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炜】略论孔子对语言有限性问题的应对之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外在表达形式。人的思想需要借助语言进行表达,并以此实现交流与传播。因此,语言对于思维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著述者,他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思考也体现在其著述之中,并对我国古代语言的发展和著述体例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学典】文化兴盛,方有国家强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基础与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曲阜9年多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成为全社会的重要共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叶帮义】孔门的交友原则

《论语》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

【黄朴民】“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儒家思想方法论的永恒魅力

儒家思想以切合人事、具体实用的风貌主导中华民族独特文明体系的构建,反映出浓厚的实用理性与入世旨趣,可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温馨、最可亲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中华古典文明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取向,所谓“于道最为高”“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与显著价值,古往今来人们已有非常充分的概括总结。···

【武道房】《毛诗大序》与中华诗学传统

《毛诗大序》,是汉代毛苌所授《诗经》中的一篇诗学理论文章,其作者一说为孔子的弟子子夏,一说为汉人卫宏。

【陈放】“文胜质则史”意蕴新探

在中国古代史学和经学发展进程中,“文胜质则史”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尤其是关于何为“文”,何为“史”,历代学者进行了许多注解和讨论,其中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史”的确切含义及其深层蕴涵。尽管如此,研究者尚未就“文”“史”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和深层意蕴达成一致看法,关于“文胜质则史”的理解和阐释方面,也仍有继续探析的必要。

【舒晋瑜】探索中国传统书院的当代复兴

书院的兴起与唐宋之际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科举制度下社会流动的加速及社会成员对文化的崇尚、印刷技术的进步与文化的下移、官学教育的衰落和私学教育的盛行都极大地推动了书院的发展。那么现代社会,在中华文化复兴、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传统书院应当扮演怎样角色,发挥什么作用?为此,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了岳麓书院、淮河书院···

【徐仪明】正确认识王船山自然哲学思想

王夫之的学问之广博,思想之精深,体系之庞大,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许多著名学者都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如冯天瑜教授在《明清文化史札记》中指出:“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看问题,17世纪的笛卡尔和王夫之同为‘运动守恒’论的先驱,而王夫之还是‘物质不灭’论的先驱。在‘运动守恒’论的阐述上,王夫之也比笛卡尔更为完备和深刻。

【刘溪】明末清初儒家自然哲学的转向

伴随着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多次转折与演变,儒家自然哲学思想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而在这些变化当中,被称为“天崩地裂”的明末清初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儒家自然哲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心学衰颓、明清易代、西学东传。西方自然哲学的传入,同儒学内部的自我更新,如“崇实”的价值转向、“格物致知”论的发展···

【王明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基本关系之一。从人类出现时起,人就在与自然的交互中生存、生活,并在这种交互中认识自我与世界,逐渐形成了关于人、自然以及二者关系问题的观念与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儒家和道家都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命共同体”。大体来说,可归纳为三个维···

【韩涛】“政均”:儒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在国家治理方面主张“均平”,为政者在施政时公正不偏,布政有均,将“政均”视为治国理政的理想境界。“政均”的治国理念与追求已深深浸润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之中,儒家的均衡治国思想与上古流传下来的中道传统有密切关联。

【孔祥安】“为政以德”的政治智慧及内在逻辑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发展新的坐标点,只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准确判断大势、应对各种挑战,科学回答“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金满楼】中正平和、合理和谐:《中庸》与“中庸之道”

说起“中庸之道”,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一味地做“老好人”、简单机械的“折中主义”。尤其近代以来,儒学被认为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所谓“中庸之道”也都在批判范围之内。那么,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廖名春】《周易》探索:作者及其所记录的周人故事

《周易》为群经之首,但其创作时代和作者,近代以来,却颇有争议。我以为,从早期文献的记载和《周易》卦爻辞本身或许能找到答案,是为本次讲座的缘起。

【吴耀明】革故鼎新: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革故鼎新”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它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注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里,融合到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发展进程中。“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与“鼎”分别是六十四卦中相邻的两个卦,二者卦形相反,彼此互为综卦,“革”是去旧,“鼎”是更新。

【熊建】《论语》:“子曰”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从西汉开始,儿童念书先读识字课本,然后就开始摇头晃脑背《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刘冬颖】《诗经》——古代女子立德修身的必读书

古代中国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没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除了“女四书”等女德读物,社会不倡导女性阅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历朝历代,《诗经》都是女性的必读书目,这不仅说明《诗经》是中国经典中社会普及面最广的一部作品,更体现了古人对《诗经》这部经典的认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篇之作···

【刘成敏】汉赋的生成和体性

赋体文学在中国古典文苑中颇为特异且十分重要。说其特异,最集中地体现在赋体极难被界定。清代王之绩《铁立文起》云“赋之为物,非诗非文”,当代有观点既称赋“非诗非文”,又谓之“亦诗亦文”“半诗半文”。

【卫垒垒】比兴:一以贯之的传统诗学

中国诗学有几个主要范畴,如比兴、物感、韵味、情景、意象、意境等。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是一以贯之的系统。从比兴范畴出发,或可将几个范畴贯穿起来。

【许春华】孔子诗学世界的中国智慧

“诗”作为经典文献,春秋晚期以“《诗》三百”的形态进入了孔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视野。除孔子儒学之外,《墨子·公孟》亦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但墨子仅仅是引诗10余条,而孔子不仅引诗,而且与弟子教(学)诗、用诗、论诗,这些构成了孔子诗学世界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