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鲍鹏山:骂中国传统的人往往没读过经典

中华民族在复兴,传统文化没落下。从还算漫长的近代来看,这的确是个新近的现象,也自然有其由来。

【孙奥麟】“创新与儒商”演讲稿

自二零一四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天,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去年成都的双创指数位列全国第四,全市专利申请超过十万件。

【彭庆涛】秉持文化自信,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共祭先师,传新时代文明。今年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0周年,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的2019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将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上午8点30分在中国孔子网、孔子网APP和官方微博准时开播。届时,海内外近20所文庙、儒学机构的祭孔直播信号将汇集直播间。在活动前夕,中国孔子网特地采访了文博专家彭庆涛,作为祭祀礼仪方面的专家剖···

【丁为祥】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积我近四十年的为学经验,我认为了解为学为人,比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规模,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因为从为人出发,理解他的为学是高屋建瓴,但如果你从他的理论学说出发,结果对他的为人茫然不知,这个就是现在的口耳之学,就是现在流水线作业的口耳之学,所以我对这种现象极度警惕,也希望咱们的同仁对这种现象有所警诫。

【林乾】曾国藩家教之法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林乾做客北大博雅讲坛、新华大讲堂,围绕曾国藩家训中有关“劝学”的方法,为我们分享了曾国藩指导子女读书的“看读写作”等多个面向,对今天具有颇多启示。以下讲座内容摘编自现场录音整理稿,经主办方以及林乾教授本人校核并授权发布。

【专访】新加坡知名学者陈荣照先生:儒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新加坡知名学者陈荣照先生,结合当前社会状况,就儒学研究的现代意义接受了《孔子文化》季刊的采访,其间关涉普世伦理、法制建设、儒学传播等话题。因陈先生多以海外学者的视角观察儒学,故见解独到而深刻,对我们启迪颇多。现将访谈转发于此,与读者分享。

【徐勇】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基础教育的努力得到高度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适恰于本土和本校的教育方式,也在探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和谐对接的方式。

【何善蒙】再看王阳明热:500年后又成显学 今人该学什么

最近30年里,除了康雍乾、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等帝王故事外,还有两个历史人物在中国大陆掀起的阅读热潮,也是风光无比: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王阳明。

【郭齐勇】学校理应成为传承国学的重要基地

对青少年来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很重要,尤其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给学生以系统的、相对准确的教育。国学教育也是如此。

【李承贵】王阳明在龙场悟了什么道?能否接应公民精神?

王阳明在龙场究竟悟的是什么道?这种“悟”到底是顿悟还是渐悟?在今天看来,王阳明所传之道,究竟属于知识还是常识,能不能接应现代公民精神?如何看待今日颇为时髦的“阳明热”?

【王立新 王泽应 朱迪光】王船山:作一家风范

谈到共同体的中国经验,有两句话我直在讲,一句是“共同体构成了中国文化大传统”,另一句是它“预设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路径”。周公以降,世代真儒特别是孔、孟、荀、董仲舒、张载、朱熹、王船山等,他们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共同体智慧的几个重要节点。而船山思想,更代表着古代共同体智慧的高峰。今年是王船山先生四百周年诞辰。我们希望通过···

【专访】李锦全:孔子思想与儒学的承传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在当代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别的道路可走,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绝不是某些祈愿复兴儒学的人寄望于用道德转化政治所能实现的。

【张丰乾】《周易》及其哲理意蕴与文化价值

《易经》是不是迷信?谁创作了《周易》?《周易》讲了什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如何从哲理的角度审视“算卦”的机制,揭示“断卦”的原理?近年的高考语文、数学卷都屡次出现了与《周易》有关的题目,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

【黎红雷】儒商精神与海上丝路的新拓展

十分高兴有幸参加泮庐集团向国家博物馆捐赠“泰兴号”遗珍仪式,并出席“清代沉船及19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

【冯达文】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孔孟儒学立足于“世间情”建构价值体系,既不同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也有别于古中东、古印度的信仰主义。它立足于世间来寻找救心救世的力量,它是在理性与价值信仰之间既获得平衡又保持张力的一种独特传统。

【康晓光】今天,中国公益人应该以高攀龙为榜样

中华慈善的独特之处可以从高攀龙的一生看出来,这种慈善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不是为了外在光环和利益,而是内在生命的需要,是将自己人性中的最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而且,慈善之于人是内化的,弥散化的,不是切割出来与其他东西分开的一部分,它贯穿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慈善与个人、家国、天下融为一体。儒家讲“小···

【田飞龙】国务院港澳办首开腔释放何种信号?

最可恨的还不是一线的青年黑衣人,而是幕后策划者,是他们的卑劣政治利益和精神蛊惑导致青年人陷于法治的不赦、不义境地,自身却逍遥法外,疯狂抽水分赃,颇有“政治嗜血者”的阴郁形象。对后者,不仅其心可诛,更应当长线追踪、揭发、检控和惩治。

【专访】康晓光:热闹的公益不等于好公益

康晓光认为,当下中国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多元化中重建主流价值,而非简单拒绝多元化。“建构路径、寻找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纸面和书本,而是要真正把项目设计运营、组织架构、团队成长实实在在地落地,体用打通、体用合一,让这些有益的价值观对行业产生有效的推动和影响。如果我们的交流永远停滞在分析问题层面,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方朝晖】仁爱、兼爱还是博爱?

各大宗教的博爱思想建立在彼岸取向世界观基础上,墨家的兼爱虽接近于博爱,但因为没有彼岸世界观,所以不现实。中国文化建立在此岸取向世界观基础上,故适合于仁爱之道。这是儒家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原因之一

【杨国荣】略说浙学

事实上,作为主流中的支脉,“浙学”每每通过挑战主流思想的方式,显示自身的学术品格:王充挑战当时主流的经学,事功学派挑战主流的儒学,王阳明挑战正统的理学,章学诚挑战主流的乾嘉学派,等等。直到近现代,马一浮的思想也蕴含着对西学思潮的某种挑战。可以看到,以有别于主流的独特方式延续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构成了浙学的个性特···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