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情理之辨——论宋代家礼中的墓祭

朱熹与张栻虽有重“情”与重“理”的差别,却都同意将墓祭融入理学系统,编入新时代家礼。从“以礼论俗”到“缘情制礼”,宋儒将原本不合古礼的民间俚俗转化为有礼可依、合乎义理的新礼,对后代家礼民俗影响深远。

【程苏东】《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汉书·儒林传》所载《春秋》公羊弟子嬴公的师承问题向存争议。由于《儒林传》武帝以前部分是班固在《史记·儒林列传》的基础上改笔而成,通过对改笔部分的系统梳理以及《汉书》中“自有传”体例的考察,可知班固所增弟子嬴公应师从胡毋生。在此基础上重新检视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的撰作动机,可知何休感于东汉官学章句繁冗、迂曲之弊

【许宁】批判实学发微 ——颜元哲学的精神旨归

“批判实学”是颜元哲学的理论定位与精神旨归。颜元认为尧、舜、周、孔的“事物”之学代表了儒学正宗,他“以破为立”,对儒学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理论省思,在工夫路径上主张以动济静,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以实药空,追求基于人伦日用、习动健行、以苦为乐的儒家“孔颜乐处”境界。

【李煌明】朱熹哲学研究的批判与反思:“心统性情”的意象诠释

“心统性情”是朱熹心性论的枢要与纲领,然而当如何诠释却是难题,当前学界至少有三种互不相容的意见。从意象诠释出发,理解“心统性情”的前提便是“即心即道”天人合一。依本源结构而推之,朱熹诸多说法,只是所指轻重不同,各有地头说。意象诠释的宗旨与核心就在“大道即诠释”,诠释之言就是大道之意的彰显,以“意-象-言”这一本源结构之象···

【王中江】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 ——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

孔子晚年以浓厚的兴趣研习《周易》的事实及其原因,通过帛书《易传》带来的新信息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孔子通过《易》爻辞对德义的追寻表明,其对《周易》的探索主要不在于占筮和预知人生的祝福吉凶,而在于从中追寻天道、道德和仁义等普遍法则和价值。以孤证否众证,以推测代事实,可谓立异,不可谓立新。

【张新】荀子:后果论者,抑或德性论者?

荀子在论述礼的政治功能时体现出一种后果论考量,即制礼的目的是系统性地促进社会善的增益。而礼的伦理功能则旨在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这体现出鲜明的德性伦理学特征。荀子思想中的后果论考量是以德性为构成性前提的。

【叶冬梅】《诗经》叠音词的同源关系及其义通原理

形容状貌特征的叠音词,突显词义特点,增强声音形式,有助于词源关系研究。《诗经》运用大量叠音词,是集中探讨叠音词的意义和词源关系的理想材料。以叠音词的意义特点和声音形式为衡量标准,我们可以对同一感觉范畴的叠音同源词进行初度系联;在同一感觉范畴内,可以根据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意义相通关系,对初度系联的结果进行二度系联···

【黄开国】论经学的分派与分期

经学的分派与分期是经学史的重大问题,自四库馆臣提出二派六期说以后,出现了十多种不同的分期说,分派说也有二派、三派、四派说的异义,这些分派分期说都存在共同的理论缺失,就是都没有解决经学分派与分期的关系,及其分派分期的根据是什么。经学的分派与分期看似二个不同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李磊】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

两汉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王朝的制度建设。为国制建设提供专业知识是两汉儒家制度化生存的基本前提。制度的儒家化与儒家的制度化共同促成了社会的儒家化,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展开的独特社会土壤。

【舒大刚 段博雅】多元互补:孔子儒学在西部的传承发展

“西部儒学”是指在西部地域生长、传承及发展的儒学,呈现出与中原儒学、东部儒学等同中有异、自具特色的儒学形态,是中国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学与地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重要表现。

【王琦】经筵进讲与孟子升格运动

宋代经筵制度的完善,为经筵官通过讲学活动中的经典诠释与互动交流,促进君臣在思想意识与价值理念上达成共识,影响帝王及政治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孟子》在经筵进讲过程的全面梳理,可知帝王出台系列“尊孟”“升孟”措施的背后,离不开其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而经筵《孟子》讲读,则是帝王与士大夫合力形成,推动孟子升格运动完成的···

【李海超】先秦儒家人道本源的价值哲学探微

在诸多先秦儒学理论中,人道具有不能为天道完全统摄的本源性意义。在此基础上,这些儒学理论敞开了不能彻底消融于存有论视域的价值论视域,并建构了一种以价值论统摄存有论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将价值的本源归于人道之仁爱情感,而不再进一步将其上溯天道,进而通过人的价值世界开显一切事物的存在。由于这种“开显”只是人的需求或···

【金春峰】论儒学与诗的发展流变

以诗史的几个发展阶段:孔孟荀至两汉、建安风骨、陶潜及唐代杜韩,说明诗的流变——内容和形式与儒学有内在联系。上述诗之特殊面貌的出现,内在原因皆由于儒学之变化。孔子对诗作了自觉反思,肯定抒情诗对生活的重要性,指出生活诗意化的方向。孟荀让诗转向政治化史诗化,导致建安风骨的建立,直接影响盛唐。陶潜田园诗乃生活诗意化的实···

【林忠军】论朱子对《周易》卜筮性的重新确立及其解释学意义

学界存有一种观点,朱熹重新确立了《周易》文本卜筮性是哲学思维的倒退。这种说法过于轻率。其实,朱熹重提《周易》卜筮性有其历史原因和学术整体发展的思考。朱熹主张易学解释当先从卜筮入手,恢复《周易》文本卜筮话语,主要是为了纠正易学解释中出现重义理、轻卜筮的偏差。他的意图未真正将卜筮与义理对立起来,否定《周易》筮占话···

【梅珍生】解蔽与启蒙:蒙卦的存在论诠释

《周易》所传达的“六位时成”观念,是对“存在”所具有的“空间性”“时间性”本质最恰当的揭示。对蒙卦作存在论的诠释,主要是为了探讨“此在”如何超越昏暗蒙昧的状态。蒙卦对“此在”状态及其去蔽的揭示,回答了“蒙亨”何以可能的原因,这就是“此在”在人生的共同筹划中遵从“敬”的原则。六爻“共在”的“志应”,表现为一种共同的筹划。蒙卦所昭示的···

【赖尚清】朱子以“爱之理”“心之德”训“仁”的内涵及其意义

朱子以"爱之理"训仁,主要继承了儒家以爱言仁(特别是孔子仁者爱人和程颐仁性爱情、性即理等思想)的传统,而以"心之德"训仁,则主要受到了孟子以心言仁、胡宏以"心之道"训仁思想的影响,并在"天地以生物为心"思想的基础上,奠定了其仁论的形上本源。朱子以张载"心统性情"的思想来统摄"爱之理"和"心之德",一方面突出了仁作为道德法则的含义···

【胡佳佳 黄易青】《诗》韵四声分押与古四声系统

据《诗经》用韵研究古四声,有四点需要分辨:一,《诗经》押韵有必韵句和非必韵句的区别,非必韵句对声音(本文关注声调)和谐的要求宽于必韵句,不重复的必韵句韵脚更能反映古声调情况的客观。二,《诗经》同部字相押,有的既同部又同声调,有的同部但不同声调。在符合一定韵式的规律性转换中,同部不同声调也是诗人有意识的换韵,应当视为四声分···

【胡建华】“因不失其亲”的句法及其他 ——从句法语义分析到语用推理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论语》中几个比较费解的语句进行分析,以期说明现代句法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训诂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首先考察《论语·学而》篇中“因不失其亲”的句法结构,从句法的角度论证这一语句是复句,而不是单句;根据语义限制和结构平行对应性,本文认为该句前文的“信近于义”“恭近于礼”二句也是复句。然后,本文从···

【陈睿超】张载“气论”哲学的“两一”架构

张载深刻思考差异与统一之关系而提出的“两一”架构,是其“气论”哲学的核心线索。这一思想架构将旧有宇宙论的“一生两”逻辑转变为“有两则有一”,从而在形而上学层面解决了本原之“一”产生差异之“两”缺乏逻辑必然性的问题,将“一”理解为以差异性为前提的统一性;同时,在价值论层面通过“两一”之“一”的非现成化明确揭示了其作为差异对立因素···

【单虹泽】“回向三代”与“道统重建”:论儒家的历史意识及其生成逻辑

在儒家哲学中,第一种历史意识是通过追述和诠释前史以鉴于将来的“回向三代”,第二种历史意识是立足“道统”建构儒家的价值规范的“道统重建”。关于“三代”的追述以及“道统”的建构都表明,儒家的历史意识贯穿了时间的三维,其通过转化历史的时间经验来启迪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实践。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