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茂松】首提全球文明倡议,原理何在?

全球发展倡议植根于中国成己成人的文明传统,来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全球安全倡议植根于以和为贵的文明传统,来源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全球文明倡议同样深深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之后的文化自觉。三个全球性倡议的提出,根本上都来自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自觉意识和文明抱负。

【专访】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特别提到“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品格。这四个字被不少中国高校写入校训,也被很多人视为人生座右铭。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强不息精神?它与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有哪些内在联系?如今有哪些新的时代内涵?

【谢茂松】佩洛西窜访台湾,如何理解这两个“本质”问题?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谢茂松】仁爱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最具优先性、通贯性的价值?

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创造了悠远博厚的中华文明。仁爱思想始终是中华文明最具优先性、通贯性的核心价值,至今仍在影响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行为选择。

【谢茂松】从春节“开年”到元宵节“结年”看中国节日的意义系统

要深刻理解元宵节蕴含的文明原理、文明智慧,就不能只就元宵节谈元宵节,而毫无疑问要把元宵与春节甚至整个元月过年结合起来,完全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即终始保持“元”之初心。进而由此深刻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系统的复合多重而非单一的功能、意义,以及传统节日系统的底层文明结构,也就是中国礼乐文明。

【谢茂松】从孔夫子到毛泽东

从青年时代开始懂孔子、懂《论语》开始,毛泽东对于孔子、《论语》的态度则经过了几番变化。毛泽东在长沙、在湖南一师上学时尊孔子为圣人,五四时期对孔子有所否定,之后对于孔子的态度一以贯之的则总体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虽“不承认什么圣人不圣人”,但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尤其强调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宝贵精神财产。毛泽东···

【谢茂松】百年大党,其命维新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实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谢茂松】展望2021年的中国:熔旧铸新的文明脉动

预测与展望2021年的中国,离不开与回望2020年相结合。回望之大者,离不开回望2018的中美贸易战、2020的抗疫以及脱贫完成。疫情加速了文明、大国的兴衰进程,兴者愈兴,衰者愈衰。中国在疫情的考验下加速了对于自己体制的完善,同时也更自觉、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文明底层结构,从而愈发增强其最深层的“文明意识”。

【谢茂松、牟坚】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文明内聚力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史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中华文明的内聚力,其价值观就是《礼记》所说“亲亲”与“尊尊”,也即是孔孟的“仁义之道”,“亲亲”之“仁”代表和谐,“尊尊”之“义”代表秩序,二者形成文明体内部必有的张力。政立基于教,文教凝聚于儒家士大夫阶层对于以经、史之学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原典之传承与诠释。

【谢茂松】朝贡体系并非西式霸权

朝贡体系,作为古代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来往方式,往往被西方有些政治人物曲解甚至污名化为霸权,殊不知这恰恰是西方自身历史的投射;而个别周边国家对此也同样有曲解,或者视之为霸权,或者视之为中国单方面的让利。

【谢茂松】用中医思维预测疫情未来趋势

对于世界疫情未来趋势的预测,乃至对未来世界经济趋势的预测,目前世界各国的预测多属悲观,本文对此做出动态性的、相对“中道”的预测,认为今冬疫情卷土重来,2021年夏结束,世界经济2021年更加下行,2022年回升

【谢茂松】端午节中包含的文明智慧

端午节在天象上,是二十八宿的东方苍龙七宿的主星“大火”,即心宿二,上升到正南方天空的中天,这就是《周易》乾卦九五爻的“飞龙在天”。乾卦为《周易》之首卦,象征天和天道的运行,即“天行健”;而“人道”取法“天道”则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即是“天人合一”之根本所在。

【谢茂松】中医思维:破解中西医之争的关键点

丧失自己独立的中医思维,是中医话语权缺失的主要原因。中西医思维之争,主要是“以西律中”,即要求中医思维全面接受西医思维标准的检测、证明,因此中医思维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绝对的弱势位置。

【谢茂松 牟坚】大疫往往是文明兴衰的加速器

一旦我们在文明史的视野下,对于疫情加速了大国、文明兴衰这一时势有了自觉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就要为疫情之后大国、文明兴衰趋势的加速,提前在战略上、战术上做好内外各方面的运筹帷幄。

【谢茂松】充分发挥中医药应对新冠疫情的作用

这次抗击疫情,我们经常讲中国有制度优势,其实还有一个独特优势,那就是中医,这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否则,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一句空话

【谢茂松】中西政治传统及抗疫问责差异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在此期间落实干部责任制,一批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踏实、表现突出的干部获得表彰和提拔。

【谢茂松】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

礼作为传统的连续性是活着的传统,如水流一样,无分过去、现在、未来之水。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礼乐精神呢?在政治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政治是对于传统士大夫政治的继承与转化,其精神正是“礼”之精神。

【谢茂松】中国以何种价值观屹立于世界

中国最终要展现于天下的是其文化价值观。历史上周边国家为中国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就内部而言,也正在于“礼义”的文化价值观维系从而能化育人心、性情,可久可大。

【谢茂松】要持续反复地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书写关乎中国文明之存亡接续。历史虚无主义旨在抽掉中国文明的命脉与根基,文化领导权、话语领导权争夺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对于晚近的历史虚无主义要有更彻底、全面的认识与批判。种种历史虚无主义现象背后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否定中国革命。为此,需要把握一主轴,即再度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谢茂松】“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大国文明观的精神特质与价值追求

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国领袖的文明观,拥有的共通的底线共识是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学习与共同存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一整套“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观,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理一分殊”以及“以大事小”的思想,这是对于其他文明的真正平等心与谦虚态度,如此才能“欣赏所有文明之美”,进而“为他国文明···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