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继往圣开来学”的传承高地

走进武夷精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这是来自岳麓书院的学训。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是朱熹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被毁于战乱。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是2001年按照清代董天工“武夷精舍图”以仿宋古建筑风格在原址重建的,占地1407平方米,建筑面积879平方米,包含···

武夷精舍:“继往圣开来学”的传承高地

走进武夷精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这是来自岳麓书院的学训。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是朱熹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被毁于战乱。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是2001年按照清代董天工“武夷精舍图”以仿宋古建筑风格在原址重建的,占地1407平方米,建筑面积879平方米,包含···

湘阴文庙

湘阴文庙位于湘阴县城关镇东湖西岸。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后经道光十年(1830年)和光绪六年(1880年)两次较大修葺。文庙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金声玉振”冲天坊、半圆形泮池、泮池上有状元桥、“太和元气”石坊、大成门、大成殿等。

澧县文庙

澧县文庙位于澧县城关镇南门内,旧名澧州文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据清《直隶澧州志》载:宋建学宫(即文庙),在城南里许。元代张子仁重新之,学士姚燧为作记。明初知澧州府史希贤于南门右侧,创大成殿及门庑,后为明伦堂,翼以三斋:曰存诚、时德、育才;嘉靖四十年(1561年)守道刘廷诰改为兴诗、立礼、成乐

浏阳文庙

浏阳文庙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圭斋路。始建于宋,初址在城东,历经兴废,庙址数次变迁。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迁建城西,先后经过十次维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羊拱辰发起募捐,集资两万五千緡,迁建今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县令沈履正集捐银四万一千四百余两,历时两年,迁崇圣祠于右,改建大成殿,增建奎文阁,并···

石门文庙

石门文庙位于石门县楚江镇。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载:文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庙址多次变迁;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邑侯周帮将文庙改迁于长溪北,即今址,修建了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嘉靖四十年(1561年)邑侯张澍、教谕王化兴建名宦祠、乡贤祠、启圣祠堂等

南岳衡山的书院文化

南岳书院文化始于唐肃宗时,邺侯李泌赐隐于南岳烟霞峰下读书论道,居处藏书极为丰富,其后李泌之子李繁为随州剌史时,在南岳建南岳书院(现名邺侯书院)以作纪念,时约816-82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南岳书院数量众多,在全国居第一位。清代曾国藩在《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中写道:“天下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以···

【陈以凤】报本追远:古代祭礼的思想意蕴

祭礼在古代属于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言:“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即以吉礼祭祀天下各国的人鬼、天神、地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充分说明了祭祀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祭礼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不仅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严格的祀典制度,并在儒家的诠释阐发下构建了独特的人文体···

【向敬之】千年书院 弦歌不绝

如果把两位僧人的付出也纳入书院草创之列,那么经世致用的思想从这里便已露出端倪。二位僧人并不期望载入光耀的史册,以善念,致世行,足矣。赵宋立国,潭州知州朱洞兴学岳麓,扩充规模,添置图书,扩建为书院。后任知州李允则着眼未来,制定岳麓讲学、藏书、祭祀和学田四大规制,完善书院运行制度……他们一代代坚持下来,终于有了岳麓···

【钟素艳】襄平书院觅书香

这个夏天,刚家胡同窄窄的巷子里,不绝于耳的,除了蝉鸣,还有一种天籁——它起于岁月深处,朗朗诵读一百多年。虽有停顿,却接续不绝,越发生气勃勃。这就是青涩清脆、浸透墨香的读书声,它来自巷子尽头青砖灰瓦的襄平书院。

【王梓惟】《仪礼》昏礼与《朱子家礼》昏礼之对比

当然周礼昏礼的年龄说法,并不严谨,三十、二十也可能是上限,各家有争议,但周礼的理想人生普遍宽缓,曲礼说:“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则周礼结婚的年龄当晚于家礼的年龄。

【王梓惟】《仪礼》冠礼与《朱子家礼》冠礼的对比几则

仪礼筮宾,家礼不筮宾,直接选择贤者之宾,‘但择朋友贤而有礼者一人可也’。家礼不筮日不筮宾,注解只是说“今不能然”,龟占、蓍草占即使不能用,还有金钱占卜,家礼丧中之祭也用杯珓来问卜吉日,冠礼为何不卜,只能说是当时人的观念吧。

在南孔圣地,探寻儒学文化基因

在南宋的时空背景中,一场文化的交织和融合徐徐展开。孔氏南宗以圣裔身份和大宗风范影响了江南士人和民众;同时,江南社会文化中的积极要素,源源不断地被吸收进孔氏儒家文化,不断丰富和提升其内涵。两者交融最终形成了与时俱进、特色鲜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文明传承体系。

【李可亭】应天书院的文化气场

这“似剪刀”的“二月春风”,裁出了万条丝绦,裁出了莺飞蝶舞,裁出了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仲春时节的商丘,万物欣欣,生机勃发;春风吹拂的应天书院,宁静悠远,纯净盈实,虽历尽沧桑,却枯木逢春,既有绚烂的色彩,又有古韵书香。应天书院的文化气场,随着春风,随着细雨,随着历史的年轮,播撒着,散发着,弥漫着,穿越时空,滋养着中···

【房伟】曲阜“三孔”:斯文、教化与圣域

理解中国,应该从孔子开始,而要想读懂孔子,则不妨来到位于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在“三孔”中那一座座古建筑的陪伴下,逐渐步入时空的深处,去倾听历史的诉说,去感悟传统的中国,去回归内心的宁静。

【张淦 赵连稳】《白鹿洞书院揭示》给书院立了怎样的学规

两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学家,书院成为他们传播自己学说的主要阵地,朱熹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生活的年代,由于多年战乱、政府财力匮乏,导致当时官学“诸生无所仰食,而往往散去,以是殿堂倾圮,斋舍荒废”。朱熹认为当时的科举教育过于功利化,沦为士子“钓声名、取利禄”的手段,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则“未有闻也”···

【孔勇】清代衍圣公家祭研究

清代衍圣公的家祭仪典,是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部分和特殊案例。其举行家祭的空间,包括阙里孔庙内的家庙和衍圣公府家庙(报本堂)、祧庙、夹室、慕恩堂等处;其家祭奉祀的对象,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列祖先辈。因孔子不断受到历朝抬谥,祭孔已不仅是孔氏子孙之家祭,还是被纳入王朝祭典的国祭。阙里孔庙丁祭最初本为孔氏家祭,由衍圣公主···

【贺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七十二周年

五千年传承代有新造,七二载奋进再迎复兴​

【黄春平】历代朝廷祭祀炎帝陵考

古代朝廷祭祀炎帝神农氏是从后晋开始的。后晋时,朝廷曾派春官尚书欧阳林启赴炎陵领祭炎帝陵。到唐朝,玄宗帝诏命在“德业可称”的“历代帝王肇迹之处”郡县“置一祠宇”,于是,长沙郡便在炎帝陵前建造了“唐兴寺”,用以延续对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祭”。

【贺为民】炎帝陵祭祀考

9月23日,由省人民政府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在炎陵县炎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一件盛事。本期“湘韵”特约了3条相关稿件,从炎帝陵祭祀的源流、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普通百姓参观祭拜几个方面,为读者解读炎帝神农氏的贡献及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