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钊】心由德生 ——早期中国“心”观念的起源及其地位

心之所以成为一个哲学追问的对象,从起源的意义上讲,其哲学出场可被视为来自对德的进一步反思,相对于德,心是个次级的观念。这说明了为什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在伦理生活中追求德性永远是首要的问题,而心的所有能力均服务于此目标,心的理智能力在中国总处于德性的笼罩之下。这显示出中西之间对心灵、认识与德性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源于···

【吴震】东亚朱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朱子学在东亚而形成的东亚朱子学便是广义“朱子学”的一种重要形态。然问题是,何为“东亚”?显然,东亚并非一种实体存在,也非经纬度分明的单纯地理概念,更非帝国时代的政治地缘学概念,其中含有东亚各地域文化的悠久历史,因东亚本不是一片文化荒漠地,而应理解为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东亚”;故当朱子学传入东亚各地域文化之中,必引发···

【尚文华】慎独与自欺 ——种生存论分析的视角

慎独是面对自己时的一种“毋自欺”状态,但学界对于“自欺”时的种种生存状态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

【丁为祥 孙德仁】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张载是在关中开始其理学探讨的,这就使其具有一身兼二任的特征;而地方学派与全国主流学派之不同视域,也必然会使其各自所以形成之不同因缘发生转换。从理学的角度看,“体用”范畴之形而上下的定位及其双重世界的确立是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最大贡献,也是其对佛老之学反戈一击的基本方法;而“诚明两进”之为学进路,则又成为理学不同思想···

【蒋飞】论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思想

孙中山融贯古今思想、考察中西治国实践而提出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思想体系建立于国家独立与民族生存、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个人权利与社会发展之上。这一思想具有“西学中源”的丰富内涵,其传承中华优良制度基因、恢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治道价值,对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许宁】朱熹对张载理学命题的再诠释

朱熹通过对张载理学核心命题的重新阐释,丰富了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一是对于“太虚即气”,朱熹以“天理”诠解“太虚”,以“理气”诠解“虚气”,分别论证了基于“天理”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二是朱熹对“心统性情”的内涵作了深入阐发,建立了心、性、情统一的心性论架构;三是朱熹在将《西铭》主旨概括为“理一分殊”的基础上,视之为理学思想···

【徐翔】作为“典范”的“规矩” ——理解《孟子》的一个关键隐喻

“规矩”一词是我们进入《孟子》、理解孟子哲学的一个关键隐喻。通过波兰尼对“规则”与“典范”的分疏,可知在孟子以“规矩”类比“圣人”的相关论说中,“规矩”并非意指客观抽象的法条规则,而是作为“典范”而出场。就其客观品格而言,“规矩”在《孟子》的思想脉络中表现出教高于政、以卓越为指归、模糊性等三个特征。从而“规矩”不再是必须遵守的···

【代玉民】论胡适对孔子易学的逻辑建构 ——从正名方法的角度看

胡适以正名方法进行的逻辑建构并不局限于易学,他进一步将易学推扩到人生与政治领域,使孔子的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成为其易学的延伸。最终,孔子哲学成为囊括自然、人生、政治诸领域的广义的易学哲学。

【孙宝山】生命之本与学问之真的碰撞 ——熊十力与刘静窗的儒佛论辩

熊十力与刘静窗以儒佛关系为主线进行了十年论学,双方围绕着“体用不二”从生生本体与无生本体、体用不二与体用分离、研究思辨与实修信仰等方面展开论辩。因为儒学真正实现了体用不二,熊十力将儒学置于佛学之上并最终选择了儒学;因为佛学达到了体用不二,刘静窗将佛学置于儒学之上并最终选择了佛学。熊刘的儒佛论辩是对中国传统思想如···

【景海峰】明代岭南心学的思想旨趣及特征

由陈白沙开创的江门学派是明代心学的真正源头,岭南学术也得以在明中叶异峰突起、引领思潮,实现了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历史性转折。岭南心学独具特色,高扬学贵自得的旗帜,宗主崇尚自然的精神,以主静为修养之法,随时随地体证天理,以实现天人相合的终极目标。岭学宗旨,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只遵从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于伦常日用···

【林乐昌】论杨屾的儒学体系及关学史地位

在清代关学史上,杨屾是一位心怀强烈信仰诉求、创发深厚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独具一格,其体系是由“知本为先”的本体论、“天命定序”的秩序论和“明道立功”的经世论建构而成的。由于杨屾能够领悟张载天观和天道论的精要,晚清大儒刘古愚曾“以横渠比拟之”。他远承北宋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宗旨,近取清初李二曲“明道宰物”的思维框架,并···

【肖武】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面对日蚀月蚀、彗星之变、地震火山、干旱洪灾以及虫灾泛滥等自然灾异,古人阐发出灾异遣告话语,认为灾异是宇宙能量平衡被打破的信号,人类违反“天道”,导致了灾异的出现,由于王或天子位于大一统世界的中心,其失道之举是造成天象之变的一大根源,因此他理当是灾异的直接责任者及后果承担者。

【韩星】德礼教刑——《尚书》的治理体系

《尚书》中蕴涵着丰富的治理思想,本文概括为德为政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刑以弼教;以刑辅礼、先教后罚。由《尚书》可以看出,礼制的内在精神是道德,德治、礼治为刑罚之本,德治、礼治、礼制与刑法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孔子在《尚书》的基础上形成了德礼政刑四位一体的儒家治道总体构架,为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姚中秋】政治家:大一统政制之生机所在

国家应对社会风险的有效机制是,以政治家统领技术官僚。对此,中国人在历史上进行过漫长探索。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大一统官僚制政制固然为人类国家形态的一大突破,但天然地存在僵化和技术官僚唯上是从的弱点。汉武帝时代开始,“士大夫”群体逐渐以其政治家的智仁勇品质对抗这一趋势。今天仍需延续这一传统,以确保各疆域性治理单位的一···

【魏衍华】孟子“以承三圣”的历史、思想、哲学世界

在孟子看来,社会是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向前发展的,这是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他历史世界的外在表现;从“治”到“乱”演变规律提炼的背后,是他对中华圣王世界思想的总结、概括与提升,传承与发展着中华圣道思想;孟子的“以承三圣”思想是他对中华道统传承统绪的高度概括,从深层次反映了他的哲学世界。孟子的“以承三圣”一语既高调又低···

【许家星】现代哲学视域下的经学——以冯友兰为中心

经学的消退与哲学的崛起是中华现代学术转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身处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冯友兰站在哲学的立场,对二者关系做出的深刻反思是一个颇具意义而鲜见讨论的话题。

【姚彬彬】从“以经解经”到“以《易》解经” ——清代以来儒学经典诠释中的一条哲学性···

清代经学承继汉儒“以经解经”的学术方法,惠栋、张惠言等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周易》,并复兴了汉代象数派易学传统,表现出一定的义理关注维度。焦循则从象数派易学中引申出旁通、相错、时行等原理,结合《易传》哲学来诠释儒家其他经典,是为“以《易》解经”的思想范式,这一范式又由太谷学派的几代学者发展并构建出一套比较严密的学说体···

【陈赟】“见之于行事”与中华文明的历史意识

中华文明历史观的核心,不是脱离历史事件构造历史的概念,也不是诉诸历史过程之外的终极目的,而是强调“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这样的历史观,不是追求脱离质料而仅仅诉诸形式的绝对普遍性,而是强调即事以见理的具体普遍性。

【白彤东】韩非子对儒家批评之重构

韩非子批评的儒家,更多是孟子式的儒家;他对道德应该被排除于政治之外的论证可谓近现代政治哲学对道德与政治关系讨论的先声;他对儒家式的贤能政治的批评也有其当代意义。虽然本文意图展示和辩护韩非子的立场,但是为儒家充分辩护,也需要从正视韩非子的挑战为起点。

【翟奎凤】“虚灵不昧”与朱子晚年明德论思想跃动的禅学背景

朱子认为,禅家只讲“虚灵不昧”,不讲“具众理”,不能“应万事”。晚年朱子强调心体、明德、性理一体,本体之明如明珠,如火光,有灵动性、跃动性,“明德未尝息”,私欲不能完全障蔽至善之光。心体虚灵不昧,同时众理粲然于其中,至无而动有。朱子的“虚灵不昧”说影响了明清时期佛教、道教乃至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儒佛道医思想的融合。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