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国际冲突和新冠疫情的交织叠加,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各领域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企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协作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明天(27日),主题为“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的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将在华东师大线上平台开幕,会期持续五天。这样的国际学术盛会当然是中国哲学人、中国学术界一个相当大的荣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杨国荣三年前当选为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作为该会会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成功举办一期国际中国哲学大···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王人博先生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一本很难用通常学科分化的逻辑去定位的作品。作者本身的专业是宪法学,但无论是从书名、谈论的主题还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这本书的抱负显然远远超越了法学学科的视野,而是深入到对中国1840年以来整个思想史的纵深处进行思考,所见及所思,都是涉及到古今中西交汇、碰撞和融合的大问题、大事···
“杀身成仁”说中的评价逻辑并非是无条件的杀身即可称仁,而是当君子终身推行礼义之道,且在义命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能舍身守道,方可称仁。许仁是一种活化历史、关照当下、激励未来的孔门施教活动。
良知政治思想的核心重点,在于通过政教,以“复其心体之同然”。这其实就是蒋先生以“政治儒学”保证“心性儒学”之说的先声,所谓“先圣后圣,若合符节”。
本文主要以符号学的“内涵系统”及“元语言”为形式构架, 以西方现代诠释学的相关理论为充实性内容, 一方面以之消解“小学”和“史学”对经学文本的“语料化”和“史料化”, 另一方面以期重新阐释传统经学中的相关问题, 并进一步为经学思想和经学信仰的“恢复”开启新的可能性。
周敦颐提出“孔颜乐处”这一问题在宋明理学的发展中具有“贯穿性”,随着理学的展开,“乐”从境界转化为“本体”,获得此乐的方式也更加的“简易”,此种变化与理学所要面对的人的生存处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这也揭示出“孔颜乐处”本身的提出就与理学回应佛教对人的生存处境的处理有关,正是汉唐经学在人的心灵安顿上的回应无法应对佛教的挑战,···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曾有过丰富的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和亚洲其他文明的多彩发展。文明的通畅交流,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就中华文明的方面来说,是依据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观念。
中国人的古史观念,可以用“三皇五帝”一词概括。从先秦诸子开始,此观念逐渐酝酿形成,司马迁的《史记》以《五帝本纪》为开端,此后又有人补作《三皇本纪》。
神农炎帝是全球华人公认的华夏民族的始祖,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近代却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又由冷到热的历史过程。基于当时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背景,基于排满反帝的政治需要,近代炎帝文化热闹过一阵。后来冷却下来。顾颉刚、杨向奎等先生,生前都曾感叹学术界对炎帝文化重视不够。
“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平生论学实以人文立本。在新作《中国的人文信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楼宇烈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文信仰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价值关怀乃至现实意义,强调应该探求合乎东亚文化传统的宗教学理论,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
我们阅读《荀子》,必须深知荀子宗教精神之阙如,而孔孟之所以较荀子为高,被称为至圣亚圣,盖宗教精神圆满具足故也。尽管荀子仍不愧为儒学大家,但因为他拾起的只是“地上的工具”,而完全看不到“天上的光亮”,于是他总是气弱,乃至步步设防,此正见荀子之学的不足。要克服这种不足,必须上通思孟学派以达超越性,开启“天上的光亮”,接···
除了经典系统本身的改变之外,在对这些经典进行整理、解释和演绎的过程之中,又衍生出了许多超离于一般解释规则的形式,试图在正解之外别选他途,或拟作,或增扩,或神话其事,使原有的经典观念遭到了强烈的冲击。
我还注意到,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关于理想化宗法氏族的传统,与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文化相契合。我个人也从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受益良多。在儒家学说的海外传播中,儒学对中亚与中国在外交及文化交流方面有重大意义。
唐虞三代之际,殖民城邦如众星拱月般环护中华本部——彼时华夏文化亦犹夜空中璀璨耀眼的星月之光。至秦汉时代,文明之光芒始如皓日当空,虽蛮荒僻远之地无不朗照。亿万夷狄由此开化而为认同中国之华人,而“华夏”之成色也随人文化成有所下降——这就好比希腊化文化之纯粹不及古典希腊文化。
张载之性始从天道下贯,终又回归与天道为一。他提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性即天道也」及「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即」是等同之义。既等同,又何来「合一」?究其实质,前者是存在论意义的,属天道论,其性是天道之性;后者是境界论意义的,属人道论,其性是形下之性。
然而其对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糅合,使王者对天命的兑现和对天道的践行必须通过巨大的物质牺牲来实现。这样,天下太平就只是一种表象,“天下”也无法获得统一的内涵。“天下”这个“无外”的生存空间本然地意味着整体性,并要求内部的和谐。这需要天下内部的各类群体在长期的交往中修正偏见,凝聚共识,适时地构成一种新的交往形式、生存形态和···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30多家企业、上百所学校,他把救国济民放在首位,坚持以德兴商,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代表和典范。
4月23日,百名学者谈家文化暨汉娃龙子家文化讲堂启动仪式在四海书院举办,冯哲院长发表主题演讲《通往家庭之路:从元宇宙回家》。提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认为,人的终极存在,不在个体而在原初和真切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家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之中。今天谈家文化,是在唤醒每个中国人深度的家意识。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