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礼的灵魂在于仁

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期待的“仪式感”,其实是“仪式”带给我们的“诚敬”与“庄严”,而这一切都源自“仪式”之魂——我们内心的“仁”!

【杨泽波】积淀学与结晶学之同异 ——李泽厚对我的影响与我与李泽厚的分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将思想的重点转到中国哲学之后,以“积淀说”解说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李泽厚先生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在中国哲学界有很大影响。我公开承认,我三十多年来对于孟子性善论的诠释,最初就是受到了李泽厚先生的影响。与李泽厚先生相比,我的思路可以叫做“结晶说”。环顾四周,平心而论,在中国哲学范围内,迄今为止,我可能是···

【安乐哲】“互系”宇宙观与中华传统医学

另一个探讨这种“互系”宇宙论的渠道是传统中医。人们常会发现,标准中医课程都一脉相承地从充分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入手,以此发掘传统中医术语及语义的意象与文化比喻。或许作为中国哲学的学者,需很好报答为研习古代中国哲学入门的传统中医,去研究作为奠基中医传统的自然宇宙观,以它作一个标志,于迅速流动的哲学话语中找到我们的位置···

【安乐哲】实验主义“人伦观”

在第一章“导论”中,我提出“类比”对文化翻译不仅关键,而且必不可少。还有,我认为所选择的类比互系,有助于达到既可是联系性也可是对比性类比的理解。寻找这样的关联,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单项类比联系,而不是整体附会式的。要深刻思考和力求清晰解释儒家根本嵌入的、关系构成的、总是作为过程而呈现的“人”,我们可以拿杜威的“个体性”作···

【安乐哲】重视行进过程性语言:认知“如何”

我们将意识到,这种中国过程宇宙论的无兴趣虚设一个“上帝”理念,其必然结果,是发生对一种不同语言的需要,用来对如宇宙本源、世界意义与价值来源以及创造本身是什么性质等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

【陈立胜】修身是否终将进入一个“终结的时代”?

儒家修身学最早见于《五经》,经历了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德性—德行培育”到以“成圣”为目标的“心灵操练”两个不同的时代。而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过渡时代”中,儒家修身传统被转化为培育“新君子”(国民、公民)与“新圣人”(“革命圣人”)的精神资源。

【宋立林】隐性的性善论:孔子的人性论再审视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儒家尤为强调和关注。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论思想,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人性论,既简略又模糊,因而相较于孟荀人性论,学界关注较少。既有的看法可以归结为四种。其一是孔子不以善恶言性,其二是孔子是性善恶混论者,其三是孔子是性恶论者,其四是孔子是性善论者。但是综合其思想体系和相关资料,笔者···

【陈来】泰州学派开创民间儒学及其当代启示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三二《泰州学案》的序中就明确说,“泰州之后,遂非复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认为泰州学派的后来发展已经突破了名教的束缚。由于泰州学派的学者多出身下层农工商阶层,他们的著作又多散失,故现代学者往往由黄宗羲的断语,而认定泰州学派代表了下层人民对当时的社会秩序、意识形态和价值系统的反抗。

【魏衍华】梁漱溟论“周孔之教”与中国文化

自“世界大交通”以来,西洋势力和西洋文化的东来,给“千百年来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回应西方势力的强势入侵?如何调整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时代赋予当时思想家们的重要历史使命。

【孙向晨】人禽之辨、人机之辨以及后人类文明的挑战

传统的“人禽之辨”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来面对未来的“人机之辨”。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超越这种直观的“人机之别”,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存在样态;“智能网络”就会突破传统的“人机之别”而整体性地笼罩人类的生活,这将使“人机之辨”失去意义

【陈佩辉】“王安石之学”的符号化与去符号化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

【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修身和为学之间的关联构成了儒学的重要方面。为学首先以超越自然状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其目标。这一意义上的为学首先意味着提升人的理性能力。按照荀子的理解,正是这种理性能力,使得人可以超越单纯感性的冲动,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

【张雪】孔子“仁知相须”的道德实践原则

孔子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础。孔子的道德实践主要体现在“治学”“明礼”“成人”“为政”四个方面,而“仁”与“知”在其中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对学的重视、对礼的强调、对圣人的推崇、对政治治理的期望都体现出他对“仁”“知”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可以说,“仁知相须”是孔子道德实践的内在原则。

【徐仪明】试论陆九渊的中医哲学思想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晚年又号象山翁,学界尊为“象山先生”。南宋江南西路抚州金溪县(今江西金溪)人。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后人尊之为“百世大儒”。而自古以来就有“大儒必是大医”之说,作为“百世大儒”的陆九渊也不例外,其思想学说与传统中医治疗养生之道确然是密切相关的。

【杨国荣】曾子思想探微

作为孔子的门人,曾子在儒学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曾子首先提出“慎终追远”的思想,其中既体现了前后相承的历史意识,又蕴含着孝的观念。孝不仅是内在的德性,而且也表现为行为的规范,在后一层面,其意义不仅仅体现于家庭人伦,而是与为政(政治实践)过程相涉。由肯定家庭伦理以及与之相关的规范(孝),曾子将关注之点进一步指···

【关素华】内圣外王:哲学家王安石的思想世界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

【王锺陵】对立与融合:论《庄子》与儒家思想

儒道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论者们发表过种种意见。魏晋玄谈中有“三语掾”的故事:“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

【朱汉民】《四书》学的忧乐情怀与宋儒的内圣之道

以人文关怀、人生意义为出发点的中国哲学,既呈现出忧患意识,又包含有乐感精神,其实应该用“忧乐圆融”来概括。宋代士大夫在推动儒家哲学化的内圣外王之道建构过程中,其出发点就是一种兼容忧乐的情怀。宋代士大夫既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又追求“孔颜乐处”的超然境界。宋儒通过挖掘《四书》中的忧乐情怀,找到了儒学及中国哲学的深层···

【王春华 于联凯】论颜子“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清人崔述在《洙泗考信余录》中对这一条所记内容提出怀疑,主要理由是:“定公之时,颜子尚少。”其认为不会有此事,又认为“此事本出《吕览》,乃颜阖对庄公语,非颜渊对庄公语也。”细而绎之,其实崔述的这两条论据均非切实可靠之论。一是,鲁定公在位时间是公元前509年至前495年,而颜回的生卒年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21年至前481年,即鲁定···

【郭沂】“中体西用”新释——就教于李泽厚先生

泰山其颓,哲人其萎,呜呼哀哉!自昨天得知李泽厚先生仙逝的噩耗,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先生是八十年代思想界的脉搏,我和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一直追寻着脉搏的每一次跳动,而每次拜读先生的文字,都为那广阔的视野、深邃的见解、优美的文笔所折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全盘接受先生的每一个观点。有感于先生的名作《漫说“西体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