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地游客春节期间到潮汕地区旅游,于网上抱怨潮汕地区城市交通旅店等等种种接待不周,文旅部门服务组织不够等等……
今天又看到网上说,有外地游客在潮汕看营老爷,冲到人家英歌舞阵中,摸衣服、抢蛇给小孩照相,由此被推搡,发生冲突。转身就受了天大委屈,在网上发文指责。
周之所教,詩書禮樂。樂自成童,禮自既冠,日日行之,無言之教也。易則專門之學。故周之教人,所以成心性者,在詩書。書述天命與德,詩述教化與哀怨。故周之成人,如《左傳》之君子,深信中國(遺憾的是,信中國已不等於信天子),行其恩怨。
我們知道,談解經的人,很多不想受到古注(尤其家法)的束縛。那麼問題來了。
君子体道而见性,正心而诚意,必措诸言行。盖性道,内也,言行,外也。内者,本也,外者,末也。天地造化,有本有末,内外一体,通则也。性道无限,由隐至显,依体起用,表之于事事物物,理所必然。
人之行为,必有动机,无动机之行为,谓之盲目。动机者,求价值也。有价值,一言一行于人为可贵,必动而后足其欲;无价值,一言一行于人为可贱,动之适足逆其欲。有价值,乃愿出一语,举一行;无价值,则语不如默,行不如止。所谓意义者,逾价值而为言也。有价值谓之有意义,无价值谓之无意义。生而为人,一言一行,莫不求其意义。
钱穆先生云:孔子非一宗教主,然孔子实有一极高无上之终极信仰,此种信仰,似已高出世界各大宗教主之上。
暑假寒假应深圳市关工委邀请,给假日的小学生窗贴文化爱好者做系列讲座。
春联是镇物。
人皆以为“年味儿”从喝腊八粥开始。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照]明徳。
鄭康成曰:“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
否卦对静坐的启发,很值得思考。否卦的态势,对于人的身体来说,就是心高高在上,脱离身体,不再关心身体,导致身心否隔不通。静坐就是专门给自己一个时间,让心意沉降,反顾身体,克服身心否隔,重回阴阳交感、天地交泰。
一早与学生谈话,言及有爱慕虚荣者,实弃大抱小之愚、舍本逐末之痴,无可救药。
90、100岁的老人,犹如千年老树,生病犹如根朽枝枯,即便是生瘤也很正常,及其去世,不应该当成病,更不应该见诸讣告。90、100岁去世,无论如何都是无疾而终。
程远兄自辽宁寄来其新书《小镇流年》,一读即让人爱不释手。读了几篇,遂在扉页空白处写下一段话:“程远兄文笔,贵乎自然。平实之文不易为也。自然者,其心诚意真,故无意为工而天然自工。考诸白话写作,诚罕见者也。”
既预其理,必治其事,工夫乃无忘助。而人生欲求不朽,亦须本乎道而立德、立功、立言,成己成物,参赞化育,度越生死。唯立德有立德之事,立功有立功之事,立言有立言之事。立德之事在乎尽伦,立功之事在乎治平,立言之事在乎著述。要皆不能离事而空谈,一无所立而期不朽,妄矣。故谓不朽,必系于事也。
前云做工夫以知几为头脑,以预理为入手。于知几之旨,已就第一义工夫统绪而稍窥其背景。至于知几之精义,预理之运化,则引而未发。今复缀数语,以申前论。
尝观王龙溪与邹东廓论第一义工夫,以体上、心上用功为究竟,以念上、事上用功为俗流,以为得之,故平素做工夫多参合两家之说。数年前,余偶撰《存心克念说》一文,亦为体察其奥旨,而略加分解。尔来于动静之间未敢怠惰,工夫纵或疏阔,依稀微有体验,于所谓第一义工夫者,别有会意。
一向对中国古代战争史有兴趣,近来搬书房,给几个学校、图书馆捐了不少书,但诸如古代战书、历代檄文之类则保留,时不时看看,感染其辞气之精悍,用以矫正文气之绵弱,大有益处。因此,收到四川李竞恒博士所赠新书《干戈之影》,就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