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恒】古代精英承受更沉重的礼教

因为精英肩负着沉重的礼教,哪怕死也需要保持最起码的体面,如果精英和市井小民一样满地打滚,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不是好事。

【孟少杰】哲学家的淑世情怀——读《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

《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一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展示了儒家文化本有的创造性和开放性,揭示了儒家文化和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

【萨缪尔·克朗】悲剧意识:随遇而安

在典型的悲剧中,主人公遭遇宇宙力量的残酷无情和亲友丧失,但是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更深刻的人类恢复潜能,这能维持未来斗争的意义感。悲剧英雄超越限制就是依靠通过接受这种局限性,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对自己缺陷和毛病的认识。 

【夏洛特·瑙里斯】哲学家的服装难题——如何过思想生活

真理在于哲学家不在乎他们穿什么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们渴望影响这个不在乎外表的形象,因为它为他们赢得了思想资本。

【阿格尼斯·卡拉德】其他女人

嫉妒是并不吸引人的情感,但是与仇恨、蔑视或者怨恨不同,嫉妒不是被禁止的情感。如果知道皮埃尔欺骗了娜塔莎,我们将发现她的嫉妒可以理解,甚至情有可原。

【阿格尼斯·卡拉德】制怒

愤怒分歧常常让人感受到是一种政治灾难:我们如何能希望看到人人达成一致意见?为什么人们顽固坚持己见,就是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更聪明地对待愤怒呢?我一直在建议这样一个答案:这是因为他们是理性之人,在乎正义问题,人们对愤怒管理的强制性策略有些抗拒。那些坚持开枪的人是拒绝他人将其驱赶到自己领地之外,并使其看不到真理的人。

【孙仲兹】“生之谓性”没错,错的是告子

《易》云“生生之谓易”,此处的“易”只是变易之意。万物都处在不断变易之中,这一点不难理解,然而依孔子之言,只见到万物的不断变易犹是表面,万物之所以不断发展变化,乃是万物的不断生发使然。宇内众物无不具有一种生发作用,如器物微粒之扩散、水之蒸发、火之焕发、植物之滋长、动物之繁衍、人类之创造等等。不论何时何地与何物,它···

【尔雅台】孟子是教化的,荀子是政治的。孟子道尽五百年之王心,荀子只是立百年之···

此章是圣人教人以复性也。性者,心所具之理,谓之良知良能,因人之气质而遂异。然溯人生之初赤子之心则皆纯一无伪,故曰相近。知能关涉气质,良则谓其理之本然,故孟子言良知良能,举理气一体言之也。盖一心开二门,就其流行之用言谓之气,就其所以为流行之体言谓之理。用显而体微,言说可分,实际不可分也。

【王沛】三种史料中的子产铸刑书

发生于春秋后期的子产铸刑书事件是中国立法史上的大事。直至今天,主流的中国通史、中国法制史著作都将此事看作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成文法公布活动。这种观点以《左传·昭公六年》中的相关记载为依据,经唐代孔颖达阐释(孔疏)后几成定论。近百年来的法学家更是将其作为世界法律演进共同规律之典型例证,代表观点可见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

【郑锐鑫 王学斌】历久弥新话小康——“小康与中国”之二

众所周知,“小康”概念出现在先秦时期。经过《礼运》篇对小康社会景象的描绘,它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涵义,遂渐趋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同时也最为炎黄子孙所耳熟能详的社会理想。溯其绵长历程,方知这幅贯穿数千年的历史图景,是如何一步步描红涂绿、蔚为大观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范仲淹怎样交朋友

范仲淹在应恩师晏殊之邀主持应天府书院工作期间,曾与同事王洙促膝相谈、切磋学问,由此增进友谊,互相引为知己。不久,朝廷调王洙任贺州富川县主簿。王洙“素负文藻,深明经义”,已在书院执教多年,深受学子敬重,范仲淹知悉后,认为如此安排不利于最大化发挥王洙才能,于是在请示晏殊后,向朝廷上疏,提出:“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

【吴钩】春节后,宋朝人是怎么发“开工红包”的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来历:“俗语称‘利市’,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契约:商人不得背叛国家,国家也不干预商人经商自由。“利市”便出现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意为“买卖”。

【吴婕】牢骚君子兮,佩玉琼琚

自屈子著辞,东汉班孟坚尝为《离骚》作章句,然仅《离骚章句序》与《离骚赞序》存焉,其文多有溢美之情。《离骚赞序》中即叙屈子事怀王,为小人所妒害。曰:“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是以《离骚经》中香草、美人专喻君子,或谓怀王,或为自喻。

【张文珍】孔子讲辩证

在人们心目中,孔子似乎是循规蹈矩、严肃的老学究,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读读主要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就会发现孔子并不呆板拘泥,相反他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很是权变灵活、机智辩证,特别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体现出鲜明的灵活与变通的特点。

【杨朝明】“学以成人”与“学成大人”

哲学因追求真理和启发智慧而魅力无穷,中国儒学关于人性与人的价值的追问与探究,本质就是这样的哲学。世界哲学大会以“学以成人”作为主题,是让世界一起探究“元知识”“元理学”的最佳选择。对这一主题“充满争议”,说明需要更好地思考它。

【刘余莉】贞观之治与《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魏征等社稷之臣从唐前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精选的六十六部典籍中撷取最精粹的治国理政智慧,汇集而成,其内容涵盖“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以及诸子百家,如墨、道、法、农、兵家等。所以,称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毫不夸张。

【丁纪】莫我知也夫

《论语》总章三六八:“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莫我知也夫”乃夫子自道。其实,即不论自知与知人,或人与人之相知问题乃为《论语》之一大主题,如朱子所谓“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总章三六三集注);单以句式之近似而言,《论语》一···

【韩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考论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知南康军修复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等一系列书院教育的教规,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为学生指明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学生如何为学穷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用以规范和约束书院师生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修身养性,提升品格

【宋立林】面朝大同看小康——“小康与中国”之一

小康,作为时代主题词,它真正为大众所熟知不过近40年的事。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后,亿万中国人一下子有了“奔头”。甩开膀子加油干,勤奋努力“奔小康”,成为了时代的风景线。“小康社会”的提法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为国人接受,···

【田飞龙】黎智英保释案与香港司法的“节制转向”

黎智英保释案裁决体现了香港司法哲学的某种“国家法”转向,这是其制度理性与政治成熟性的体现,是对香港司法独立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坚守,具有香港司法及“一国两制”实施的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