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光】礼让:乾嘉汉学的新建构

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二维,对礼的理解在后世亦分化为二,宋明理学强调主敬穷理,侧重从个体修养的意义上说礼;清代乾嘉汉学则强调礼让,侧重从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上说礼。乾嘉汉学在反思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让为人道之最大者”、“礼论辞让,理辨是非”、“以礼权理”、以让为核心的新四德等诸多观念,深刻揭示了理学天理论在道德修养、政治···

【杨朝明】热烈祝贺第三届黄河文化与二程理学当代价值高层论坛在嵩县召开

曲阜是孔子故里,儒学发源地;伊洛圣地则培育了二程夫子。近千年前,二程夫子继承孔孟,创立洛学,经朱夫子集其大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标志。孔孟和二程分别是儒学道统的创立者和继承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张涛】关于《孔子家语》的再认识

10月16日,“《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涛教授发表题为“关于《孔子家语》的再认识”的主旨演讲,现予以摘选,以飨读者。

【杨朝明】《孔子家语》推动中华文明史研究新发展

10月16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支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主办,中华孔子学会论语学研究中心、《孔子研究》编辑部、洙泗书院承办的“《孔子家语》与中国文化新认识高端学术论坛”在曲阜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孔子家语》新的研究认识,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方朝晖】《中庸》是关于中庸的吗?

古今学者皆以中庸为《中庸》一书之宗旨,尤其是朱熹赋予“未发之中”以“道之体”的神圣地位,极大地强化了这一看法。本文对此一传统思路提出质疑,主张如果走出对中庸词义的过度迷信,可以发现《中庸》一书层次分明,从头至尾呈现出以修身为本、以至德为归的基本线索。

【温海明】儒学复兴事业从文昌开启新征程 ——第八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学术总结···

文昌在海口的东南方,按照文王后天八卦,东南方是巽卦,正是台风开始和登陆的方向,也象征着东南方是文化昌隆之地。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伟大的文化复兴的时代,都是东南风、或者是东风劲吹的时代。数年来,中国的火箭从这里升空,预示着未来的中华文化也将从这里凭借东风升空。今天,儒家学者和儒家组织的推动者们齐聚文昌,见证儒家文···

【杨朝明】《孔子家语》与传统文化新境界

《孔子家语》并非后世“言之凿凿”的伪书。《家语》中的文献资料不仅纠正了不少传世文献的错误,更激活了一批为人们长期忽视的“伪书”,夯实了孔子儒学与中国早期思想文化研究的基础。尽管《孔子家语》可能经过了整理润色、传抄中的增损以及重新编订,但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伪具有本质的不同。《孔子家语》为今天人们认识孔子儒学、认识中···

【专访】陈来:两岸携手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日前,由国际儒学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文澜重光”——《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云赠送仪式在杭州、台北两地连线举办。《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学术宝典,两岸人士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交流对话。这是海峡两岸人文交流的一桩盛事。

【李晨阳】再论比较的时代之儒学: 答李明书、李健君、张丽丽三位学者

本文系《鹅湖月刊》专栏文章,为上一期李明书等三学者讨论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家哲学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一书的回应。

【张丽丽】比较视阈下儒家与女性主义哲学的关系再探——兼与李晨阳教授商榷

本文系《鹅湖月刊》“切琢新知”专栏文章。本期共三篇论文,集中讨论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家哲学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一书。

【李明书】对于儒家女性主义和儒家环境哲学观点的提问与反思

本文系《鹅湖月刊》“切琢新知”专栏文章。本期共三篇论文,集中讨论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家哲学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一书。

【朱汉民、李相海、程方平】东亚传统书院与现代传承

书院是儒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基地,起源于中国,又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院为什么在宋代崛起?它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思潮的更迭有何关系?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书院为什么能够成功申遗?韩国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

【李健君】古今中西视域交融论儒学——对儒家哲学与现代价值之关系的综合辨析

本文系《鹅湖月刊》“切琢新知”专栏文章。本期共三篇论文,集中讨论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家哲学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一书。

【汤勤福】秦汉之后邻里关系与礼仪教化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农业生产与居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从生产劳动相对分散、居住相对集中,趋向生产劳动分散、居住也相对分散。民众无论居住集中还是分散,邻里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它与国家管理直接相关。儒家倡导由基层乡里机构承担民众教化,以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邻里关系。古代中国的邻里关系变化受到经济条件、政治状况的制约,礼···

【张志刚、李天纲、吴丽娱、王铭铭、王宗昱、吴飞、程乐松、渠敬东】祭祀、礼教与···

10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简称“文研院”),在北大静园二院208会议室联合主办北大文研论坛:“祭祀、礼教与地方社会”。本次论坛邀请八位专家,分别从宗教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讨论“祭祀、礼教与地方社会”的内在关系,特别关注李天纲教授的著作《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北京···

【王聪】唐君毅的自由观

本文即对唐君毅自由观的考察。在他看来,不能仅把自由的观念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必须有精神和意志所界定的形而上学根源。他认为,在中国哲学视域中,人的自由是对本心的自觉顺应,因此是不证自明的。而真正的自由,必须是以“心之本体”为指向的向内而求。他提出,在“心之本体”的本质作用下,“人之自性”便有了自由而无限的规定性。在此意···

【丁四新】作为中国哲学关键词的“性”概念的生成及其早期论域的开展

“性”概念是在天命论和宇宙生成论的双重思想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联系着“天命”和“生命体”的双方。

【周磊】“气学”如何在“心”上做工夫?——以王廷相工夫论为中心

“气学”舍弃了“调息”“运气”“静坐”等宋明时期常见的工夫形式,其工夫论的主轴是在心上做工夫。以气学代表人物王廷相为例,其建构在心上做工夫的具体路径为:通过“寡欲”确保人心处于“虚明”与“静定”的状态,为个体接受“义理”提供理论前提。进而建构“动静交养”与“知行兼举”的工夫论,使得从“知义”过渡到“行义”成为可能。

【宋立林】从“小众”走向“大众”:“礼乐文化”的现代价值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特邀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大发展的背景下,纪念孔子、弘扬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展开有益探讨。本文为纪念孔子诞辰特别策划:解读当代中国弘扬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之一。

【唐文明】气化、形化与德化——周敦颐太极图再论

太极图的五层圈分别对应于太极、天道、地道、人道和万物化生之道。第一层圈表征太极本体,是天地之心与天地之理的结合;第二层圈表征天道,即万物通过气化而初生;第三层圈表征地道,即万物通过形化而再生;第四层圈表征人道,即人类文明的开端与确立,即肇始于伏羲而完成于孔子的人文挺立过程;第五层圈表征一个可能被人文力量所转化···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