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吳笑非】反史學傾向——尊周書院問答

自清代以來,公羊學,然後延及穀梁,有一種反史學傾向。但清人畢竟經學嫻熟,也無妨有史學著述,更無議論時政之可能,足以藏拙(當然這也造成了今人僅能仰視,不敢質疑)。

【慕朵生】“不自由,毋宁死” ——陈寅恪“三纲六纪”论小说

前几日,几位朋友一起聊天,期间说到学术之坏令人忧虑,又及陈寅恪先生“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我的大体意见为,陈先生关于“三纲六纪”的观点,是他关于吾国古典文化的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判断,不是他认可或赞同“三纲六纪”的价值判断,相反他是以“不自由,毋宁死”来批判“三纲六纪”的。

【许石林】这篇文字看的人一定少,就不劳神做标题了

魏明伦其人天赋极高,其人性情也朴素正直。惜其不通经史,养成欠缺,终非士人心肠,故放任才情、恣纵天赋。所作剧风靡一时,为戏曲界浅薄功利者竞相效仿。

【张传海】“家人嗃嗃,悔厉,吉”

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已然是困顿经年。我总是在严厉与慈爱之间徘徊,不知该如何把握好分寸。

【许石林】天大的错误 ——为管仲造像使其左衽

今人为古圣先贤造像,错谬未能尽免。

【徐大明】文王之德与天下意义

文王之德和文王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在诸多经典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中都有体现;文王之德主要有敬老、克己、勤政、尊贤、亲民、礼让、中道、帅型祖考之德等;文王之德是不王而王的典范、德行天下的典范、开放发展的典范、把中国事办好的典范、修身为本的典范、“三不朽”的典范,对于中国融入天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多方面文化价值。

【吳笑非】穀梁夷夏之輕重

穀梁有戎衛,狄秦,夷狄莒,又有書楚若中國,進吳不殊會,故不善學者有果以諸夏為夷狄,而謂《春秋》信夷狄者。此能讀死句,不能明體例故也。

【吳笑非】如何惟精惟一? ——尊周書院問答

讀經書就要讀正統注本。選擇無非兩者:漢唐宋傳統,即十三經注疏。宋明傳統,即四書五經大全、性理大全。

【许石林】可笑众人看不穿

“其服组,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治世反是也。”

【柯小刚】浑沌、逍遥与天下之重建于中国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许石林】致敬谭孝曾:人之可贵,就在于关键处能发挥作用。

此文写于数月前,初发于公号。后因恐责人太过,随即删除。

【许石林】最害人的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宋四家,不才最心仪蔡襄。观蔡襄书,如饮汾酒,汾酒其味,醇正无偏,故广东腊肠以其去腥增香,因其有成就食材而不留己痕、功成身退、不夺他美之德。

【吳笑非】家塾與繼承人教育

今天袁彥先生來春耕園交流,對我深有啟發。

【许石林】“爱情”这种词,轻易乱用滥用,不是吉兆

然而“爱情”这种漫无边际、似是而非、要死要活的词儿,还是不要轻易出现。用陕西人的话说:咋弄得跟戏里一样?怪怪的。

【许石林】祝福武汉这一对珍稀的恋人!你们就是人间的美好。

只是记录一下对朋友圈所见所闻的简单评论,丝毫不敢有教育年轻人的意思。

【许石林】有时候精明人的善意,释放的恰恰是“善毒”。

5月6日湖南岳阳一男子在婚礼上想起自己去世一年多的外婆,前些天给外婆发了信息,说很想念外婆,多希望外婆能出席自己的婚礼,并祈愿:如果外婆想参加他的婚礼,请变成一只蝴蝶儿,落在他的肩膀上。男子含泪动情地说完这句话,居然真有一只白色的蝴蝶儿飞了进来,绕男子一周后落在他的胸前。男子当场失声。

【许石林】娃随父姓,以爸爸姓氏建宗族制,是对娃他爸的永久制约

看到演员董洁和她儿子的一组合影,董洁站在挺拔帅气的儿子旁边,掩饰不住的满足和舒畅,也可以说作为母亲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