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衢】论王阳明悟道的三重体证——兼辨“神秘主义”论

然而,回到心学自身传统,阳明走的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直觉体证进路:他借助佛老的虚寂本体转向儒家道德本体,以“生生”统摄“虚寂”,上达仁学,是为本体体证;又以解悟、证悟、彻悟为工夫次第,通过长期理论学习和现实磨炼,由渐悟而至顿悟,是为工夫体证;阳明久疑于“格物致知”问题,终在龙场大悟,由主体而上遂宇宙境界,是为境界体证。

【秦际明】形上与本体的相逢——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历史与问题

现代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其实包含了两个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一是中国思想中本有的道论是不是一种本体论?二是中国古代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关系?在诠释转换中,中国思想本身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只有将中国本有的道论、中国佛教产生以来的体用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的关系分辨清楚,中国哲学形而上学问题才得以澄清。

【向世陵】宋元明经学的兴起与治经旨趣

宋学批评和否定汉学,从“舍传求经”到“疑经改经”,是深入经典内部进行的经学变革。宋儒治经的重心,既在“依经立义”,又坚持“以理义去推索”,以便进达“圣贤藩墙”,凸显了道统论意义的经学主旨。

【张学智】中国政治哲学的几个侧面

中国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讨论、规定得比较充分,而关于国家的政体形式讨论得较少;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实行得时间长,个人在中国政治中从未走向前台,政治是利益集团间的制衡器,平衡了集团的利益,也就间接地施益于个人,缺少由上下力量博弈而出现的契约意识,重视德治,重视礼乐,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尔雅台】大学贯解(上)

周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于是孔子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三纲领八条目是也。

【陈永宝】朱熹的儿童哲学理论探微

朱熹的儿童哲学在逻辑上有三个发展阶段,即《朱子家训》的初级道德劝导阶段、《童蒙须知》的工夫实践阶段和《近思录》的伦理理论建设阶段。这三个阶段主要以小儿、童蒙和赤子三个观念为核心,是一个从低向高发展的阶段。其中赤子之心是朱熹儿童哲学理论的核心指向。

【沈蜜 任锋】制度为什么是通的——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政制被纳入专制政体的范畴类型之中,经受了偏于消极的评论。而作为政书范例的《通典》显示,中国传统强调政制的古今兼容性和系统融合性,同时又与立国原理相配适,制度演进离不开这三方面的配合与制约。

【丁为祥】明代儒学留给我们的历史遗命

心学与气学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探索重心与关怀侧重,但在明亡教训的影响下,又不期而然地形成了认知科学的走向与以“天下”为本以及由之而来的“人各自为”的民主追求。所以说,科学与民主也就代表着明代儒学为我们留下的历史遗命。

【王子剑】“至公时行”与“理一分殊”:陈亮之王道观及其本体论根据

陈亮不仅反对朱熹将历史截然划分为王道与霸道两个世界,而且主张从实然世界出发的“时行”与“随分点化”等王道实现策略。但据此便将其说轻易判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尚欠妥当,毕竟陈亮之王道观不仅是以“至公”为其根本的价值追求,而且以“礼”作为王道实现的制度支撑与基本途径。陈亮之“道”与“至公”并非单纯的终极价值预设,而是以“理一···

【郭萍 黄玉顺】“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君子”概念的这种政治哲学意涵存在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时代转换,可借用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三段式来描述:王权时代的“君子”有权无德;皇权时代的“君子”有德无权;民权时代的“君子”德权合一。

【郭齐勇】重写中国哲学通史的学术尝试

作者团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深厚的学养学识,回答了“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阐明了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和特点;运用经典诠释的方法,重视“时代思潮”“范式”及其变迁。作者们的初衷是承前启后,能代表现时代中国哲学史的最高研究水平。这个目标未必能够达到,若本套哲学通史对深入发掘、探讨中国哲学的工作能有一定的推···

【郭萍】从“群己权界”到“公私德界”——道德哲学原理的自由儒学之思

公德私德问题本身就是以现代社会公私领域的界分为前提,之所以要界分公私,其实质与“群己权界”问题相对应,这其中也指示着一种与现代生活相匹配的道德模式——“公私德界”,而实际地确立“公私德界”的道德模式正是现代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这作为现代公民道德行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乃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任锋】大国礼治何以重要?——政制崇拜、治体论与儒学社会科学刍议

中国政治制度围绕大一统秩序形成了系统与古今两个维度上的通贯性,我们应从宪制体系中审视其得失利弊,注重治体论对于政治主体、政治原则和制度方略三者关系的均衡安排。钱穆由此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权力、制度、组织和理性化等要素展开了深刻反思,显示出传统转型中基础原理层面的替代性路向。

【顾涛】礼与法的语源和“经礼为法”的观念形成

荀子注重"法而议",重在抉发制度损益背后之"礼义",形成儒学中重制度一派的立论根基,也构成法家与儒家的分蘖节点。以荀子为机轴的儒家法传统,内在的法理可用"经礼为法"来概况,这一观念为秦汉以来儒者所汲取,从而融入制度设计的框架结构中,成为制度变迁的法理源头。

【吴天明】六代道德论

孔子“忠恕”之道排除了尧舜之道和春秋君子之道,只是对六君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新意看似非常有限,但孔子以三代历史为基本依据,根据人性自私方可驱动经济发展、天下为家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规律,和三代君子诚实利人最终利己的治国经验,按照自己的国家治理理想,托古改制,而创造的利人利己的“新王之道”,不仅被后世思想家政治···

【白彤东】文明的边缘——对华夏文明历史地位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反思

中国这一文明边缘、相对隔绝、一枝独秀的地位,也使得华夏文明得以长期连续,使得中国长期成为文明的输出者。它也许没有环地中海文明那么丰富,但是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和领先的地方。在与环地中海文明深入交流的今天,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从更广的视野下考察不同文明的得失,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不流血的激烈竞争,这才···

【张新国】张子仁论与美德伦理

张载通过诠释思孟“仁者人也”以“人之所谓人”论仁,聚焦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显示的是一种以美德论为中心而容纳道德情感与道德法则的规范论伦理学。

【方朝晖】古今学者对性善论的批评:回顾与总结

历史上对性善论的批评非常丰富,古往今来人们大约从如下七种立场出发,对孟子的性善论展开了批评,即:性无善恶说、性超善恶说、善恶并存说、善恶不齐说、性恶说、善恶不可知说、善恶后天决定说。本文的目的不在于为其中任何一种人性善恶说辩护,但试图说明性善问题的复杂性。

【赖尚清】论儒家的道德律:普遍公共利益原则

本论文通过对卢梭的“公意”、康德的“道德律公式”、孔子的“道德法则”和朱子的“天理”进行会通,提出作为儒家道德律的普遍公共利益原则,认为它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即是人类普遍公共利益原则;广义即宇宙普遍公共利益原则。

【孙海燕】在“逻辑清晰”中“证取价值”——论冯达文教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先生之治学,乃以“逻辑清晰”和“价值证取”为宗旨:前者重在以理性化的论说,彰显中国哲学演变的内在逻辑,勾勒古典智慧的发展线路;后者旨在回归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揭示不同思想家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