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落实儒学的历史条件 ——从《天边有一块乌云》谈起

媒体的朋友邀我作为作者本人,就自己新出的一本书来“现身说法”。对于这样的一番美意,我虽则随口就答应了下来,却又不得不沉吟了许久。

【吴钩】知否知否?宋朝人的四般闲事是如何玩的

据说正在播出的宋朝背景长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再现了宋代雅致的的生活文化,剧中人说出了“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的台词。这句台词出自宋人笔记《梦粱录》,是南宋时杭州的民谚:“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台词中的“累家”,准确的写法是“戾家”,是外行人的意思。宋人认为,这四件雅事···

【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就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所谓“最早的中国”,核心要素有三:一是国,二是中,三是最早。三者之中,某一遗址或文化是否已经进入“国”的阶段,有具体可视的考古材料为依据,其年代是否为“最早”,这是考古学上的相对年代问题,都不难判断。唯有是否为“中”,纯属观念上的认识,未必一定见诸于考古实物,因此最难···

【杨建新】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程小红】深圳应该建文庙吗?

对于深圳这座在改革开放之后快速崛起的城市,商业文化正在成为其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一直是深圳被指为“文化沙漠”的原因之一,如何重塑深圳的城市文化,一直是深圳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之一,这次金心异提出在深圳建设文庙的提案,只不过是最新的一次关于深圳城市文化争论的体现,不管最终是不是能够如其所愿,关于深圳的城市文化讨···

人大代表金心异:关于建设深圳"文庙"的建议

深圳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追求越来越高涨,特别是在青少年儿童中间,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深圳,却十分缺乏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建筑,仅有大鹏所城、东门老街和南头古城有少量历史建筑,但这些历史文化更多是岭南地方文化的符号,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意义。

【刘培功、单虹泽】儒家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宋明新儒家借鉴了佛教的“本心”“佛性”等观念,以“仁”为核心,发明了儒家话语下的万物一体思想。在宋明儒者看来,万物处于以仁之生生大德相贯注的共同体中,故需以仁爱平等相待,“一体”之万物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共同体。理学家普遍强调通过心性修养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并将此共同体内的成员看作与自己密切相关。

【王日根】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发展是持续性的,经由改革和创新而达致社会的稳定是常态,虽时有惰力滋生、脱序现象出现,但不乏内在的纠偏动力,维新机制屡屡将中华民族从危境中解出,走向新生。

【宋思伟】追忆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

二零一九年农历正月初四,是第一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先生百年冥诞纪念日。两岸学界、民众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来缅怀一代宗师的儒雅风范和不凡的一生。下文为著名学者宋思伟先生书写的纪念文章,谨以此对孔德成先生表示沉痛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陈晓华】学术门径 治学良师——《四库全书总目》的价值及其总纂纪昀

古人读书,讲“法、相、品”。法即方式方法,相就是读书之状貌精神,品即感悟书之五味,但无论哪种,其实都在讲如何读。不过,如何读很重要,但如何才能入读书之门,更为重要,此乃读之筦钥,即读书首先要明白按需应读哪些书,要会按目索书。不然,纵有万般法相品,或不得要领,或终是乱读。

【许石林】一段不应忽视的历史:孔德成差点当了汉奸

蒋介石为什么如此急迫又紧张地转移护送孔德成?因为“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全面侵华,全国的抗战形势陡然严峻。山东是日寇重点攻占的战略要地,当年年底就入侵鲁南地区,曲阜的沦陷,已成不争的眼前现实。一个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日寇拐骗到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弄得当时的国民政府十分被动。

【许石林】你死我活,文学什么时候成了法律的敌人?

以往十多日,南北奔驰,日程紧张,公私之事繁密,旅途匆匆零星于朋友圈对“张扣扣案”一审辩护律师邓学平先生的辩护词及其在读者中的反应做了些评论,现整理如下,乞方家赐教。

【田晶】于谦与杭州

明朝于谦,既有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又有世人传颂的高洁精神。不过,相比庙堂为官的事迹,他在杭州的青少年岁月却鲜为人知。其实于谦之所以有着杰出才能和清廉品质,与他在故乡杭州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孙玉太】得于《诗经》的名字

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取名字。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取名宝典,中国人从中取了一个个高贵、典雅、文质彬彬的名字,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许石林】那些不识字的文化老人,快绝迹了

我越来越庆幸自己的年龄,使我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接触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农村的老年人。这些被我称为可以收藏的老人,有两个表面特征,一是年龄今天大都在80岁以上,二是大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在我看来,他们是不识字、没读过书的文化老人。

【吴钩】这几个宋朝人如果生活在大清,一定会被砍脑袋

哪些宋朝人设若生活在大清,确切地说,生活在雍正—乾隆盛世,会被大清皇帝砍了脑袋呢?——这当然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不可能得到直接的证实。

【唐浩明】拙诚与湖湘文化

周敦颐对宋代理学的开创厥功甚伟,他的学说对他的家乡湖南影响甚大。理学继承儒学以诚为本的理念,周敦颐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王瑞来】道学在南宋有多大的约束力

胡澹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倩也。厥后朱文公见之,题绝句云:“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孙建昌】近代中国人为何用井田制解读社会主义

2020世纪初世纪初,,有着不同政治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的中国人,在接触和了解社会主义思想之后,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把社会主义和井田制画上等号呢?本文试图阐述这个疑问。

【胡大雷】“诗言志”:抒情达意的初始阶段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诗言志”说的是诗歌要干什么,“诗缘情”说的是诗歌源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