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傑】天、人格天与自然天

攸关“天”的话题,从古到今均是热议所在,不论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乃至东洋文明,“天”的概念均是主流思考与探讨的主题之一,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宗教哲学”或“宗教特质”,形塑了地域分化的国民性质与文化风貌。

【柯小刚】人民的天下:《诗经·七月》的王业

《七月》序云“陈王业也”,然而《七月》诗中既无王侯将相,亦无文治武功,只有衣食稼穑、四时农事、桑麻狩猎,以及蟋蟀和仓庚的鸣叫、采桑女的惆怅和年终祝酒的欢欣……一切有名的人物和载诸史籍的伟大功业都在此销声匿迹,只有人民的生机遍布大地,象无名的野草一般蓬勃生长,汹涌蔓延。如此,乃是王业也,非霸业也。

【朱津】中国古代帝陵的保护传统

清代学者朱孔阳《历代陵寝备考》中记述了自传说时代以来三百余位帝王陵墓的大致方位。除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三皇五帝陵”之外,目前经过考古证实的最早陵墓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自秦汉以降随着文献记载的丰富,陵墓的信息更加明确。帝王陵墓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集中体现着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礼仪制度、社会思想以及宗教信仰等···

【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徐艳】经典镜像中的知音 ——王阳明眼中的陶渊明

异代知音是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内容。与同代知音相比,异代知音更有一种多层面镜像投射的意味:历经千载,偶像已在诸多次被奉为经典的历程中,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理想化重塑;而眼下的心灵契合,又是一次以自我认识为中心的镜像投射。也就是说,当跨越时空的两个心灵发生契合,并非是相对于二者的平等真实的心灵契合,而是以引为知音之一···

【武海军】皆有一段圣贤义理在其中 ——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

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呈现出丰富复杂的样态,选本对阳明散文既有彰显的一面,也有遮蔽的一面,但由于选本的认可度以及选家对王阳明事功、学术、文章之间的选择与权衡等诸多原因,王阳明成了被遮蔽的散文家。

【张学松】《思归轩赋》与王阳明的乡愁

乡愁是流寓赋的基本主题,但在王阳明之前的流寓赋,其乡愁的内涵主要是对古国、故都、故土、故园的眷恋与怀念,而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于正德十四年(1519)在赣州所写《思归轩赋》则别开生面,抒发了有别于传统的别样乡愁。

【府建明】出版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

中国有没有“哲学”?设若有,是谓“中国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这些问题曾在学术界有过一定的争论。现在绝大数学者认为这是个伪命题,但仍有少数人抱有这样的疑惑。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以新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范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为广大读者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锁钥。

纪念王船山诞辰402周年,坤社诗人奉释菜诗75首

湖湘道统起于濂溪,胡氏父子继之,张南轩为之廓然光大,岳麓、碧泉遂为天下士子之仰止。宋崩,岳麓中缚鸡者,尽皆振奋,慷慨御污,浴血而亡,无一偷生者。湖湘之精神由此以奠,而湖湘之菁华,亦因之折损太过。使有明一代隐入休养,趋向蛰伏,其可称道如李东阳者不过一二。然明倾,船山复起,奔走不成,遂以遗民遁世,为天下忧愤,痛注···

【刘梦溪】《诗》《书》《礼》《乐》是最早的教科书

六艺可以全提,可以合论,亦可分论。现在请合论《诗》《书》《礼》《乐》。《诗》《书》《礼》《乐》为何可以并提合论?盖缘于此四“艺”实有其特殊性。这涉及最早的学校设置何种课程的问题。我国学校起源甚早,殷商不必说,前面的夏朝甚至五帝之时,已有学校存焉。当然形成健全完整的学校建制,是在周朝。

【朱光磊】长江文化视域下江南实学精神的历史演进

在中国传统中,文化最初来自《周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地之道是天文,而人对于天地之道的觉察省悟就是人文。既考虑到天文,又开展出人文,以之来创造世界、更新生活,就是文化。可以说,文化的含义,本身就与天时地利以及人类实践密不可分。

【赵滕】儒家义利双行思想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彰显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范式,在现代国际政治实践中,三种范式都有其不足之处。现实主义是基于二战之前的国际政治历史,分析权力对国际利益与国家关系的决定作用,却忽视了主体的积极性与互动性。现实主义聚焦突变而忽视量变,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分析。自由主义基于自然法规范,将平等、自由等现代性价值···

【吴钩】“小镇做题家”有寸进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

研究者一般用“代际收入弹性”来评估一个社会的阶层固化程度,“代际收入弹性”最高为1,指子代的经济地位完全取决于父代;“代际收入弹性”最低为0,指子代与父代的经济地位完全不相关。“代际收入弹性”为0,必定是急剧变动的乱世;“代际收入弹性”为1,则必是死寂、凝固的社会,两者皆不可欲。正常社会的“代际收入弹性”一般都处于0与1之间,···

【高小强】“仁义之道”与儒家道统 ——壬寅年《孟子》研读札记(之二)

韩子首明儒家道统,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而且,“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徐建】克己与成己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弟子萧惠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己私难克,奈何?”王阳明回答:“能克己,方能成己。”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克制自己内心的私欲,并时常反省、检讨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成就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好。

【赵迎辉】君子如何为学

“君子”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本义是指“君王之子”,是就社会地位而言的,广泛见于先秦典籍当中,用来泛指贵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贵族的衰落,“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人们将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人格的养成和君子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君子之学”的潜移默化。

【董文】家风建设与《民法典》的规范联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问题,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即旨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家风的和睦文明休戚相关,而优良家···

【孔新峰】儒家文明根脉 中华民族原乡 ——评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

近日,两集纪录片《三孔春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引发公众积极热烈的反响。该纪录片是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作为一名出生于“三孔”所在地山东曲阜、在学术界耕耘的孔子后裔,深感这是一部匠心独运、制作精良且深切契合时代···

【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演变而经久不衰。直至近代,中华文明遭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一个在经济、政治、军事全方位超越中国的西方文明,使得中国人发出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悲叹。于是,为了寻求富强御辱之路,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器艺、制度直至思想文化及其基本逻辑。现代西方文明的契约论传统,本质上就是“重构”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