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军】儒臣与神明之际——漫话萧望之及萧太傅信仰

在泉州的民间信仰中,王爷崇拜占有重要地位。王夫之说萧望之之死是“得虚名获实祸”,于己于国无益,但在老百姓的眼里,儒臣萧望之明显是因刚直不阿而被奸人陷害致死。富美宫的四个门扇上,画着老中青幼四个太监,可见,老百姓想的是:太监生前害人,死后永远服罪,为冤屈的萧太傅看门。而萧望之成为王爷神,也与他是冤死的有很大关系。

【高平远 林桂榛等】“琅琊徐福与四时五行”会议诗集24首

2020年12日11-13日,“琅琊徐福与东方文化论坛(四时五行篇)”在青岛黄海学院举行(11日报到,12日研讨,13日考察琅琊台,14日散会),近50位青岛内外的学界朋友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环境优良,气氛热烈,期间还作诗唱和。所和诗词,虽未必平仄格律皆严格守旧,但全是句脚有韵而上口可吟(无韵脚之连句,实非诗体,更非歌体,诗本是歌之···

【向世陵】克己·复礼·为仁——南宋湖湘学者张栻论仁礼关系

仁与礼都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仁主要指内在德性,是儒家最核心的价值,它首先表现为“爱(人)”的情感;礼则指外在的制度规范,其突出特征是社会性和公共性。

陕西师大“关学大讲堂”第一讲,陈来主讲“论古典儒学‘义’的观念——以朱子论‘义’为核心”

12月12日,由我校关学研究院主办的“关学大讲堂”第一讲在文汇楼C区报告厅正式开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陈来应邀前来做了题为“论古典儒学‘义’的观念——以朱子论‘义’为核心”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主持,现场座无虚席,三百多名校内外师生到场聆听。

【埃林纳·艾伦】人生该怎么过?

公共空间里充斥着大量包含各种政治动机的口号;试图诱惑我们购买奢侈品的广告;励志类书籍和亲切的精神慰问品;这些心理疗法就像新星相学或基督教那样给人提供肤浅的精神安慰。这些潮水般汹涌澎湃的喧嚣在网络上盛行,往往淹没了人们发现连贯思想的能力。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很少能为学生提供人生指南,使其逃避在很多人看来陷入越来越···

【西奥多·达林普尔】假话盛行的时代

当今时代,你必须拥有正确的观点,什么错误的观点都不能说出起来,否则……

【吴震】当代中国“家”文化的理论探索——孙向晨《新著论家——个体与亲亲》读后

不是简单地采用个体本体的权利优先及其现代性价值来转化中国当代社会,而是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采用儒家理想的以美德或德行(如“亲亲”)为基础的思想智慧来参与重构当代社会的实践,并以此与当代西方的现代性价值观进行对接,以型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伦理和公民美德,将儒家传统价值的和谐观与当代政治视域下的正义和权利等价值···

【李闫如玉】孟子修身观念的源头

中国哲学中对修身观念的关注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尤其是先秦儒家。早期儒家中,尤其重视和强调修身的是孟子。孟子提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孟子看来,正身、修身至关重要,不受穷达贫富等各种环境的影响。

【李闫如玉】孟子修身观念的源头

中国哲学中对修身观念的关注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尤其是先秦儒家。早期儒家中,尤其重视和强调修身的是孟子。孟子提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孟子看来,正身、修身至关重要,不受穷达贫富等各种环境的影响。

【王琦】湘学的经世致用传统

湘学作为湖湘传统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经世致用的传统,深刻影响了湖湘文化建构与湖南人才培养。尤其是近代以来,形成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的格局,造就了大批经世济民的人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近代社会的转型。

【林桂榛 周启荣等】荀子学园关于“五行”与十月制历法的讨论

12日下午我五行问题发言,引孔子语有几处口误,如当作《礼记》“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帛书“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是讨论时即兴口述,其他口误不逐一指出。

【吴飞】追忆石立善

立善兄的文字水平非常高,他的文章虽然大多数是考据性的,但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乏味。其中不少是由小学入手、却能贯通大问题的典范,如《程门立雪的真相》《<礼序>作者考》《朱子门人丛考》《<大学><中庸>重返<礼记>的历程及其经典地位的下降》等。如果天假以年,相信立善兄一定能做出更多、更重要的研究来。

【郭代杰】若安天下须先正其身 ——《诗经》中的为君之道(二)

国君作为国家政治的主体,其道德修养对于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君民关系和谐等方面占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说,修身正己为国君治理天下的根本,犹如树木的根基,根基越牢固,则枝叶越繁茂。《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

【郭代杰】若安天下须先正其身 ——《诗经》中的为君之道(二)

国君作为国家政治的主体,其道德修养对于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君民关系和谐等方面占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说,修身正己为国君治理天下的根本,犹如树木的根基,根基越牢固,则枝叶越繁茂。《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

【郭代杰】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诗经》中的德政思想(一)

《诗经》是关于周代礼乐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诗集,战国末年被列为“经”,2000多年来,各时期学者为《诗经》所做的论著数以千计,特点各异。但不得不提的就是孔子,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研究《诗经》的第一人,他删诗成300篇,并提出《诗经》的作用应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即诗经是为治国理···

【郭代杰】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诗经》中的德政思想(一)

《诗经》是关于周代礼乐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诗集,战国末年被列为“经”,2000多年来,各时期学者为《诗经》所做的论著数以千计,特点各异。但不得不提的就是孔子,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研究《诗经》的第一人,他删诗成300篇,并提出《诗经》的作用应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即诗经是为治国理···

【王学典】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最佳机遇已经到来

就像新冠疫情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局限和短处一样,新冠疫情也使中华文化、中国制度的长项和优势显露无遗,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深度开展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深度对话,在整个世界上彰显中华文化和中国价值的巨大优势和意义,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范式。

【彭林】纸上得来终觉浅 ——为何《仪礼》需要做复原研究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避免盲目性,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迷途。《仪礼》区别于其他典籍的最大特点是鲜明的践履性,因此,正确认识《仪礼》在成书与研究过程中的两次“转换”,是我们复原研究的逻辑起点。

【余东海】大恶无后论

大恶无后是一个道德定律和历史规律,此律主要义是大之恶人没有后嗣,血统和家庭无法久传,即俗话说的断子绝孙。引申义有二:一、大恶之人没有后福,其事业没有后继;二、古往今来所有成气候的邪恶势力都没有后福、后续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