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刚】王夫之论荀子

身处鼎革之际,王夫之在体会、省察理学之于经世意义的过程中,诠释经典之新意,评议诸子之得失。他对荀子着墨不多,除了引用《荀子》来证明某些史实外,只评议了荀子的思想动机、荀子与法家的关系及其性恶论,认为其思想动机不够深远,见识亦不精深。

【孙海燕】“禅悟”:儒家心学形成的一大助力

“朱陆之辩”作为宋明理学中的一大“是非”,是在“援禅入儒”的思想史背景下展开的。朱子多次批评象山“近禅”,象山对朱子也多有非议,如说:“朱元晦泰山乔岳,可惜学不见道,枉费精神!”事实上,象山说这句话时,朱子的道德学问早已名重当世,他何以还要批评朱子“学不见道”呢?象山本人究竟“见”了什么“道”,从而有了“叫板”朱子的底气?

【刘震】孔子与《系辞传》成书

今本《易传》共七篇,《系辞传》是《易传》七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彖传》《象传》《系辞传》均是分为两部分,故在七篇的基础上增加三篇,汉代人将其统称为《十翼》。然而这《十翼》的篇章与篇章之间,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所包含的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甚至也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周易》在···

【喻立平】中华文化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

【钱念孙】探源工程展示中华文明卓异风采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举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梁涛】“绝地天通”与中国古代文明道路

“绝地天通”是古代社会的重大事件,对理解古代宗教、伦理、刑法乃至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近代以来的学者如徐旭生、张光直、陈来等都对这一问题表示极大的关注,但由于问题意识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绝地天通”的解读亦有所不同。大致而言,以上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宗教改革说(徐旭生)、权力垄断说···

【崔进 梁涛】圣人观念稽考

学术界流行的观点认为,“圣”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概念,战国以后逐渐被神话,并形成圣人的观念。如清人朱骏声说:“春秋以前所谓圣人者,通人也。……战国以后所谓圣人,则尊崇之虚名也。”(《说文通训定声》)顾颉刚曾撰有《“圣”“贤”观念与字义的演变》一文,将《尚书》《诗经》中的“圣”字一概释为“聪明能干的意思,没有什么神秘”,认为《左···

【吴琼】近三十年“四书”“五经”俄译状况概述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展缓慢,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儒家文化分不开,于是把目光投向儒家文化,期望从中汲取促进俄罗斯发展的营养,因此出现了译介、研究儒学的高潮”。经过几代汉学学者的努力,俄罗斯翻译了大量儒家典籍,奠定了俄罗斯汉学的坚实基础。“四书”“五经”历来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作。

【冯璠】江藩对汉儒易学的贯通与发扬

江藩(1761—1830)早年受业于江声、余萧客,学宗吴派,博洽群经,尤深汉诂。惠栋倡汉学于江南,他的《周易述》“主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皆融会其义”。江藩的经学著述展现出对汉学的尊崇,其中,他的易学著作《周易述补》承续惠栋,依据《周易述》原书体例补“鼎”至“未济”十五卦和《序卦》···

【仲艳青】图说《诗经》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诗经》居于“六经”之首,在中华诗礼文化中处于重要位置。图说《诗经》是以图像形式对《诗经》进行阐释,包含经学、文学、艺术等诸多要素,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与社会功能。《诗经》图像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刘褒的《云汉图》和《北风图》。据现存文献记载,目前可知的《诗经》图像文献有140种,其中,以《诗经》意境入画的画卷90···

【罗建新】《诗经》图像的演进历程

在《诗经》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学者多采用诂、训、笺、疏、正义、集解等方式,对其进行音义训释、本事考据、义理阐发、辞章品析,生成了大量以文字形态呈现的著述。此外,也有人运用与文字“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的图像,绘画名物,描摹诗意,图说诗境,创作了众多《诗经》图像,借以表达对《诗经》的理解与认识。这些图像与文字著述···

【秦铁柱】汉代“移风易俗”思想的嬗变

在先秦文献中,很早就出现了“风俗”一词,《管子·法法》:“错仪画制,变易风俗。”《荀子·强国》:“入境,观其风俗。”但是,直到汉代,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风俗”的确切内涵,并有了比较明确的阐述。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将“风俗”定义为:“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

【宋艳萍】从汉代画像看时人的伦理观念

汉代画像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漆画、帛画等,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史料,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称之为“绣像的汉代史”。通过汉代画像,可以洞悉汉代人的伦理观念。三纲六纪是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在汉代画像中皆有充分体现。

【王启发】传承升华中国早期优秀思想观念

中华文化的原典时代,或许可以上溯至由《尚书》《左传》《国语》等典籍所记载又为先秦诸子百家所追述的尧舜时代。无论作为古老的传说时代还是作为历史实在,自尧舜时代直到百家争鸣时期,经过上千年积累与传承,最终形成了集中承载和体现早期中国人生存方式、生活理念、精神诉求、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

【郭继民】“能”与“不能”

《孟子》有言,“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此本孟子规劝梁惠王:治国当施仁政。予读此句,意不在此,而在于“能”与“不能”之分判与探究。

【王子今】秦汉社会生活中的“节气”“节令”“节庆”

中国礼俗与“节气”相关的文化传统,是在对“天人之际”神秘关系的体会、观察、探索和理解中生成的,体现出认识自然与人之关系的智慧。“二十四节气”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作为季候与农事关系的经验,在秦汉时期得以达成普遍共识,并全面影响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相关文化理念对后世风俗形成某种规范。所谓“节令”“节庆”调节社会节奏的作用,在···

【刘彦青】“拟《史记》”批评与《史记》的经典化

“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拟史”批评中,“拟《史记》”批评由于其发生的频繁性、广泛性,已经从一种文学现象上升为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徐俪成】从政才到文才 ——魏晋南北朝“才子”义涵的确立

在传统语境中,“才子”一般用于称赞富有文学才华之人,又为文学批评家所常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多数情况下,“才子”之“才”均作“文才”理解,鲁迅将明代人情小说分出“才子佳人”一类,并指出其中“所谓才者,惟在能诗”(《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典型的例子。

【傅博】礼典仪式与《尧典》的文本结构

《尧典》在《尚书》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包含了古老的历史信息,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文献,是综合上古传说、信仰与仪式等材料创作而成的。古史茫茫,远古宏大的礼典作为仪式性结构凭借不断举行和展演,成为文化记忆传承下来,《尧典》即是以礼典仪式作为文本单元渐次展开的一篇经典文献。

【宋逸民】礼要“合理”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中国自古号称“礼义之邦”,礼乐之道为中国人确立了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也由此成为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了解礼乐文化,是了解中国文化,也是中国人自我理解的重要前提。民族复兴需要文化自信,礼乐文明正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