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许】经书避免历史化的三种途径

经在成书过程中,尽量避免了历史化,以确保其义理最大程度的跨时空通用性,或者说确保流传得尽量广、远。由于这个缘故,经有超越于史、区别于史的特点。

【韩星】《西汉德运考——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史》序

李培健是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时带的中国文化史方向硕士研究生,他为人诚挚,做事踏实,学习刻苦,具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个做学问的料。

【宋立林】站在春天的入口处,勇毅前行

今天是立春。二十四节气的又一个轮回开启。我常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发明,其中所蕴含的“数”“节”“气”等理念,恰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实际上乃是中国人“追求合乎天道的生活”的一种反应。

【房伟】立春:生机与希望

一年前的今天,立春之日,北京冬奥会拉开序幕。开幕式上,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为序进行倒计时,无疑惊艳了世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年后的今天,2023年2月4日,又逢立春节气,变化的是光阴与容颜,而不变的,仍然是春回大地时给世间万物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邓秉元】要相信经典会给我们以力量

《中国研究生》杂志来函,希望我能对研究生朋友谈一点儿学习中国文化原典的建议。蓦然之间,思绪竟回到自己的读书时代。虽然自己所得尚浅,而且从业越久,越是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叹,但还是有不少甘苦之言,可以和有志继续从事此道的年轻朋友分享。

慎终追远,薪火相传 ——颜景松先生线上追思会纪实

颜景松,男,汉族,1925年8月生,山东滕县(今滕州市)人,新乡学院教授,中共党员。12岁便跟随祖父楸园先生颜蕙山(字兰亭,1877—1955)于私塾学习经典、书法、太极等,系统接受国学文化熏陶,谦称“楸园后人”。

【余东海】儒眼金睛论佛道——东海微言集

佛道两家皆有所蔽。其一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有得乎天,但为天道所蔽而不明人道;其二是蔽于坤而不知乾。

【杨朝明】以“礼”行礼 滋润心灵 ——春节的文化底蕴

从礼俗到礼仪,再到礼义,春节各种节庆习俗,集聚着礼乐文化的精神。

【周少川】把握学术史脉络的拓荒之作 ——读陈祖武《中国学案史》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学术、梳理学术发展脉络的传统,从先秦诸子论学,到《史记》创设《儒林列传》《汉书》创立《艺文志》,延至明清,历代皆不乏名贤对前代或当代学术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到了清初,浙东学者黄宗羲终于独树一帜,撰成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此书依学术源流,“支分派别,条理粲然。其于···

【王艳艳】发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传承基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书系”出版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民族与国家者,皆人类文化之产物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绝的古老文明,中国的政治观念、政治制度等政治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基调下诞生、发展、演变的,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西方的政治思想、体制相比,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体现了其鲜明的特色,不但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

【程燕】智慧之光:从安大简看孔子

2015年,安徽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楚简(简称安大简),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孔子语录,书法极其精美。经整理研究发现此篇共有13支完简,除一条开头为“康子使人问政于仲尼”外,其他简文均以“仲尼曰”起始,故将简本篇名定为《仲尼曰》。简本共收录有25条孔子语录: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见于《论语》前十篇的是《里仁》《公冶长》《雍···

【马银琴】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发展演变

在中国诗学史上,“诗言志”与“诗缘情”是影响很大且关联密切的两个诗学命题。如果说“诗言志”是一个《诗》学阐释命题,那么“诗缘情”更多是一个诗歌创作命题,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志”与“情”、“言”与“缘”上,同时也表现在“《诗》”与“诗”之间。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方面差异的分析,呈现从“诗言志”到“诗缘情”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丰富···

【黄黎星】“三阳开泰”与立春 ——中国的天文历法与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天文学,滥觞自远古。《周易》经传中含有丰富的天文历法内容,易与历的交融,呈现出极具特色的建构形态,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直至当代,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刻的启发意义。从《史记·天官书》可以看出,冬至、立春这两个节气,具有天文历法的特别重要的意义。“冬至”可作为“二至”“二分”的代表,“立春”可作为“四立”的···

【张海波】周公之言与“格言”由来

“格言”一词最早出自何典,有学者认为:“‘格言’二字不见于经,其见于传记者,最早为三国时崔琰《谏世子丕书》有云:‘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训’。”(孟森:《格言联璧·序》,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25页)说“格言”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失之过晚。翻检史籍可知,“格言”一词最早见于《逸周书》(凡二处),皆与周公有关。

【高小强】圣人之知与能(下) ——壬寅年《孟子》《中庸》研读札记(之二)

圣人与天道为一,这是明确的。首要的,他们皆为“诚者”以至“至诚者”,像孔子所说,“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其实,孟子也讲,“是故诚者,天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朱子以为,“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

【李尚信】生生哲学的基本框架

中国哲学,可以说是参赞化育之学。参赞化育,即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化育的终极根据是天地,是宇宙,因此参赞化育就是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在《易传》看来,天地或宇宙的功能就是生生,人效法、辅助天地或宇宙来化育万物和人类,本质上也是生生,是使万物和人类更具生命的活力和力量,是成就万物和人类的生生。

【刁大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中国古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倡议,激荡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

【吴钩】再谈电影《满江红》的差错

昨天我们谈了张艺谋新片《满江红》存在的历史专业方面的一些缺陷:不要将《满江红》拍成“满大人”嘛,今天再补充一点。

【吴钩】不要将《满江红》拍成“满大人”嘛

昨天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刺秦”系列之二《满江红》(之一是《英雄》,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知道了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至于具体情节,这里不好剧透,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网友吹的那么好,也没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批的那么差。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几句,倒不是出于吹毛求疵,而是希望电影工作者能够精益求精吧。

【柯小刚】《诗经·关雎》大义发微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如果考虑到早期经学“《诗》、《书》、《礼》、《乐》、《易》、《春秋》”的顺序,《关雎》也算是全部六经的起始。《韩诗外传》云“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参《韩诗外传》卷五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