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梅】开拓经学研究的新视野 ——评曹景年新著《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

近日获读山东齐鲁书社2023年3月出版的曹景年博士新著《圣·道·文:中国古代“经”观念研究》,很受启发,感触良多。看到年轻学者写出这样有思想、有见解、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感觉可喜可贺。

【何俊】化玄理为易知 ——《易经易知》序

我的大学同室挚友高金坚研《易》经年,细玩其辞,提炼出人位互卦、卦象环境、爻象处境三心得,循此分析整个六十四卦及各爻,并指出卦爻辞句句有象,撰成释《易》专著《易经易知——于变局中开新局》上、下两册,将由华夏出版社刊行。

【赵培】关于西方《尚书》学研究新动向的思考 ——由《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

2017年5月《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Origi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Studi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Thought of the Shangshu (Classic of Documents))一书由博睿(BRILL)出版社推出。该论文集由柯马丁(Martin Kern)和麦笛(Dirk Meyer)主编,是西方汉学界《尚书》研究的最新成果。

“经典与时代”青年工作坊 ——游心物境:邵雍哲学及其中西律动

2024年6月22日,“经典与时代”青年工作坊以“游心物境:邵雍哲学及其中西律动”为主题,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徐兴无】中国经学的阐释方法与传统

《史记·孔子世家》曰:“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在中国经学的叙事中,孔子删定六经于礼崩乐坏之时,可见其艰,故在当时,晏子已讥刺孔子“当年不能究其礼”。

【纪莺莺】“认识实践”抑或“生活实践”? ——读《反求诸己:历史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

在《反求诸己:历史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论》(以下简称《反求诸己》)一书的结语中,作者罗祎楠自陈“这本小书是我在博士毕业后人生体会与学术思考的一些呈现”,可见此书是作者在西学训练和国内生活之间往复并反求诸己的总结。

【虞万里】经典的集解、集说和长编 ——由《礼记注疏长编》引起的思考

王锷教授主编的《礼记注疏长编》已经出版了《曲礼》《檀弓》和《王制》三种,初步估计,《长编》全部出齐,约有60册左右。承他先后都第一时间寄赠,使我得以较早拜读学习。有感于当今传统文化研究的热度,经学尤其是礼学的专著和论文更是层出不穷,故《长编》的编纂和出版,引起我对当前礼学乃至经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些思考。

【孔祥安】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中国传统忠德变迁史研究》评介

“忠”是中国传统伦理范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德目,在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变迁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秦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忠”成为忠君的代名词,遭受近代以来人们的强烈批判。尽管一些专家学者对“忠”做了研究与解读,但仍存在许多误解与成见。

【刘震】从中华文明到中华之道 ——《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读后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且持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以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令人瞩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新著《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一书,从多维度视角,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哲学阐释,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学理创新资源。

【叶纯芳】杨复再修《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出版帮助

朱熹(1130—1200)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对后世的影响,以目前研究成果之丰,已无须赘言。只不过在衆多研究中,对朱子礼学的探讨显得薄弱。

【梁涛】知道、可道、守道与论道 ——读《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

荀子曾将求道的过程概括为:知道、可道与守道。这同样可以表达为学的境界,其中“知道”是对道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人与道关系的初级阶段。“可道”是从价值观念上认可道,这是人与道关系的发展阶段。

【傅永聚】《希圣希贤:〈圣学十图〉义理研究》序

《希圣希贤:〈圣学十图〉义理研究》一书,由齐金江教授率其课题团队历时10多年的字斟句酌、切磋琢磨,即将公开出版发行。在此,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何怀明】从“鹅湖之会”到“新亚之会” ——首届程兆熊思想学术会议论文发表发言稿

程先生前后耕耘在新亚书院,长达十五年,作为身临其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与张君劢、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王道诸师友,“艰难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在花果飘零之际,使民族历史文化在天南一隅得以保存、发扬和发展。

【王苍龙】儒家教育复兴与中国社会个体化:兼谈如何以社会科学拓展儒学研究

通过研究儒家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个体化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也为未来的儒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场报告旨在引发更多关于儒学与现代社会互动的讨论,促进儒学在新时代的持续发展。

【魏彦红】此生再无来者的生命表达——写在《西汉经学史》出版之际

这部四十余万字的《西汉经学史》终于要出版了,回忆该书诞生的艰难历程,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部书稿凝聚浓缩了华友根先生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寄托;这是他用最后的生命写就的人生华章,是此生再无来者的生命表达。愿华先生在天之灵原谅我工作的不力,在该书出版之际,请华先生安息。

【杨朝明】为经典学习插上翅膀

孔子研究院刘续兵研究员主编的“国学经典音注”丛书(含《〈大学〉〈中庸〉正音释读》《〈论语〉正音释读》《〈孟子〉正音释读》《〈诗经〉正音释读》《〈道德经〉正音释读》六部经典五部著作)问世,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肯定,受到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追捧,可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用力之作,更是有别于同质化丛书的创新之作。

【汤惠生】天人合一叙事方式中的中国古代政治生态学

2023年8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加拿大学者兰德(Brian Lander)的《惟王受年——从农业起源到秦帝国的中国政治生态学》(The King's Harvest:A Politi⁃cal Ecology of China from the First Farmers to the First Empire)一书(下面简称《惟王受年》),书中讨论了大约从距今一万年前农业起源到公元前2世纪末秦帝国灭亡的···

【程章灿】石刻题跋的阅读方法 ——以刘体乾旧藏《宋拓蜀石经》题跋为例

题跋既是一种文体(文类)形式,也是一种文献类型。无论从哪一个视角来看,题跋都是因阅读而衍生的文本。

【程玉晰 程章灿】星凤汇聚,文献集成 ——评《蜀石经集存》

《墨子》中多次提到,“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对于早期中国文明的记录与传承,竹帛金石居功至伟,的确值得后人铭记。

【余治平 唐语鲛】公羊经传诠释的现代范式尝试

圣门经学是中华文明的文本根据与价值源头,已经非常确凿地支撑国人精神世界和日用生活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