找一个好工作则是为了赚钱,赚钱则是为了想有一个好的家庭,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但是读经后便不这样想了,甚至感觉以前的想法很幼稚,很好笑,现在想的则是要学习为人之道,和怎么提高自己的德性。只有懂得怎么做人,才能和万物融为一体,不会再感到种种的不好。而是从容的面对一切,即使遇到了再大的苦难,也不会再为此而抱怨,还有提高自己的德性,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再来感化身旁的人,使之越来越美好和谐,最终达到大同世界。说的容易做的难,更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真能像想象的那样该多好啊,即使达不到大同,但最少也要让自己学会怎么做人和提高德性。
 
——刘秉岳(十六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经典智慧之结晶,给了我无限启发,让自己真正的直接接触到了文化传统之最高智慧。“其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似“润物细无声”之微妙,在经典的潜移默化中陶养了自己的心性气质。远离城市的喧闹,摆脱了许多扰乱学习的外界音符,让我们大家在清心寡欲中提升自我,读经后方知“有志于学,乃为务本”,一个人应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活出光彩,绝非在吃穿,在金钱等处,那是一种“小气”,做一名君子应是“不器”。生命需要一种内在的充实,一种内在的长进,一种心怀“仁义礼智信”的宽阔胸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许多的读经历程使自己内心对善的向往逐渐显现,且学会了自我反省,择善而从……同样的时间,不同的选择,却给人不同的人生观。此种心性的提升绝非在当今体制学校教育内所能比。思及普天之下,莘莘学子们,不免为他们叹息,只怪福气不够吧!佛家“四难”之一种讲法: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圣教难闻,圣贤难成!不知上辈子需积多少善,今生方有此机缘读经!真想时光可以倒流,让自己重回到胎儿期,成为一个“读经宝宝”,但不太现实,仅能利用当下了!
 
——王艺晓(十九周岁)
 
 
 
 前些日子,广毅先生在班会课上询问了大家多半对之产生了“距离美”的“读书之目的”,方式是不自由的点名式。诸学生搔耳托腮,绞其脑汁,磬其所有,或曰“为心安”,或曰“为立君子品”,甚者如慧中学弟直言“成佛”,实令人作长太息哉。及至先生点名问我,说:“你现在的读书目的肯定和以前不同吧,乃至和几个月前的也不同。”我听罢,默然颔首。诚然,几个月前,我有着壮阔而振奋的学习目的:开发人类全幅理性,接通华族慧命之类。而今每每思索,深入内心的却是另一番向往。我缓缓答道:
 
“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 …在一个叶子很浓密…阳光透不进来的…葡萄园里温暖的…泥土地上…安稳的睡上一觉。”
 
  季谦先生常言:“读经的孩子是有福的。”回照自己,这个“福”到底有多大呢?我不敢把握。在我风华正茂无忧无虑的年纪,我选择了读经,而这一刻即将消逝,一去永不复返。现在我所作的努力,不只是为某个阶段而作的努力,带着我一如既往的热忱与虔诚,将一生奉行。
 
——黄岸谷(十八周岁)
 
 
 
我不是书呆子哦,随着自己理解力的增强,以前学过的才艺,全在脑子中浮现,整合,从而得到升华,每天写毛笔,闲时练琴,画画,唱段京剧,却是自己调节生活的方式,而这些才艺,也在不知不觉融贯,飞速长进着,若说这种方式会读成书呆子,只有一种可能——他本身就呆,但通过读书变成书呆子,也比呆子强好多吧!
 
其实回过头来看,我的每一步,都是在验证王教授的理论,也是越走越感觉到王教授的不容易,光网络回复集成整理起来就足足有两大本那么厚,该说的都说了,该回答的都回答了,可问题还在,为什么,没有坚持去做呗!所谓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就像赵升君老师那句单纯而富有实践哲理的话:“读经,读经,读经就好!”所以老子感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王教授何等德量,何等见识,路已明朗,走就好了,难免小坎坷,只要认准目标,终会成功,你会越来越塌实,像我这种问题少年都觉得踏实都变的没问题,更何况大家。那不懂怎么办?现在我进入复习默写,什么不懂!?是越来越懂,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乐,这又印证了王教授的话,我已知自己的的路该如何走,这也是王教授早已安排好的,剩下的就是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向前走吧。
 
就像一位朋友开玩笑说:“肚子里三十多万字经典,哪怕作贼,也要作像萧十一郎那样劫富济贫的大盗,作杀人犯,也要专杀贪官污吏”这固然只是个笑话。
 
一路走来,沐浴着圣贤的荣光,而在背完最后一本书那一瞬间,不是狂喜,而是释然,平淡,这个句号终于画上了,而肩膀上不自觉又有了一点小小的责任感,而这又是我不忍翻开过去的另一个原因。
 
    对这一路,关注,期许我,和我伤害,辜负的人,尽力报答,以后偿还。
 
——王丘山(十六周岁)
 
【作者授权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