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凤丽】肃穆与欢愉:传统中元的复调与变奏

人们向来认为中元节是一个肃穆的祭祀亡灵的日子,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元节也曾是秋天里的一个欢愉的节日。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七月十五、七月半等,曾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刘余莉】学以广才 行方致远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蔡相龙】大智大勇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这首热血的《孤勇者》,唱出了多少人内心的坚守与倔强。何为孤勇者,那是一个个能够忍受孤独,面对世界的残酷与黑暗,却依然勇敢的人。一个“勇”字,为身处艰难苦难的人注入了无穷的能量。

【陈林】愿人人终成君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词人李之仪这阙《卜算子》,常被坊间演绎为:“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正是这个演绎,让我从一首爱情歌谣中读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君子的殷殷期待。演绎后的文本,一是把君所住的“长江尾”换成“长江头”,二是把特称的“长江水”换成泛称“一江水”。

【黄仕兵】千古师友情,文脉因以传

三年多来,每逢先生逝世周年之期,都有师友自发组织会讲与追思会,出纪念版著作,撰文怀念。凡此种种,何尝不是孔门师生情谊之流绪?杭之先生葬礼上同道写的《挽歌·怀杭之》,自今令人不敢再听。杭之先生生前敬重之师长盘山先生所写的《祭汝清文》,又何尝不是夫子之哭颜子、伯牛?

【陈玉】《董仲舒与儒学的历史经络及当代价值》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大系”丛书总序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大系”是燕山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思想文化类丛书。

【吴钩】古代的政府机构是不是很简易?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地方政府机构非常简易,几乎没有什么职能部门,一个州县通常配置一名行政长官以及三二名佐贰官而已,以致有一些海外汉学家对此很惊奇,感叹说:“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一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

【谢茂松】佩洛西窜访台湾,如何理解这两个“本质”问题?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何怀宏】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类文明?

如果对人类文明的开始一端和现代一端进行比较,人类在现代的确取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物质和科技方面。但也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根本问题:物质文明本是基础,也的确是必须优先满足、绝不可缺的,但这基础到了现代却变成上层建筑和最高的价值目标,似乎所有成就都需要通过物质收益来衡量,人类所有聪明才智都需要投入在···

【韩燕丽】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题目为《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强调“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吕帆】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媒责无旁贷

日前,《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深化中华文明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西奥多‧达林普尔】服从与自由(傻瓜与立法者)

我们反对服从,就像我们反对权威一样强烈。有人甚至提出这个题目让人想起如下传说:奥斯维辛集中营门口的话“劳动带来自由”(Arbeit macht frei)或《1984》中的口号:自由就是奴役。

【阿格尼斯‧卡拉德】艺术让人看到罪恶

有关艺术的本质和功能,存在很多复杂理论;我要提出一个很简单的理论。这个简单理论涵盖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叙述虚构,从史诗到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喜剧到短篇小说到电影等等。它也适用于大部分流行歌曲、大部分抒情歌曲以及部分绘画、摄影和雕塑。我的理论是艺术让人看见罪恶。

【田飞龙】佩洛西风波与中国的反制理性

中国处理佩洛西风波的总体策略是一套组合拳,有理有利有节,并在两岸关系范畴取得了更大控制权和更有利的国际舆论支持,展现了反制行动的政治智慧与法治理性。这是中国之大国政治成熟的显著标志。

【许石林】陕西这本不足六千字的县志,却被推为“天下奇作”、“独步千古”

汪先生的文字,貌似松散不经意,却动它不得,如田夫野老山间散步,却轻易不可欺侮冒犯。多年前,曾遵师嘱认真阅读厚厚四册现代名家散文丛书,边读边用铅笔逐篇圈删其文,去赘字冗词,以训练文字之简练峻洁,自白话以来所有名家,只有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字不可移易删减。

【张锦枝】又一次人文主义的觉醒

如果说唐代通过科举制部分打通了平民晋升的通道,那么宋代的教育和选拔更加彻底。由于民众素质的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情怀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传统的古老智慧总因人类命运和处境的相似性,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散发出光芒

【王海英】祸几始作,当杜其萌 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2022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时,文章引用了“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这个典故出自南宋提刑何坦的《西畴常言》(又称《西畴老人常言》):“故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讳乱而···

【杨传召】《六韬》中的太公韬略

提到中国早期军事与战争智慧,绝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孙子兵法》。实际上,早在孙武之前五百年的西周早期,便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兵书——《六韬》。《六韬》是西周崛起时期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私人对话的记录,后世许多学者因其流传中形成的一些问题而质疑该书,忽视了《六韬》重要的历史价值。

【马伟宣 赵连稳】《贵山书院学约》揭示的读书之道

贵山书院是贵州创建最早的高等学府,清末改制为贵州大学堂,现为贵州大学。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任贵州巡抚的元展成奉旨创建书院,他在明代阳明书院的基础之上扩建成贵山书院。贵山书院存在的100多年间,有许多名士担任山长或主讲,其中,清代著名学者陈法主讲时间较长,成就斐然,他与张甄陶、艾茂被称为“贵山三先生”。

【谢天】重在行事:《颜元集》中的实践智慧

在清代早期,儒学内部兴起了一派反对坐而论道、重视实践的思潮,其代表人物就是颜元(号习斋,1635—1704年)。在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的《颜元集》中,汇集了颜元实践思想的精华。书中的力行观对后世,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颜元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