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中庸之可能与不可能:兼论中庸心理实证研究之困境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一个至为关键的词汇,但其内涵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已经模糊不清,甚至备受误解,这大概与自古及今中国社会变迁中人们的处世观念变化有关。尤其在近现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更是经历了十分复杂的社会变迁,普通大众群体心中的一些观念与先秦抑或汉唐时代相差不啻天壤之别,以至于现如今凡初次见到“中庸”一···

【郭美华】黄宗羲对孟子道德哲学的诠释及其特点

黄宗羲解释孟子的道德哲学,尽管总体上处于宋明理学的框架之内,但在具体诠释中,有着将伦理之境与自然世界相区隔的自觉,并对本体-宇宙论的诠释进路有相当反思。

【专访】杜华伟:助力国学推广 这座四兄妹合办的乡村书院有何不一般?

故乡是现代人的永久牵挂,书院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乡村书院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乡贤回馈家乡的珍贵礼物,也是教化一方民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由上海申行健压缩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宏兄妹四人创办的福建枫下书院,是他们找寻儿时记忆、享受田园乐趣的一方净土,也是他们致力家乡发展、推进乡村书院建设的实验基地。

【邓小南】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

信息是历朝历代决策的依据,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更是如此。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掌控、传布,统治者从来不曾掉以轻心。在历代史料中,我们都会注意到相关的制度化举措,以及君臣之间长期持续的若干“热点”议题。其中,有关防范壅蔽、穷尽实情、言路通塞等话题,始终处于聚焦的中心。

【孙邦金】戴震的道德絜情理论及其普遍正义原则

在诸多戴震道德哲学诠释中,“达情遂欲”的情欲主义、“能知故善”的理性主义抑或“遂其群生”的功利主义皆有之。

【衷鑫恣】朱子的“三纲五常”与角色间的有限尊卑

本文围绕朱子道学,证明三纲五常(主要是三纲)确属传统儒家思想,且蕴含尊卑之意——一种有限的尊卑。具体如何,实在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包括批评者和辩护者。其定性乃至定量,一方面要看朱子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一方面要看朱子礼法体系中的配置。

【郭齐勇】护持精神命脉推展人文教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相当密集地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十分深刻,令人振奋。个人拜读、学习之后,有几点感悟,敬请方家指正。

【牟钟鉴】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著名学者牟钟鉴先生在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收录于《洙泗儒话》。今将演讲全文于此刊发,对读者或有启示。

【苏亦工】“八议”源流与腹边文化互动

“八议”律条自曹魏入律以后,经晋唐以迄明清,成为中国固有法律的鲜明特征之一;但近世西学东渐以来,亦曾饱受訾议。

【任锋】历史政治学的双重源头与二次启航:从梁启超转向到钱穆论衡

新文化运动代表的旧启蒙主义,激励并启发了现代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大转型。众所周知,梁启超是这一大转型的中心人物,深刻影响了晚清以来的思想界和知识界。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梁启超与历史政治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性?对于这一问题的领会,也蕴涵了对于历史政治学这一学术构想的自我理解。

【专访】杜华伟: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代书院复兴的六种途径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解读传统经典?如何做好国学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当代书院又将如何传承古代书院精神,如何有效传播传统文化?2019年11月23日-24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举办,海峡两岸百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朱汉民】宋学的内圣转向与《四书》学身心工夫

北宋前期的宋学学者均以复兴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目标,但是,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宋学主流对王安石的政治批判和学术怀疑进一步加深,他们逐渐更为强调内圣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宋儒反对走王安石从《五经》寻求富国强兵的外王路线,转向从《四书》中寻求内圣工夫。宋代士大夫的内圣追求推动了宋学思潮的转向,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四书》···

【余治平】政教合一、官师一体——董仲舒对古代中国“弥漫性宗教”建构之贡献

董仲舒“立太学”、“设痒序”对策的付诸实施,儒家教条开始以有组织的方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使之逐步成为一种“弥漫性宗教”。董子要求郡守、县令皆成为“民之师帅”,以官为师,以君为圣,这种官师一体的设计为此后中国描绘出政教合一的底色,但也悄悄地把道统糅合进了政统。重建天道信仰体系则面临来自人文传统和整合其他宗···

【吴震 金瑞】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学新风气,推动了唐宋之际“疑经改经”的思潮发生,新儒学通过创造转化汉唐经学知识的固有范式,实现了“经学理学化”的诠释学转向。最终,朱子学建构了一套“四书学”及“家礼学”的新典范,标志着新儒学“经典世界”的全面重建,有力推动了儒学在哲学、经学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彭志】清代方志文庙舞佾图考论

明清两朝修志风潮炽盛,志书中往往有对丁祭祀孔仪式舞蹈过程的记载,但多用字谱,存世图谱较少。

【谢红星】儒法官僚法制理论争辩的当代反思与重构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对新兴职业化官僚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仕宦作为、守法用法进行过充分的论述和争辩。

【段重阳】“诚意”与“正心”:致良知工夫的两种路径

工夫论从朱子到阳明再到龙溪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阳明那里可以得到确认,前者是“诚意”工夫的转变,后者则是“正心”工夫的提出。朱子的“诚意”工夫所体现的道德意识是一种“反思—规范”的道德意识,即人对自己意念的判断是根据已经具有的“应当之理”做出一个判断,而后“规范”自己的意念使其合于善。

【陈明】帝国的政治哲学:《春秋繁露》的思想结构与历史意义

秦帝国意味着秦以边陲王国君临天下,因此而必然遭遇文化上现实与历史的断裂、政治上国家与社会的对峙。汉武帝困惑的,董仲舒解决的,正是这两大问题。从这一角度解读《春秋繁露》,不仅意味着从周秦之变、汉承秦制的时代转换去理解董仲舒所抱持之文化立场和价值理想,而且也意味着从这一切与我们今天的处境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认定去解···

【刘洪强】源流互质视野下的董仲舒及汉代《春秋》观

西汉《春秋》学有以下几个特征:神化孔子作《春秋》,为汉代政治合法性服务;以《春秋》经世,为汉代政治和改制提供蓝图和具体指导;《春秋》流为史学,为后世的历史书写提供了较为成熟的范式、体例。

【李英华】董仲舒“更化则可善治”探析——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历史反思与理论探索

董仲舒回顾和反思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治国之道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著名的“更化则可善治”这一命题。“更化”的基本内涵是更而化之,需要遵循三条原则,即“奉天”“法古”“爱民”。“更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意识形态的更替、政治制度的改良与文教政策的调整。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