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译夫】周公制礼:从“得”到“德” 开创礼乐文明

文博时空 作者 董译夫 周公出生于商朝晚期。在晚商,“淫祀”成风,一年中有 200 余日都要进占卜,大事小事,也要卜问神鬼才能决定,这是殷墟出大量甲骨的原因。实际上,在商朝后期,被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称为“尊神文化”的殷商文化,已经开始变味了。

【闫恒】状元的老师是什么人? ——欧阳玄与元朝岳麓书院

说起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选官制度,人们很自然会想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金榜烂,玉音加,从今稳步上天霞”的科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

【李俊义】草原公主为何热衷于儒家文化?从700年前的那场“派对”说起

元至治三年(1323年)三月,忽必烈的曾孙女、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在大都天庆寺主办一场声势浩大的书画鉴赏活动,后人称之为“天庆寺雅集”。

未来五年没有“年三十”等于没有除夕?专家解疑

甲辰龙年即将到来,“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的话题近日引发关注。由于从2025年起到2029年,连续5年的除夕都是“年二十九”,因此有人将2024年2月9日称作近几年的最后一个“年三十”。对此,受访专家表示,没有“年三十”不等于没有除夕,这是中国历法规律所致的正常现象。

【刘绍义】古代春节休假各不同

古代也和现在一样,除了平常的公休假以外,也有一些传统节假日,只不过节假日的名称以及放假的天数有区别罢了。拿汉代来说,不但正月岁首有假,其他诸如夏至、冬至、伏日等,皆有假期。

【李润和】“耳顺”的儒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丁若镛(1762-1836)在《自撰墓志铭》中抒怀道:“夫平生罪孽极多,尤悔积于中。至于今年,日重逢壬午,世之所谓回甲,如再生然。遂涤除闲务,蚤(早)夜省察,以复乎天命之性,自今至死,庶弗畔矣。”

【冯露露 孔洪恩】《养正遗规》中的蒙童教术

中国古人历来注重开蒙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即是在强调少时习养对人生的长久影响。围绕着幼儿启蒙这一主题,历代学者先后编撰了许多启蒙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

【方彦寿】朱熹书院“菜根精神”的形成与影响

近读某文介绍明万历年间的《菜根谭》,认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一名言即出自此书。其实,早在南宋时期,朱熹在各地讲学之时就对此大力倡导,从而形成了朱熹书院讲学的“菜根精神”。其倡导的清廉俭朴的凛然正气,深刻影响了宋代的士风和学风,并下延至明清时期的两岸书院,流传至朝鲜等东亚国家。

【刘志强】《诗经》俄译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又是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文化共识。

【董译夫】文物里的周公:为什么他是孔子最推崇的古圣人

汉代著名大学者贾谊在《新书·礼容语下》中曾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纪德君】阳明心学在明清小说中的传承说略

明代中后期,由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儒学演变与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阳明心学反对程朱理学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认为“心外无理”“心即理”,天理自在人心,人只要自明本心,即可体察天理

【陈来】贯穿在宇宙论、人性论、知识论、人心论中 ——宋明理学“理”的意义是什么

“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宋明理学诞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续到清代,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来讲理学的体系,应该叫“宋元明清理学”。可是这个叫法显得有点长,所以习惯上就用“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来指称宋元明清的这个体系。

【杜志勇】《礼器碑》及其刊定

《礼器碑》在汉代碑刻当中十分特殊。此碑石面规整、形制有度,与他碑无异。如若走近细看,就会发现碑石四面全部刻满文字,碑阳、碑阴、碑侧内容安插紧凑,简直密不透风。这样敬惜片石,在中国历代石刻中都堪为“节俭刻石”的榜样。

【刘余莉】孝敬仁义是立身的根本

在《王昶传》中记载,王昶,字文舒,是太原郡晋阳县人。王昶后来升任了兖州刺史,他为侄子和儿子取名的时候,都依照谦虚和诚实的意思来取,体现出他对儿子和侄子们的期许。他的侄子,一个叫王默,字处静;一个叫王沈,字处道。他的儿子,一个叫王浑,字玄冲;一个叫王深,字道冲。

【李谷乔】也谈《论语·乡党》两大公案 ——与李伟阳先生商榷

对于《论语·乡党》中“康子馈药”和“山梁雌雉”两章,历代学者读解纷纭,莫衷一是。这两章之所以成为聚讼千年的学术公案,根本原因是后世对孔子的情志体悟不透彻以及对相关文本阐释的不确定性。

【吕双】从《汉书·艺文志》著录看《孔子家语》

近年来,《孔子家语》作为重要的孔子遗说,受到学界的特别关注。由于《孔子家语》长期遭受学者的怀疑,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陈赟】伟大经典的研习具有开放性

人是学习的主体。相对于其他存在者,人本能匮乏,从出生到独立生存,需要较动物远为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必须以社会化方式展开的共同生存和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与教育而获得的精神传承对人极为重要,它是回应本能匮乏的主要途径。

【柳谦 孟鑫】赓续文脉: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汉字如果不在文章中,就是枯的,文献不在文人的笔墨间新生,也是枯的,文物不在“文境”中,同样是枯的,而华夏先祖能够让文字、文献、文物生生而不枯,最后形成流动的传统文化文脉,根本在于“文教”。

【王子今】论《史记》之“不绝” ——兼谈对中华文明连续不中断因素的思考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持久发展,曾多经历严重内在弊病和强势外来攻夺导致的挫折、摧伤、打压和冲击,如西汉人史论所言因强势外族侵夺的威胁,“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但仍然长期连续而不中断。借助《史记》及其他上古文献有关“不绝”的多种文化特征的表述,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连续“不绝”,可从宗亲关系、祠祀礼俗、文化威权、道德···

【宋健】歌与诵:《诗》的两种礼仪功用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诗》与礼互为表里,是承载周人意志的复合载体。《诗》在礼乐仪式中的演述,大致存在歌与诵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