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恒】孟子思想与克服“时间偏好”

个体的生命有限,但宗法承载的生命河流共同体可以无限,这样就不会只是考虑“三四十年之计”,而是会动辄考虑几百年、上千年的未来,那么博弈的行为模式就一定会很稳健,不会轻易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和不考虑长远未来和子孙的事。

【李文道】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家庭教育的“加减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今天的中国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家庭财富的增长加剧了教育资源竞争,互联网和信息化削弱了父母的权威,孩子成长发育提早、适应社会延后,家庭结构以小家庭为主,多子家庭在增多。家庭教育如何与时俱进?需要我们有既会“做加法”,又会“做减法”的智慧,以及来自文化自信的定力。

【万姗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引导青少年学习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陈晓霞】山水比德 游必有方

旅游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休闲放松强身健体,又能接近文化与自然的活动。旅游综合提供人类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需的多种要素,是一种追求健康的修心生活。

【刘玉峰】《大唐六典》中的制度文明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唐朝时步入繁荣时代,在继承、总结历代典章制度基础上,唐朝的国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唐玄宗在位时编撰完成的国家行政法典《大唐六典》中,可以洞见那个时代的制度文明。

【邓立】王阳明诗歌中的伦理意蕴

尽管王阳明的诗歌在传统诗学中并不显著,甚至其对辞章的价值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偏见”,但他始终没有远离诗教传统和诗歌创作。阳明在文艺领域可谓天赋异禀,诗歌创作亦是特色鲜明。其弟子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说,先生“少之时,驰骋于辞章”。阳明以诗歌“言志”,在生活经历、生命感知及思想建构、价值追寻中表达其特定的良知学诉求

【陈来】“礼”的精神与世界城市

礼是一套规则体系,也是古代中国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它对现代社会是否有意义,或有何意义?至少在多元文化成为潮流的当今世界,值得深入探讨。应该说,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商业冲动笼罩世界、市场法则支配全球的21世纪,仅仅依靠法律和民主不能建设起有序和谐的社会。

【赵威】问典惊蛰 静动相宜

北京时间3月6日4时36分,我们迎来惊蛰节气,仲春时节开始。

【黄黎星】拔地雷声惊笋梦:惊蛰节气与文化蕴涵

惊蛰,二十四节气列第三,为二月的“节气”(相对于“中气”而言)。天文轨迹的节点是太阳到达黄经345°,于每年公历3月5—6日交节,此时,春气发动,气温回暖;春雷震鸣,春雨日时;草木怒生,众蛰潜骇。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鸟)鸣”“三候鹰化为鸠”。

【张国刚】礼典与法典:从杜佑《通典》谈起

唐代的城南杜氏家族,人才辈出,杜甫、杜牧,为众所周知者,此外还有著名典志史专家杜佑(735-812),其先祖杜预《春秋左氏传注》,是现存最早的左传注释。杜预还是一位军事统帅,西晋平吴的统一战争中,杜预是西路军的统帅。唐诗《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的王濬就是杜预的部下。

【余秉颐】中华文明三题──中华文明特色略探

先秦时期的“人文化成”思想,表明中华民族的先哲已经具有推动中华文明形成和进步的自觉意识。中华文明数千年一以贯之地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在对待外来文明方面,中华文明不是封闭的、狭隘的,而是开放的、有着深沉博大的包容精神的。上述三项,是中华文明的优长之处和特色中的重要內容。

【周长富】春节蕴含丰厚的先秦文化因子

“百节年为首”,春节对于中国百姓有着特殊的意义。春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春节扎根于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于“以农为本”的社会模式之下,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发展中成为了承载中华儿女丰富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节日文化载体。春节文化基因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先···

【刘庆柱】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特质

恩格斯提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易建平从词源角度研究,认为“文明即国家”。“国家”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国民”“国土”及“国民”的“国家认同理念”。

【陈新宇】“仁”是评价法律的重要标准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奉命修律的伍廷芳、沈家本联衔上奏《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一举废除了沿袭数千年的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和刺字等酷刑重法,这是中国刑罚迈向人道化的关键一步。从比较法的视角上看,意大利启蒙思想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提出了现代刑法的三大原则即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刑罚人道化,《删除律例内重···

【高建文】上古舆地文献的两大体系

《周易·系辞下》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国古代地理知识不仅强调实践性,更有着浓厚的观念色彩,而地理学也被视作是王者疆理天下、齐政修教的“化民”之学。在古人诸多指称“地理”的概念中,“舆地”一词包含着“谓天为‘盖’,谓地为‘舆’”的形上内涵和“王朝疆域”的政治内涵,比较能体现古代地理学的这些特点。

【曹峰】“孔老”还是“老孔”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交响与变奏。

【刘乾阳】天人相分与相合:解读柳宗元思想的一个视角

如果按照传统天人关系的区分的话,柳宗元属于“天人相分”阵营的思想家,但其“相分”却有不彻底性。概而言之,其天人关系论是批判天人感应之“相分”与强调人与自然交融之“相合”的统一,而这也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本身的复杂性。

【梁晓颖】《诗经》中“兔”的文学书写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很早就进入了周人的歌咏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305首,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意象,涉及草木鸟兽虫鱼250篇,占所有诗篇的82%,其中植物143种,动物109种。“兔”出现在5首诗中,“兔”字被提了13次。

【田鹏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程乐松】从哲学史出发的中国哲学

“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思想实践的基本定位,背后既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又体现了古代中国思想建构中的“普遍主义”特色。“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期许并不是一种保守主义,而是一个为持续的哲学思考奠定合法性的信念。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中,会将“道”与“术”混淆起来,“道”的超然性和超越性建立在其始终不能被完全掌握的晦暗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