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爱波斯坦】上帝、文学和契诃夫

不做判断的写作能够成为伟大作品吗?

【(意)马西莫·匹格里奇】六大核心美德

本文作者发现世界所有文化都赞同的六大伦理学理想。

【杨家辉】拜登赦子能否等同于儒家的“亲亲相隐”或“舜负父而逃”?

拜登身居总统之位,以公权力赦子,既不能在美国现代政治秩序中寻求解释,也不能从儒家思想中获得整全助力。在美国现代政治秩序中,拜登任私情而坏权力,破坏了美国政治的公共性。在儒家思想中,拜登因居总统至公之位,而不能比附非公的父子相隐;且其赦子是发生在居位期间,也没有跳出政治与文明的秩序,不能比舜而实现对人伦的还原。

【刘昊】重回经典诠释:气学研究的反思与新视野

自近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范式建立以来,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认识通常以理学、心学、气学的三分格局作为基本框架,但是“气学”究竟如何成立,其思想特质如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陈赟】“天下时代”中国的精神突破

中国基于仁性意识达到的精神突破,走向了身心一体、民胞物与的道路,既突破了三代以上宇宙论体验的同质化模式,又开启了精神与自然、历史与宇宙的共生秩序,从而抵达以文与质之间相互滋养、彬彬共生为特征的“文明”,这一“文明”并非与自然、质朴、野蛮对立,而是对自然、质朴的保全、成就和升华。正是由于成就了中道真理,中国之所以为···

【宋立林】“典”亮人心: 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心智养情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11月25日,山东省社科联召开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团队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科担当,激发人民文化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化赋能文化建···

【扬之水】什么是名物学和名物研究

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先秦时代即已产生,此后依附于经学而绵延不绝,直到近世考古学的兴起才逐渐式微,乃至被人们淡忘。重新拾起这一名称,是因为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中发现,用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可以为传统的名物学灌注新的生命。而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

【赵威】“德”字在商周的演变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何尊上的铭文,除了著名的“宅兹中国”以外,还有个引人注目的“隹王恭德”。与甲骨文中的“德”相比,这个“德”字右下角多了一个“心”,这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带“心”的“德”字。

【司文晶】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新方向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注重挖掘中华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有关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构想、观念和理论。做好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跨文明交流与对话,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

【许石林】好事占尽,则不吉

一早与学生谈话,言及有爱慕虚荣者,实弃大抱小之愚、舍本逐末之痴,无可救药。

【许石林】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90、100岁的老人,犹如千年老树,生病犹如根朽枝枯,即便是生瘤也很正常,及其去世,不应该当成病,更不应该见诸讣告。90、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冀儒讲坛开讲:《传习录》与王阳明心学智慧

11月23日,冀儒讲坛第廿四讲在大者学社·安吉书院精彩开讲。本期讲坛邀请汪乃兵老师为到场粉丝解析《传习录》与王阳明心学智慧。汪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内心修养与道德自觉,为现场学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冯兵】王阳明的孝治主张及实践

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无论他身处何种环境,与师友往返的究心论道则是始终如一的。即便是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阳明亦与二三同志坐中军讲“良知”之学。阳明的讲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常常首举最切近人心的事亲之孝来展开,所以总能达到言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对他来说,孝道绝非只是用来教人的空头讲章,他自己也是终身持···

【郭薇】《中庸》伦理思想的内涵、特征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成功举办。这场学术盛事不仅加深了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更为解决现代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古典智慧的启示,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儒家伦理思想,特别是《中庸》所蕴含的伦理智慧,对于当代社会治理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徐兴无】中国古典学的知识和精神

2024年11月6—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来自世界各国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和媒体人士就古典文明的精神、古代经典研究、古典学与文明互鉴、古典学与人类未来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王学典】儒学研究已形成“九科治儒”的繁荣局面 ——探索儒学社会科学化的新路径

当下儒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转化问题,也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是儒学如何融入现代社会、为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社会重建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儒学的学科属性和现代转化路径作出新的探索。

【许石林】其实,你不必羡慕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仙逝,官方讣告中称先生享年100岁。其实,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先生7月份过完百岁生日,现在应该是101岁。

【米湾】挽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诗教之名,誉满天下。而每谈平生,孔孟之言,如入骨髓,辄信口而出,自称“穿裙子之士”。何为“士”?《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念彼平生,确乎士之大者也。叶先生可谓民国最后一位孔孟之教熏陶出之人格典范与诗教大师。故其去世,陡增吾人悲凉之感。闻讣之际,想···

【杨国荣】作为思想家的刘禹锡

首先祝贺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因为其他事情,我无法直接到场,所以只能用视频的方式事先说说自己的相关看法。

【郭齐勇】什么是孔子说的“成人”?

所谓“成人”,顾名思义是指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