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杰】儒家中国,理解中国政治最好的钥匙

中国的社会好像离儒家社会已经很远了,中国的政治好像离儒家政治也很远了,真的是这样吗?有人说,二十世纪的战火已经扫荡了儒家的根基:政治革命横扫了儒家的政治上层建筑-儒家的政治王朝坍塌了,社会革命横扫了儒家的社会基本架构-儒家的乡村依托消失了,文化革命横扫了儒家的文化道统传续-儒家的经典文本之地位瓦解了,政统、道统···

【许石林】这就是你我的人生常态:连一句“我不知道”都不会说

今天的婚礼,对娘家妈来说,也应该是略带悲情的。所以说,民间风俗,娘家妈当天不送女,即不到婆婆家参加婚礼,恐怕控制不住,会当场伤感,搅了男家喜事。那些受过传统文化风俗影响的丈母娘,心里即使是高兴,也会克制住自己,不明显表现出兴高采烈那么轻薄。现在的大多数丈母娘傻了吧唧的,女儿结婚,她们倒浓妆艳抹、穿着暴露,举止···

【余东海】我们的上帝是昊天 ——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

耶教伊教都信仰神和上帝。但有必要说明,它们的神不是我们的神,它们的上帝不是我们的上帝。它们的神即指上帝,我们的神是对圣德高明和天道高妙的形容,我们的上帝是昊天。昊天上帝于宇宙为本体,又称为太极、天道、天理、天地之性;于生命为本性,又称为天性、仁性、良知、天命之性。

【余东海】坚持仁本主义,主持天下公道

依据天道,依据仁本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天下主持公道,是君子一大天职。天下只要有君子在,就有正义和公道。得位,自当在政治上、法律上主持公道;无位,则在思想上、道德上主持公道。

【余东海】让权力行于礼台上

儒眼看台湾,民有民权,值得肯定;官无官威,令人遗憾。所谓汉官威仪,就是官威的古典标准。官威来源于权威和德威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台湾政府和官员,权威和德威皆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主体文化、指导思想不佳。现代汉官威仪,也只有儒文化和新礼制才能提供,非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所能,遑论三民主义。

【余东海】人民是政治的根本目的,自由是文明的基本底线 ——爱民主义论

在政治领域,人民最贵重,人民是政治的最高目的和终极价值,也是衡量政治品质的第一标准。国家、政府之所以重要,领导和官员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民需要,人民是国家、政府、领导和官员必须爱护的对象。换言之,爱民是国家、政府、领导和官员必须尽到的责任。这就是民本思想的正义。

【曾海军】伍万里应该如何成长? ——观影片《长津湖》有感

还没看影片《长津湖》之前,就已经看到不少相关的评论。很多人都会说三小时太长,里面讲伍万里的成长过程显得很拖沓,完全可以多删减一些,让节奏变得更紧凑。我看过之后,不是觉得这个成长过程讲得很拖沓,而是认为没讲好。

【许石林】你丑你的,请不要拉古人下水

愚以为读古人碑帖,只反复熟读,力争心会原碑帖,参以古人片言只语赏析之词即可。万不可读今人所谓研究论文,伪言废词赘语堆砌,故弄玄虚,扭捏作态、洒狗血,无不穿插攀扯、对比分析、钻打挖钻以矜炫所谓一己创见,令人十分败兴。

【许石林】你还不如说陕北就是蛮夷、不通王化哩

岂不知古人云“优言无邮”?即从前以儒家文化为正统价值的传统社会,一直以来包容一种对儒家的主流价值的调侃甚至近乎亵渎捉弄的东西,都因为一个“戏”字,得以生存,比如戏曲,既承担着儒家高台教化的功能,又同时不规律地夹杂着对儒家价值的调侃乃至近乎反叛。陈忠实大概不会质疑王宝钏吧?王宝钏三击掌断绝父女情,不就是反叛儒家礼教···

【琴和山人】如何理解“仁者爱人”?

我们无法给“仁”字下一个万全的定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中国从来不会以“唯一”“精确”来定义万事万物,将万事万物概念化、逻辑化。不像《柏拉图对话录》里,苏格拉底每次论辩,都要求先下定义:“虔诚”是什么?“爱”是什么?“灵魂”是什么?然后在此定义之下再抽丝剥茧,层层辨析。但要说中国文化没有理性,那又是走···

【余东海】言论市场就是法外之地 ——东海客厅论自由

自由人未必有尊严,不自由的人必无尊严,不是奴才就是奴隶。没有言论自由,就无文明可言,就与文明绝缘。自由的国家未必都好很好,不自由的国家必然很坏很野蛮。即使是大国,也是野蛮大国、奴隶大国和奴才大国。

【余东海】格宇宙生命一切现象,致宇宙生命一切知识 ——东海客厅论格致

对于格物致知,王阳明先生理解有误。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又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将格物理解为格去物欲、为善去恶,将致知等同于致良知明明德。如此理解,后面的诚意正心修身,岂非成了赘语。

【陈强】冥悟录

少数服从多数之民主挟汹汹民意号令天下,视为政施治之“行业门槛”如无物。三权分立之制使立法权傲然凌于行政权之上——不娴政务之“民意代表”遂衣道义之华衮以问责职官。外行恣意掣肘内行,殆成现代民主积重难返之痼疾。

【唐元平】学论语 成人样——玩习《论语》之心得体会

《论语》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是中国文化的元灵。《论语》是一幅圣贤图谱,记载了包括孔子在内的之前的圣贤。学《论语》不仅为了学习其中的思想,更是为了学习并实践成为其中的君子人样。

【余东海】中华民族的定海神针

历史是由儒家写的,这里的写字兼有二义,一是笔写,记录历史;二是行写,创造历史。中国的历史是由中道文化引领和王道政治创造的。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和集大成,就是对先秦中道文化和文明的大总结。

【王延夏 Sofia】我们在爱琴海小岛上为孔子庆生

老安去院子里採了花儿和今秋最后一茬葡萄,练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似乎对他有点难,练了好几遍还是不大顺溜,也许是因为,他感到氛围很神圣,我又吓唬他说,这是孔子的原话,属于古汉语。

【余东海】从中国第一亡命徒到最大野心家 ——东海客厅论人生

X君上台之后,我喝茶机会就非常少了,至今一共才两次。蛮怀念过去经常请我喝茶(其实以喝酒为主)的那几位故人。他们修养远高于一般官员,对人亦热情有礼。除了政治立场不同,其它方面共识颇多,不乏共同语言。好久不见了,念及往昔茶情酒谊,真诚祝福他们。

【余东海】存在的就是合乎因果之理的

董仲舒先生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非常好,但某些人不会用,或用来否定正常的利益需求,或用来反对因果论,都是误用。讲明因果就属于正其义、明其道的范畴。东海无偿讲儒包括讲因果,就是不谋其利;释疑解惑,婆心恳切,也不管有没有人明白,就是不计其功。

【严信益】重读《论语》之“学而篇”(一)

《论语》开卷孔子的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余东海】性即天道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天道与性之关系,学界有多种理解,或解为体用关系,天道为体本性为用;或解为一多关系,天道为一本性为多;或解为母子关系,天道为母本性为子。甚至解为并列关系,识自本性为圣贤,得乎天命(天道)为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