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春松】胡瑗“明体达用”观的思想史意义与当下价值

宋初政局未稳,赖有孙复、石介和胡瑗等人在各地办学,培育人才。他们通过书院的方式,坚持道德优先的原则,并探索独特的教学方式,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等朝廷有识之士的支持下,为二程乃至宋代理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其中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尤因其方法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红丽】千年荣耀的传承 跨越时空的文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北宋大儒胡瑗于浙江湖州播撒下的教育火种,历经千年而不灭,其创立的湖学体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华夏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而湖学的核心——“明体达用”教育理念,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为后世传颂不辍。

【杨阿敏】名学者论研治《礼记》之方法

《礼记》是西汉戴圣所编选的一部书,取材广泛,来源不一,全书编次错杂,并无完整严密的体系。

【吴钩】宋王朝的权力结构

前些天,我们讲了宋王朝的君权、相权与台谏(1、宋王朝的君权;2、宋王朝的相权;3、宋王朝的台谏),今日我们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宋王朝的权力结构。首先需要指出一点,宋朝的这个权力结构当然不是什么“三权分立”,而是一个复合式的“二权相制相维”。“制相维”正是宋人自己提出的概念。

【崔伟芳】《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

2023年1月,国家文物局核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统计了全国1658通(方)重要文物,其中收入了90通(方)曲阜地区碑刻,其数量位居山东全省第一。曲阜碑刻作为特殊而重要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碑刻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方勇】七论“新子学”

自2012年以来,笔者就“新子学”理念已有六次专文论述,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子学与经学、儒学、哲学的关系是讨论子学时绕不开的话题,它关系到子学自身的定位与核心特质,也关系到子学研究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对中外文明交流的新局面。

【杨国荣】古典学与经学:内涵和意义

经学与古典学(classical studies)相关联,两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西方古典学还是传统经学,今天都面临如何走向现代的问题。

【王乐】道德境界的精神内核

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生境界和道德情操,具有独特的内核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胡国繁】写在第一个“王船山日”

2024年9月29日,船山故里所在衡阳市通过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调研报告及建议案,并召集全体市政协常委及市直部门、船山故里衡阳县代表,开了一个数百人的专题议政会议。

【许家星】饶双峰文献的钩沉、整理与新见

推动较为滞后的朱子后学研究,彰显朱子学的特性与价值,是当前朱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饶双峰(饶鲁)恰恰是朱子后学中极具个性、影响深远而又不幸被埋没烟尘之人。研究朱子后学的首要困难在于文献的匮乏,饶双峰即是如此。

【常会营】“庙学合一”及其历史价值

庙学是古代传承至今的儒学物质载体。“庙学合一”(孔庙和官学合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规制,是在官学设孔庙,且属于国家推动之行为。

【程旺】朱熹的图式世界

朱熹用图问题是个老问题,数十年前陈荣捷先生就作有《朱子之图解》的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概说;但这也是个新问题,因为陈先生之后,对朱熹图式作出专题探究的并不多,仍有继续发覆之必要。朱熹图式问题,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朱熹的思想特点、思维特性和学术品格,是必不可少之视域,应予以充分重视。

【霍宏伟】隋唐洛阳城空间体系研究

唐代诗人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云:“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诗中盛赞的就是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隋唐洛阳城遗址。该城始建于隋代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毁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历时523年。它是中古时期的著名都城,与隋唐长安城并称“东西两京”,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

京、京师,现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那么,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有没有叫作“京”的地方?京师、北京又分别指代哪里?我们尝试从文献典籍中探寻“京”“京师”“北京”含义之演变,并从地名演变过程,一探今日“北京”之前世今生。

【高艺鹏】夏译儒家经典中的时代特征

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民族于11—13世纪初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西夏文化也是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尹铉哲 郑艳】宋学推动宋代国家治理

宋学是在唐代儒学复兴的基础上,经两宋数代思想家的创造性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流派。其核心理念包括重视思辨、强调义理、推崇理性、讲究致用等。宋学不仅是对古代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更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旨在解释现状、应对变局、维护统治的新儒学体系。

【刘力耘】“一道德以同俗”与国家治理思想

“一道德以同俗”出自《礼记·王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国家治理思想,也是“大一统”政治的内在要求和有力保障。

【养正读书】关于传统文化和读经的九条反思

在国家和整个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在读经被众多有识之士当作必修课的觉醒中,让人感觉欣慰,前途似乎越来越光明,然而在现象背后,我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一些问题,分享出来供大家思考。

【陈来】《哲学与时代:白鹿洞朱子会议文集》之序

2011年10月,中华朱子学会与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庐山白鹿洞书院管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白鹿洞书院举行。这是中华朱子学会成立后为推动朱子学研究,与高等院校合作举办的又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在合作单位和与会代表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圆满成功。

【齐义虎】正名:所谓“中东”应该叫“西亚”

近日,加沙地带的巴以军事冲突持续不断,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使得“中东”一词再次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