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光】公天下的隐没与忠君的凸显——唐《孝经注疏》的批判性考察

唐玄宗以至高无上的圣王姿态为《孝经》作注,因而《孝经注疏》也就体现出不同于儒者或经学家注疏的思想特色:一是引儒归道,尊道德而抑仁礼。二是摆落古礼,删削《孝经》所含公天下的政治精神。三是强化尊君,从德礼之治滑落为律法之治。

【杨华】儒家学说与上古中国的山川祭祀

山川祭祀的理论阐述、过程描述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只有儒家之记载比较系统完整。在“三礼”、《尚书》、《左传》等文献中,对山川祭祀的时间、频率、空间、仪式等都有非常具体的说明。这些文献记载都成为后来历代“制礼作乐”的理论资源;随着儒学的官方化,山川祭祀自然也被列入汉代以后的国家制度中了。

【裘陈江】沈曾植发起孔教会史事新证

中央党校所藏这批书信,共计二十六通四十五开,书信多无日期或仅署某日,仅一通署有月日,考释并通读其内容后大体可知是1912、1913两年的书信,个别如最后一通为1914年4月5日书信。其内容几乎全是围绕孔教会的发起初创(,以及第一次国教运动,其中更有三通关于国教运动的长信对于研究这一问题价值极大。

【段重阳】以感论性:张载的气学体用论及其内在困境

张载将“感”把握为所有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性”)、将“神”把握为所有存在者的实在基体而实现了对作为超越者的流行整体的指明,这是体用论的建立。同时,张载的“虚心”和“心化”工夫之目的是将太虚之象朗现于心中而实现对最终根据的把握。但是,张载将“性”和“神”把握为同质性的,使得整体之根据与整体自身在现实形态上难以区别,从而对万物···

【常会营】作为“庙学”存在的儒学

“庙学”这一概念由“庙”和“学”构成,“庙”是指孔庙,“学”则指官学,包括京师国学(太学、国子学)以及全国各地府州县学。故“庙学”实即古代孔庙和官学的一体化。唐代儒学制度化,孔庙由国子学、太学逐渐推广至全国州、县学,“庙学合一”教育规制正式形成,并为宋元明清沿袭。

【李景林】先天结构性缘境呈现———孟子性情论的思想特色

孟子即“心”以言“性”,实以人心本具“能-知”一体的先天性逻辑结构,而将不忍、恻隐、慈逊、亲亲等种种具有道德指向的情感内容,理解为此“能-知”共属一体的原初存在方式在具体境域中的各种当场性和缘构性的情态表现。

【李林杰 贾丽豪】政体评价新角度:责任政体

当下盛行的政体分类学是「民主-威权」二元范式,但存在着「民主滥用」与「民主失真」的流弊,究其原因在于既往政体分类学的纯形式化问题,需从注重于政党数量概念的误区,走向民族概念与三维层次。通过扩大对政体的诠释功能主义的视角,以及民族性要素的抽取,本文提出「责任性」的概念作为新政体分类的标准。通过从时间轴与空间轴衍···

【黄玉顺】唯天为大:孔子“天教”略论

圣人就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但圣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为大”,意在强调天是生成并统摄、高于并优于一切存在者的唯一超凡者。人的理性或德性可以超越经验,却永远无法超越这个凡俗世界;因此,“人”永远不能取代“天”。人对天的态度,应当是敬畏。

【潘斌】凌廷堪的“复礼”思想及评价

礼在凌氏学术思想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贯穿其学术思想体系的关键和灵魂。他认为礼是“五常”的“纲纪”,其“学礼复善”之说既强调先验的道德本心,又不忽视后天的教化,是对孟、荀之说的折衷。针对李翱提出的“复性”论,凌廷堪别出心裁地提出“复礼”说,并主张通过“复礼”实现“复性”。

【乔飞】朱熹“三纲”人伦观再探讨

朱熹以“理一分殊”理论阐明其“三纲”人伦,但其论述只有“天理”之“分殊”,缺乏“天理”之“理一”。人都是由“天”所生,有从“天”而来的尊贵属性,基于人的“天”性,人伦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应得到相对方的爱护和尊重,这本应是朱熹人伦关系的“理一”,但朱子未能在其人伦论述中阐明这一“天理”的重要维度,以至于人伦关系向单向、支配、绝对的方向···

【陈赟】共生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儒道传统的共生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论根脉,其中万物一体的思想、自然的理念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突破西式现代化自然与精神二元、传统与现代断裂构型的关键。从世界历史视野来看,人类正在从西式现代化走向共生新时代或共生新秩序,中国式现代化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耿芳朝】“以义制事”:先秦儒家知行论的价值取向

考察信和义的字源字义及用字法发现,信倾向为描述性的概念,约可归为“是”的范畴;义倾向为价值性的概念,约可归为“应当”的范畴。在对信和义的释义及相关理论阐释中,先秦儒家将二者内化为主体品质德性的同时,也视为政治理念和认知原则。

【杨泽波】儒家生生伦理学何以为“生生”

在儒家学理中加入时间性和空间性,凸显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意义,是儒家生生伦理学特别着意的努力方向,也是它有别于其他研究的一个显著标志。经过这种改变,儒学思想范式很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陈林】朱子心论辨正——以对陈来与李明辉之论辨的反思为中心

朱子论心的重点是从心性论的视角来探讨心的运行机理及功能。对朱子来说,心的构成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按照朱子的理气论,心显然是由理气共同构成的。朱子认为,理气共同构成心之后,心在运行活动时会表现出构成此心之理和构成此心之气两个方面的特性。

【张晚林 蔡佳】儒家文明与现代化的价值之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哲学视角

以物质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是由思辨理性引发的,其结果是养成量的个人主义与乌合之众,最终导致现代性的危机。要解除这种危机必须由实践理性养成质的个人主义,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为精神文明。基于这种认知,儒家可以在三个方面给精神文明提供价值维度:实践理性下质的个人主义,理性宗教下的社群主义,道德目的论下的天下主义。

【周景耀】“发现”章学诚与经史学的异轨分途——以张尔田、内藤湖南的交往为线索

张尔田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以章学诚为纽带,成为惺惺相惜的学术知音,旗帜鲜明地倡扬章学。作为彼时中日学界名望颇重的学者,他们有关章氏之学与中国经史传统的看法,构成一种潜在的跨文化对话关系,为讨论章氏之学的越境受容与思想学术的古今之变留下了空间。

【吴飞】文质论视野下的荀子人性论——兼评性朴论之争

荀子非常自觉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的文质论传统,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讨论人性与礼制。他在《性恶》等篇中将作为质的人性理解为恶,但在《礼论》等篇中又非常肯定情与质,这展现了文质论的理论张力。相对而言,孟子对文质论没有像荀子那样讨论得那么深刻,但性善论更符合文质论的理论模式。

【陈乔见】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

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奠基于他的“心即理”的哲学观,以及六经乃“吾心之记籍”的经学观,其解经学反对像朱子那样在解释“文义”上用功,而代之以在“心体”上体当,认为凡“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经典可以随心所欲地被重新解释,毋宁说王阳明的解经学旨在“求是”,他用“求是非”的内在理解标准来代替曾经十分流行的“论异同”的外在标准。

【苟东锋】名与物——论儒学如何安顿“知性”

中国文化“重智”的一面在先秦名家有突出的表现,其主要标志在于“物”观念的独立及与之相应的“名”的独立发展道路的开辟。因此,儒学中“知性”要素的发展有赖于扬弃“人贵于物”的传统立场,进而正视“物”的观念,而这一设想在儒学的根柢层面是可以找到根据的。

【和溪】是非与道德——朱子智德的认识论意义

「智」德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智不仅是连接仁、义、礼的纽带,而且正是它把仁、义、礼都藏在自己之中,这就是朱子著名的「智藏说」。在朱子看来,「知」与「智」是有区分的,认知是起点,智德是归宿,「智」是一种「知人之智」,是一种比知识更高的实践智慧,是一切行为的指南,可以贯通上下、沟通天人。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