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文明互鉴与文本互译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应该是相互理解,继而才会涉及到具体文本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但相互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涉及到语言互译过程中的信、达、雅,而且还会同理解者自身的时代背景、语言习惯以及知识储备等息息相关。

【陈彧之】万千叮咛廉传家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极为推崇的道德品质,修身需要廉洁,为官需要廉洁,治家也需要廉洁。在许多家教故事与家训著作中,古人教导子孙清廉传家才是正道,慎初慎微方可使家计长久。

【余潇枫】构建“和合主义”安全理论新范式

构建中国安全理论,要体现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和合安全”理念以和合主义为理论构型,以关系和合为价值尺度,是凸显中国智慧与视界的中国安全理论新范式。

【王祁】从殷周祼祭礼论早期中华文明的转型

祼礼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活动。从甲骨金文材料可知,殷周祼礼分为两类:一类为祼鬼神的祼祭之礼,一类为祼宾客的祼饗之礼。《礼记·祭统》云:“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说的就是祼祭之礼。由此可见,祼祭礼在商周祭祀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谢乃和】夏商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封建”概念

中国是在特定区域地理环境下,从虞夏商周时代的部族经过征服、兼并和社会公共事务治理需要逐渐演变而成,并通过封邦建国形成复合式共主制国家结构下的夏商周王朝国家,到春秋战国以降逐渐走向大一统的帝制国家。

【成富磊】“天降下民” 与中国治理秩序的演进

君民关系是政治秩序的元问题。周人亦是体察及此,故而将君以为民的政治伦理径直勾连于上帝。春秋以降,伴随天命信仰渐颓,这一理论的神性根基日渐消散。及至战国,作为圣之时者的孟子遂隐没此句的神圣维度,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新的理论形态。其中意识显然延续自他所熟悉的宗周“天降下民”的政治原则。由之,这一渊源自华···

【梁涛】走向世界的儒学

这几年我提出新四书、新儒学,就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对国人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儒学,其实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那就是儒学对世界的意义。

【任俊华】《春秋繁露》:“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汉承秦制,既继承秦成功的经验,也吸取了秦失败的教训。西汉初期采用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实行轻徭薄赋缓刑的政策,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生产力,缓和了社会矛盾。

【邓光伟 吴华清】“六尺巷”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

在安徽省桐城市,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皖南青石古巷——六尺巷,静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条百米巷道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源于大学士张英谦逊礼让、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

【王娜】中华礼乐文明视野下的琴道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是古琴文化的发源地,琴从最早与瑟不分家,到成为“乐之统”,地位远远超过其他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列“文人四艺”之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琴道文化。

长江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

2024年12月28日,长江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会议同期举行了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孙晓磊】“集解”新体说

“集解”作为中古时期产生的新注体,学界对它的体式、产生时间及渊源的理解仍存在不少误区,现尝试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解释。

【杨国荣】伦理视域中的“熟人”与“陌生人” ——兼议关于传统伦理的若干言说

熟人与陌生人的区分,现在已成为伦理领域所关注的问题。费孝通认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一看法渐渐成为考察传统伦理的出发点,而熟人与陌生人,则构成了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不同对象。

【许春华】孔子的“诗兴”学说及其哲学贡献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论语》原典中,不仅凝练了孔子的仁学、义学、礼学、乐学等学说,还饱含着孔子的诗学智慧成果,积淀而成“诗兴”学说。相对于学界关于孔子仁学、义学、礼学、乐学等的丰富研究成果而言,“诗兴”学说尚存在非常广阔和深入探讨的学术空间。本文即从“诗兴”学说的理论根源、理论形态、理论···

【赵馥洁】“明德”的四重价值意蕴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集中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众多思想元素中,其中就包括“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明德的现实重要性。

【赵馥洁】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理想的哲学审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的学术使命,也是张载的人生理想。特别是其中的“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为社会指出前进的方向,为人类描绘美好社会的蓝图,并探索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途径。张载为追求“为万世开太平”理想所进行的学术探索和实际努力,依然闪耀着不灭的精神光辉,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王兆鹏 马涛】辛弃疾的家世与家风

辛弃疾的家世,历来不甚了然。清代嘉庆年间辛启泰撰《稼轩先生年谱》,曾据族谱述及辛弃疾五世世系;20世纪30年代,邓广铭著《辛稼轩年谱》,苦于找不到辛氏族谱,仅据辛氏《稼轩先生年谱》照录其世系。

【裴学进】徐三重《家则》之训诲观点

徐三重(1543—1621),字伯同,号鸿州,松江华亭县(今上海青浦区)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后经殿试以第二甲登科,授刑部主事,年七十八岁终。一生专事读书治学,卒后学者称其鸿州先生。徐氏一生著述颇丰,有《兰芳录》《牖景录》《鸿州杂著》《史记通表》《言古余论》等二十多部著作行世。

【姜玉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教观念

五千余年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家教智慧,其内蕴的修身成人之法、轨物范世之教、齐家治国之道,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家教智慧,既传承其中的“常道”,又“通古今之变”,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成为推进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丰厚滋养。

【魏凌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讼”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对中国本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