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 著《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出版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第一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领域中可谓独辟蹊径。

嘉定博物馆 编《一代儒宗钱大昕》出版

《一代儒宗钱大昕》以图录的形式网罗钱大昕本人以及乾嘉时期学者的碑帖、书画、信札、刻本等文物120余件(套),分三个部分展现,首次集中呈现钱大昕的学术、书法成就及其家学传承和交友的历史面貌。第一章钱大昕手迹陈列了钱氏书札及绘画题跋,以及钱氏学术著作;第二章钱大昕师友弟子手迹则为乾嘉学者群像,展现以钱大昕为中心编织···

杨华教授等 著《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出版

杨华教授等人撰写的《中国礼学研究概览》(以下简称《概览》)于近日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它对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论文著作、课题项目、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是同类著作中信息最丰富、涵摄最全面的一种。

李景林 著《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出版暨自序

《下学集腋:李景林学思小集》取“下学而上达”“集腋成裘”之意,汇聚李景林教授历年撰写的、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札记、短论、演讲、对话、序跋、书评、琐语等各若干篇。

刘振东 著《仁与共在:儒学思想今释》出版

纵观中外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一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是基于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始于某一确定性的发生基点而展开逻辑推演,*终以得出或确证普遍性真理为目的。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儒家思想关注人的存在现状,论证人而为仁的价值合理性,进而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主体成仁为价值目的的整体理论。

曾亦 著《湖湘学派研究》出版

《湖湘学派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年

梁振杰 著《从诸子之学到官方经学——儒学由先秦至汉的转变研究》出版

书稿运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文献考据与义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儒学由先秦至汉代的转变历程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儒学各发展时期的基本思想主张、学术理念及其在思想史、学术史上的突出特征,重考察儒学在每一时期与之前的思想主张、学术观的差异;深分析儒学各个时期,尤其是由诸子之学到官方经学转变的社会思想文···

乐胜奎 著《南朝儒学思想研究》出版

本书运用第一手的史料和现代哲学方法研究南朝儒学,主张南朝儒学思想是在儒释道三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日]加地伸行 著《讲谈社·中国的智慧:论语之心》出版暨前言

《论语》全面记录了孔子及其著名弟子的言行,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逾越的圣典,是审视我们生活方式原点的思想宝库,也是凝聚智慧、磨炼人性的永恒名作。

蔡晓 著《中国道统论》出版

本书以道统为主线,用中西比较的视野,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发掘贯穿其中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天道观,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显著标志。

顾涛 著《耕读经史》出版暨前言

本书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顾涛老师经学研究的随笔集,共收入与经学相关的文章18篇,分为三辑:新经学、经学时代、笃志经史,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当代经学研究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杨斌 著《思路:李泽厚学术年谱》出版暨后记

倾三十年之力,阅读、收集李泽厚作品,加之众多书信往来、访谈,杨斌梳理出这份信实可观、情意浓重的年谱。按年代次序,年谱记叙和深挖谱主九十年来的人生经验、学术历程、文化活动和人格魅力,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理论思考和哲学求索,充分呈现了李泽厚灵感喷涌的生动时刻。年谱扎实、严谨、有血有肉,以亲切有味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作···

马勇 著《中国儒学三千年》出版

历史学者马勇先生积40年之功,从大历史的视角,给3000年中国儒学的发展做了鸟瞰式的描述,为读者建构了一个宏观框架: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各个时代的儒学大师的主要成就与观点、儒家流派的基本情况、儒学与其他思想流派的交流与互补;剖析儒学是如何影响政治格局与制度的,又是如何影响社会文化与民族性格的。

张葆全 著《论语通译》出版暨前言、后记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更有人说“《论语》何用半部,得其一言,受用无穷”。为帮助广大初学者阅读《论语》,本书对《论语》做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译解。书中《论语》原文据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经注疏》本排印,经多次校核,力求准确无误。

蒋绍愚 著《论语研读》(修订本)出版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影响的一部书,也是历来研究得多的一部书。对《论语》的研究,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但对《论语》的研究,根本的,离不开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历代对《论语》的注释,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从语言文字方面来讨论对《论语》文句的理解,是本书的重点。

程浩 著《有为言之:先秦“书”类文献的源与流》出版暨李学勤先生学术评语、作者后记

本书所探讨的“书”是君臣在行政过程中发表的言论所形成的一类文献,它的体裁以记言为主,内容也大多是“政事之纪”。“书”在先秦时期的流传处于以“类”相存的形态,篇目与文本并不固定。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与《逸周书》是由先秦时期的某一种“书”类文献的选编本流传到汉代后整理编定的,因而它们并不能囊括先秦所有的“书”,其中的一些篇···

张善文 著《周易入门》出版暨前言

《周易入门》分十二章,旨在针对基本的《易》学问题,叙谈有关研探《周易》的一些必备常识,帮助初学者寻求治《易》的正确途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易学普及读物。

高婧聪 著《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出版

本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围绕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发展演变、社会影响,以及早期国家背景下宗法制度对周代国家结构的建构和维系作用展开研究,详细总结了自汉唐以来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的学术史,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宗法在宋代得名的原因、周代宗法制度的建立过程、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的关系、以嫡庶关系为主的周代宗族···

艾伦·麦克法兰著《梅特兰与现代世界的诞生》出版暨译后记

作为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系列作品之一,《梅特兰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主要分析论述了弗里德里克·梅特兰(1850—1906)毕生致力于探索一个“世界谜题”,即现代世界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

杜华伟 著《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出版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涵养德性是古代书院教育的根本使命与目标。《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分析了古代书院德性培育的教育理念、基本方法、具体途径和根本目标,强调在德性养成过程中,除了发挥制度约束与环境浸润的作用,更应该注重个体的自觉修为。古代书院有教无类、广纳生徒的教育理念,学问讨论、自由开···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