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世上再没有比真诚认错更令自己坦荡愉快的事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随其师康有为流亡海外,定居日本。那时,梁启超总结变法失败的教训,痛定思痛,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强,其症结便在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比如「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帝王家谱而已」这句著名的论断,很多人以为出自五四新青年之口。其实不然,这是1903年梁启超在日本所写的〈新史学〉的开篇语。

【许石林】疫情不结束,你都不结婚了?

当今有一种国学学者,专以枉道谄媚愚庸为能,大致是:穿凿附会、百般循情钻眼地论证现代社会的一切价值在古代本来就有,他要揭示给现代人看,证明老祖宗和现代人本来是一伙的。同样,现代人所批评古人的思想行为,是被误解曲解了,他要千方百计证明古人并没有那样做、那样想。最典型的,就是论证孔子并没有诛少正卯。

【许石林】壬寅清明节笔记

关于古代葬制变迁的应节文字。这种学问文字,我是不敢转发的。因为它除了学问、知识,没有善意的导向和热忱的性情。貌似所谓理性、公允、辩证、学术云云,但恰恰因为没有善意的导向和热忱的性情,就没有教化作用,相反还有消解教化、启挑反传统、反教化的作用。

【许石林】谁说人年过七十清明节不上坟?

有些人以偏私之见,明显错讹和歪曲、破碎的言语,会危害风俗礼仪的正常传承,对此,就得有人出来说话,将其纠正过来。从前这些事都是由各个地方那些有经验的老人做的。可是,时至今日,“欲问其事,故老尽矣!”

【许石林】中国人被许多翻译错误的话深深地误导了

如“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对中国人杀伤力极大。彻底让许多人死心塌地地见利忘义。

【许石林】天下万事不难,难就难在逆情、悖理、作伪

不要说秦腔、京剧这种读书人深度参与,甚至长时间共生共存的剧种,他们将满腹经天纬地之志化为红毡上慷慨婉转之词。只要依人情而循常理,许多读书不广之人,也能编好剧。评剧成兆才并非饱学,而其所编剧,成就一个剧种。河南曲剧在唱曲子卖艺的艺人手里,将曲牌连缀以演故事,《陈三两》一剧,全剧用说书形式,倒叙结构,只一独幕剧,···

【许石林】资深媒人做媒的成功秘诀:思想解放要解放到解放前

过分地、无条件地、无穷无尽地鼓吹个性解放,已经偏离了真正的个性解放的本旨,人对自身没有任何要求,却贪求无厌,稍不满足,就认为全世界对不起他云云。人人心怀不靖,偷私之心滔滔,行险侥幸者洋洋得意,妄图未遂者愤愤不平,这正是当今人类生活需要付出的最大成本和代价,简单说,就是人与人关系的成本加大了。

【许石林】为何读书人不如艺人更注重师徒关系?

看北京名票包玥先生的文章,写京剧名家王琴生先生从南京到中央电视台录像,老先生正在化妆,门口脚步轻盈地走进来一个人,恭恭敬敬地站在王先生身边,亲切地称呼:“师叔,我来看您来了。”这人是大名鼎鼎的谭元寿。

【许石林】为什么说“闹元宵”是妇女儿童为主的节日?

一早到办公室,正整理收拾案头,准备工作,忽然听到忽强忽弱的锣鼓声。这声音不明显,但却触动了内心的感动,急忙忙打开窗户,把窗户推开到最大限度,以便能更清晰地听到锣鼓的声音,寻找那淹没在车流嘈杂的声音中的感动人的力量。

【许石林】张中行、启功先生

有一次曾向张先生求证一事,得到先生肯定,并亲自描述一遍:张先生去看望启功先生,见启先生案头有古砚,举而视其款,乃元人倪云林所用。因称之。及告辞,启先生用报纸裹此砚,强塞入张先生怀中,并连连作揖云:拜托拜托!您拿走拿走!实在是太多啦。

【许石林】任何人物原型,一入戏,没有不受人亵渎冒犯甚至狎猥的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许石林】国足输给越南,是好事儿!

其实,文化比体育强大。体育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我曾经说,我如果当校长(其实只有教育部长才可以),体育一定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体育对一个人来说,终生乃至世代受益。我看一个年轻人,先看他身体好不好,有没有掌握一两种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

【许石林】你这哪儿是走亲戚啊?你分明是朝圣、拜庙、上坟啊!

某视频拍作者自己的家乡,山区雪景,路上来来往往提着礼物拜年走亲戚的路人,画面和美动人,女声配音为河南方言:“家乡啥都好,就是人心不好:嫌你穷,怕你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许石林】过年不得不跟亲戚往来,怎么和亲戚往来?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陕西人过事,招待朋友,叫接朋亲,最接近古代“五伦”语意。红白喜事,事主请乐队按照亲戚的辈分次序迎接,不能越次。只有朋亲随来随迎,可以插队。总之,对待朋亲格外优渥敬重。朋友之亲,非血亲,故需格外重视。血亲是无选择的亲情,正因为有此血缘,彼此就多了一份担待。

【许石林】春晚正式开启“元宇宙欢乐模式”

刷到姜昆的尬相声,倒是收获太多欢乐一一视频底下的评论区,简直人才济济,太欢乐了!值得时不时再去看看更新。看来春晚新模式产生了:除夕夜展现的,只是其一半,另一半的欢乐要观众自己开发——这种“元宇宙式”春晚太精准公平了,人根据自己的天份、学识、才情、审美去兑现快乐。求欢乐如撞钟,你有多大力气,就能收获相应分贝的钟声。

【许石林】田英章派是才气不足,丑吼吼派是心术不正

自媒体泛滥以来,人心尽逞偷私,意必固我四病公然倡行,是非曲直遂为之泯灭。如近年频见书法公号屡推蔡京、康生字,大惊小怪,纵情挥洒,无尽赞扬,既称扬其书之美,乃示史籍书史之不公。此真浅薄妄言耳!岂不知,自古无奸不才,大奸必大才。朱子曾与人言尝学曹孟德书,人讥其学汉之奸雄。

【许石林】SOHO是非常令人恶心的名字,改为“搜候”算是很难为人、很客气了

什么时候把深圳的“kk猫”、“抠抠扒”也责令改正?因为这两个破洋字母名,我从不主动约人到那两个地方去见面、吃饭,不得不办事,也是能避开尽量避开,总觉得这种名字对别人说不出口,一想起来就觉得很臊,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还一直担心:北方那些老年人来深圳,又不说普通话,如果请他们到这地方吃饭游玩,怎么给他们说这两个名字···

【许石林】玉米地遭水灾后的两则故事:背后是一个让人饱含热泪的“乡土中国”

依我的理解,用这两本书,从学生入手,逐步修复或者纠正中国社会整体世俗价值的偏失,让人们心态逐步平和,用正常的视角和非功利心态,感受并理解“文化乡愁”,重新感受认识传统社会文化伦常价值下的生活情态、世事兴衰,以及重新检省自身的中华乡土文化属性,找到自身真正的文化基因、激活日渐迷昏欲睡的中华心。

【许石林】抄书之余而已 ——中华历代经典读书箴言选

我读书,所幸自来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读辞书,捧着一本字典、词典,津津有味能在火车上从广州读到北京。我读有注解的经史子集,也往往是先读注解,然后读原文,喜欢那种将字词掌握之后的阅读畅快感;二是喜欢抄书,曾经羡慕诗人,一个学期抄诗十四本。

【许石林】哪里有淳善厚美的风俗,哪里就是我的故乡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的视频,讲理工男该如何读书,他批评张载的“为往圣继承绝学”之说:“这句话泄露了张载读书的境界:他(张载)只是为往圣继承人家的学问,那么注定了他在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去创造新的学问。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今天尤其是理工人才读书的时候要避免的。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