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王道图说》之创作背景

2018年夏,天津齐义虎问学于龙场阳明精舍奉元楼之繙经阁,论学中蒋先生谈及《再论政治儒学》一书中《王道图说》之创作背景。此创作背景蒋先生此前未曾提及,世所未晓,甚为珍贵。故刘怀岗特据录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专访】鄱阳湖知行学园创办人、华南农业大学唐元平老师:《论语》的力量

华南农业大学唐元平老师,始终秉持“固中华文化之本,培民族精神之元”的坚定信念,多年来以复兴、传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

【杨朝明】结合生活认识经典与圣贤

2024年4月,为进一步增强与读者的交流,《走进孔子》期刊组织“名家解惑:你提问我回答”活动,并通过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面向海内外读者征集研读儒家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疑惑。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参与,并提出许多问题。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就典型问题予以解答,并在《走进孔子》2024第6期刊出。孟子研究院公众号特别转载,以···

【专访】青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展陈部主任王丽媛: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体现古代中···

收藏于山东潍坊青州博物馆的赵秉忠状元卷,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填补了中国宫廷档案空白,为研究中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作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份试卷在当下人气火爆,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一睹“状元”风采。

【专访】梁涛:孟子的人权思想如何与世界对话?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权理念则孕育发生于具体文明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权话语,以溯源追流、返本开新为旨,“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孟子作为中国儒家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孟子思想中的人权观念?传统文化中的人权观念有何种···

【专访】 杨国荣:“具体形上学”如何可能?

近代以来,尤其是步入20世纪以后,随着对形而上学的质疑、责难、拒斥,哲学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哲学家相应地愈益成为“专家”,哲学的各个领域之间,也渐渐界限分明甚或横亘壁垒,哲学本身在相当程度上由“道”流而为“技”、由智慧之思走向技术性的知识,由此导致的是哲学的知识化与智慧的遗忘。

【宋立林】在曲阜论语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2024年12月3日上午,冬日暖阳如传统经典温润人心,圣城曲阜赖圣贤恩德万古长春。在孔子研究院国学大讲堂,曲阜论语研究会隆重举行成立大会。曲阜论语研究会首批会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国学爱好者参加了会议。宋立林教授当选副理事长,并在大会上发表致辞。18日,曲阜论语研究会举行揭牌仪式,宋立林教授受聘为执行会长。

【杨国荣】宋明理学的二重性 ——兼议《宋明理学论稿》

这次会议主题是宋明理学的价值和流弊,以前的研究常常或者主要指出宋明理学的价值,或者主要着重于它的缺陷,相对于此,现在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的会议主题是比较全面的,这也体现了这次会议的独特之处。从宋明理学的研究本身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对其中包含的丰富性和多种内涵,也已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刘怀岗】何以中国 ——明太祖奠基中华之道

春耕园学校教授经学,亦求诸史学,经史合参也。盖论经学不贯史事,则不足以知时。知经,知史,于以立己,然后可与于三才矣。甲辰冬至,礼乐嘉会,寻温大明洪武之治,意在斯也。

【专访】杨国荣:不同文明如何在相遇中形成新的创造?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哲学有不同理解,参与世界性的百家争鸣,需要理解现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陈来】致“浙学与当代:陈亮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欣闻陈亮思想研讨会即将在永康市举行,在此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柴荣:苏轼官箴法律文化中有何“人权”···

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存在着怎样的人权理念?官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劝谏君主、督促官吏履行职责的重要文体,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权思想?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官箴法律文化中又有何“人权”因子?

【专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形成有何影响?“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儒家思想观念蕴含怎样的人权精神?近日,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指出,早在“轴心时代”,中华文明便有了人权认···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中国传统哲学蕴含何种人权思想?

18日至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中外专家依托古代经典文献阐发中国人权发展理念。中国传统哲学蕴含何种人权思想?相较于中国传统的人权观念,现代西方的“人权”思想有何不同?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专访】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志强: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为何受到世界关注?

11月18日至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海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智汇”岳麓山,依托古代经典文献挖掘和阐发中国人权理念,在沟通、对话与互鉴中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专访】美国斯克兰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庞安安:儒家人权观和西方人权观如何实现互鉴?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18日至20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依托古代经典文献阐发中国人权发展理念。

【专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中华文明和传统···

“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办。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传统,蕴含哪些人权观念及实践?中国哲人哪些人权思想,促进人类的权利理念发展?近些年出土的简帛文献,又贡献了哪些人权思想资源?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专访】吴飞:研究古典学,不是为了复古

古典学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古代文明,也为现代社会提供理解自身的历史视角,更是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在古今中西交汇的节点上,中国古典学呈现出未来可期的发展前景。

【专访】方旭东教授访:“分析的儒学”与经典诠释的覃思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24年7月在曲阜尼山举行。值此契机,《走进孔子(中英文)》编辑部采访了此次论坛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方教授曾因提出“分析的儒学”而在哲学界独树一帜。采访中,方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分析的儒学”之缘起与主要特点,并对经典的诠释、当下的“经学热”,以及儒学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表了独到···

【专访】朱汉民教授:人因道立 道以人传

大约从1985年开始,我陆续在《求索》《孔子研究》《福建论坛》《中国文化月刊》(台)等刊物发表了十多篇研究湖湘学派的论文,后来又相继出版了《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1991年)、《湖湘学派源流》(1992年)等著作。我有几位朋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向世陵、四川师范大学的蔡方鹿等也在作相关研究,但是我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