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真正的人,应该包含这些品德:他勤奋好学、克己自强,对天地心怀敬畏,对生命保持怜悯,他尊重人的人性和个性,他乐于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他重信守诺而又不拘小节,他希望构建一个正义而有序的社会,并为此而不断努力,他的信念与他的生活和他的行动是合一的。
2020,新冠之年,全球受虐,至今未解,不得安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类理性与欲望的狂飙突进,在这个似乎“历史终结”的全球化“深度”时代,招致了自然的反向平衡与神秘调整。人类以意识形态画地为牢,以科学技术追捕毒踪,以疫苗竞赛安抚人心,以权力和资本的扭结控制市场与生命。真正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竟然不是世界大战,而是一···
尊贤嘉善,容众矜不能,既是君子风范,也是王道精神。《论语·子张》记载,关于交友之道,子夏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是“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其实,论交友,子夏更正确。容众和矜不能,即包容众人和怜悯无能,这不是交友之道,而是爱民之道。容众就是宽容民众。
12日下午我五行问题发言,引孔子语有几处口误,如当作《礼记》“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帛书“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是讨论时即兴口述,其他口误不逐一指出。
儒法不两立,思想上相互对立,实践中相互排斥。儒家本来重视法律,礼制本来涵盖法治,故不需要借助法家作为补充。法家(秦法家)反对仁义,其法是悖道缺德的恶法,于政治和社会有百弊而无一利。儒法互补论,完全不成立,理论实践都不成立。
欣闻“琅琊徐福与东方文化论坛(四时五行篇)”近日在青岛召开,疫情阻隔,不能忝列盛会,我在两千年前徐福到达的东瀛,遥望故国,谨致祝贺!
来到文庙,正是午休时间。伏天的骄阳似火,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过往,只有树叶在热风中慵懒地摇曳。庙的每一扇窗门紧闭,像是睡去的眼睛,把光芒藏在了梦中。
或云,蒋庆之退隐实由厌倦了理论界无休止的争论乃至谩骂。这或许是真的。窃以为也是对的。向着高原和冰峰作自觉退隐,固属于见识卓绝之匠哲所必择之仄径,一如《圣经》所言窄门。窄门、仄径从来都不是为愚夫愚妇所设。端留予智者。
或问:民主是价值还是工具?东海答:民主是价值也是工具。就主权在民而言,民主是价值;就维护人权和人民主权而言,民主是工具。
韩愈《读荀》说:“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说孟子是义理精纯的醇儒,正确;说荀子“大醇而小疵”则错。荀子是小醇而大疵。荀子思想驳杂,问题和错误不少,大疵有二。
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者也。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遵其道而守其业。贵贱不愆,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此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何业之守也?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乱制,若之何其为法乎?”
《论语》“仁在其中”、“乐在其中”、“直在其中”、“馁在其中”以及“禄在其中”,朱子一言以蔽之,曰:“皆本为彼而反得此之辞也。”
有这么一个问题: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日本似乎并不仇恨,并且颇为亲美。为什么?或以为日本实力不足,不得不韬光养晦,假意示好;或认为日人崇拜武力,欺软怕硬欺弱怕强,没有复仇的胆量和魄力。都是误判。
从《荀子》一书的篇名看,除《非十二子》和《赋》外,所有篇名都是两个字。如果说荀子原来以《性不恶》三个字来作篇名,这可能很怪。个人觉得,《非十二子》和《赋》都不是荀子本人的作品。以二字为篇名,是荀子的写作风格。
玩也,畏也,乐也,盖不畏则不足以为乐,不玩则不能以得其乐;今一世之人莫非不畏而乐,欲不终归乎荡且肆,难矣!
打开经典不大可能获得第一眼的那种怦然心动,却必定能愈读愈为之倾心,所谓“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是也。也并非只是年代久远就好,不然介绍一个千年老妖,岂不更省事。除了这种流传千古的魅力,还有每个时代最顶尖的思想人物为之鼎力推荐,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不学经典。
因为只有在与乡土自然的遭遇、照面、造访、震动中,人作为人才回到自身,物亦作为物而回到自身。正因为人回到了自身,故能至于仁;正因为物回到自身,故人能爱。准确地说,离开了乡土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与爱的,因为离开乡土的人从来都没有遭遇一个真正的生命。
《論語》應該成為當代國人首部必讀經典。本文結合十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提煉出研修《論語》的五種方法,即讀背抄解行。學者可以從任何一法入,但最核心的是行,最能顯現和印證經典力量的還是行。
回顾经典所载的“古今之变”关键时刻,会非常有助于今天思考古典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回溯文明创始的最初时刻,亦将有助于深化古今关系的思考。所以,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做一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