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毅】当代私塾教育之目的

近日于网上看到某堂主,大肆炫耀其子考上国内某知名大学,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一如当年力推纯读经时,其子进入文礼书院时之情态。当然其现在主张,已是反对纯读经,而主张读经与体制结合了。然读经与体制究竟该如何结合,此问题若不能澄清说明,恐怕到头来又是重蹈当年覆辙,世间事盖先理明而至事明,未有理不明而事能明者,智者不可···

【亨利• 吉鲁】种族清洗政治与抹去历史

鉴于殖民历史和针对那些被认为可抛弃的弱势群体——土著居民儿童的暴力越来越多地被掩盖起来,加拿大必须拒绝对历史记忆的攻击,以避免当今在美国发生的事在加拿大重演。它必须加大能支持种族正义和公民文化的教育体系的投资。如果民主要在加拿大“重新呼吸”,历史就必须成为批判性探索的对象而不是盲目的尊崇。

【布拉德 • 伊斯特】在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时

乔治 • 斯夏拉巴(George Scialabba)长达四十年的文学和政治批评就证明了他的道德水平和想象力深度,正是这些让他始终能将同情、慈悲和耐心运用到复杂观念和同样艰深的作家身上。对斯夏拉巴来说,这种思想美德不是批评的替代品而是前提。他寻求表达的是带着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政治经济的最佳选择,也是社会明确追求的乌托···

【佩德罗·布拉斯·冈查雷斯】未来主义与文明人

西方文化是从对未来前景的渴望中产生的。这是为什么未来拒绝被驯服或者被躲进可预测的计划中的重要理由,因为这将让人屈服于社会改造工程师的实证主义心血来潮和施虐狂。

【詹姆斯·罗宾逊】理智与情感

我们看到虽然情感和理智之间存在分界,但这个边界并非不可跨越。这首先通过显示激情是我们的理智能力可以理解和使用的而展现出来,激情能够被指代为旨在解释行动欲望或为之辩护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它被视为激情即便可能有些身不由己,但仍然能够依据个人的判断标准以理智的方式行动。

【余秉颐】“肩圣贤而躬实践”,新安理学的致思取向

“新安理学”是理学的一个派别,由于它孕育、形成于徽州地区,而徽州古称新安,故名新安理学。它从产生、发展到趋于衰退的过程,跨越了宋、元、明三代,直到清代朴学兴起之后,始转向衰微。

【吴钩】想象大宋奥运会

这个城市常年居住着150万人口,‘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而据我所知,伦敦、巴黎、威尼斯,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人口也不过10万。尤其难得的是,在我们东京,市民最重人情高谊,但凡有外地商人刚至京城租住,人生地不熟,邻居都会过来帮衬,送上汤茶,指引怎么做买卖。我们城市的大酒店,只要酒户来打过三两次酒···

【张华娟 徐佳】用传统文化的活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脉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重视家庭与家庭教育。家庭是“国之本”,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礼记》提出的“大学之道”,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层次。这既承载了儒家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也可视为对传统教育理论的一种概括···

【余东海】反对一切集体本位,全面弘扬仁本文化 ——重点批判民族主义

在政治上,集体主义都善于牺牲个体,包括个体的权利、利益和生命。不仅弱势群体容易遭灾受屈,特权阶级也难免受苦受难。在整体上,后者的苦难和后患更为深重,下场普遍悲惨。故东海无数次强调,极权主义没有赢家。 作为一种学说,集体主义蔽于集体而不知人,更不知仁。故集体主义必不讲人权和仁德,讲也是空讲。集体主义之本质就是与···

【劉強】讀老杜哀河南(詩並序)

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權者可不戒慎恐慎也哉!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為政者豈不警鐘長鳴也哉!言猶未已,感而欲詩,姑錄於前,聊充小序云。

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创新发展及有效落地?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这么说

7月3日,以“守正达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敦和雅集在杭州良渚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敦和基金会主办、古道书院联合主办,20余位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实践者、研究者共同参与研讨,希望通过雅集搭建一个更开放创新的交流平台,让彼此了解、相互启发、携手共创。

【王学斌】王阳明的三个“命题”

近些年来,海内外兴起一股“阳明热”。明儒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深有奥妙,需要把握蕴含其中的精髓真意。南宋大儒朱熹曾言:“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前一句说,所谓“论其世”,就是要研究和论述诗书作者在其所处的时世中的行为和经历;后一句说,读作品,就不能不了解作者的实···

【许石林】呼吁:大灾当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发国难财者,就地正法!

这就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发不义之财。我宁可淋雨,也不能服从这种行为。当时我就想:一个文明社会,一个良心企业,恰恰应该在此刻降价,而不是抬价。我的想法,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实现了,请读者赐告。是的,理想的文明社会是遇灾降价,体现与国同体,仁义礼的高度;一般的平庸社会,即便是不降,也不应涨价,此可理解为行其素行···

【孔繁杰】仁德义行 儒者知交 ——记衍圣公孔德成与李炳南二三事

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里。孔子第77代嫡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一生五德践行,尊师重教,他对老师庄陔兰、李炳南一向深怀敬意,尤其与李炳南先生相知相伴40载,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其情谊感人至深。

【吴钩】宋仁宗并未黜落柳永

那么宋仁宗对柳永的态度呢?多则宋人笔记都提到:仁宗皇帝很不喜欢柳三变的“淫冶讴歌之曲”。相传柳三变曾有轻薄小词《鹤冲天》传入内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仁宗便在科举考试中特意黜落了柳三变,御笔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后又有人向仁宗举荐柳三变,仁宗说:“得非填词柳三变乎?”举荐者说:“然。”仁宗说:“且去···

【赵志浩】先秦儒家德性政治的积极要素

先秦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时的学者或学派大多都拥有强烈的救世治世精神。各学派极力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政治理念,目的都是为了重建天下秩序,实现天下的统一和太平,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那时,各个诸侯国都蠢蠢欲动,相互攻伐,造成天下秩序失衡。孔子认为,治世首先要“治心”,人心浮动必然不守规矩,相互侵夺。

【王绍琛】士人在传统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士人是儒家文化的担纲者。在韦伯看来,士人作为治理者,与天子共享权力。无论二者在历史变迁中所形成的张力如何,都使得传统社会的治理结构深刻地打下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这种现象在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占据了主流。诚然,旧的治理思路不可能会在新的时代找到完全再生的土壤。然而,如果将···

【高富贵 干春松】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融合 ——以“射礼”为例

在近代奥运历史上,由于国力和体育运动普及的原因,中国曾经只是一个边缘性的存在。不过,随着国家社会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和奥运会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我和你,同住地球村”的歌声响起,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传遍世界的时候,中国热情拥抱了世界,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于奥运的···

【李孟衡】李氏朝鲜与韩国式的儒教化——评《海东五百年》

《海东五百年》是一本向中文圈读者介绍李氏朝鲜王朝(1392-1910)历史的作品。不同于现有中文著作多聚焦于中韩文化交流或特定议题,此书是个人所见第一本由中文圈学者所撰写的朝鲜王朝史。基于这项理由,同为朝鲜时代史(以下称朝鲜史)研究者的我收到书稿时非常兴奋,立即开始研读。

【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共识与儒商精神

2020年世界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疫情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但是我国有效控制了国内疫情,在疫情中的所做所为极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力量。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形成的抗疫精神已经成为社会道德共识,这种共识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延续,也经过了无数抗疫英雄事迹等的实践证实。但是很多人仍然缺乏思考危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